09.03 漢中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近萬元

漢中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近萬元

陝西網訊(記者 石林 曹彥強)8月底的漢中市,放眼望去,一片片農田方方正正,一條條溝渠縱橫相連,稻田挨挨擠擠,隨風輕輕晃動,泛起層層綠油油的波浪,迎接著豐收的到來。

翻開歷史厚重的扉頁,感受改革開放躍動的氣息。漢中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農產量穩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明顯加強,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了跨越式提高。

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万元

陝西網記者從漢中市農業局瞭解到,改革開放以來,全市農業經濟總量不斷增加,2017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371.3億元,比1978年增長366.5億元,較2012年增長96.67億元。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9666元,比1978年增長9587元,較2012年增長3485元。201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09.98億元,較2012年增長31.7%。三次產業比重為15.8:46.3:37.9,一產比重較2012年下降4.8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

現代農業建設成效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全市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迅速,水稻、油菜面積產量分別穩定在116萬畝、115萬畝和50萬噸、17萬噸以上,基地規模居全省第一;茶產業快速發展,基地面積達到104萬畝,產量近4萬噸,面積產量居全省茶葉主產市之首;生豬飼養量685萬頭,出欄404萬頭,是西北最大的生豬飼養基地;食用菌、獼猴桃、魔芋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規模分別達到1.51億袋、8.8萬畝、31萬畝。

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万元

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06家,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以上。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年銷售過億元企業19個,4家企業先後在上海股權交易市場新三板掛牌或上市,開啟了我市龍頭企業進軍金融市場新篇章。

農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近年來,漢中上百萬畝茶園兼具生態觀光、休閒服務、示範性茶葉加工及展示、弘揚漢茶文化及歷史等多項功能,吸引了很多人來漢中游覽,“漢中仙毫”等茶品也隨著聲名鵲起,而這些都是一直以來,漢中市立足自身優勢,把規模擴張和打響品牌作為茶產業發展的根本強力推進的結出的碩果。

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万元

另外,全市農業科技水平也在大幅提升。全市秈稻優質率達到91%以上,油菜“雙低”率達到95%以上,丹系原種豬投產達效遠銷全國17個省市,茶產品從綠茶“一枝獨秀”到紅茶、黑茶、茶多酚“多枝齊放”。全市250個生產基地381個農產品通過無公害、綠色或有機認證。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總數達到20個,居全省第1。農機總動力達到183.55萬千瓦,總擁有量42萬臺件,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1%。農業生產的設施化、機械化、清潔化、良種化、標準化水平和科技貢獻率不斷提升。

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万元

“漢字號”

品牌建設成果豐碩

金秋八月,梨果飄香,洋縣草壩村梨果正是成熟上市時節,隨著洋縣梨聲名遠播,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來漢中賞朱䴉、品黃金梨。這只是只是改革開放以來,漢中市農產品品牌建設的一個縮影。

改革開放以來,漢中市堅持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立足特色產品和地域品牌,重點將漢中茶葉、黑米、柑桔、獼猴桃、蜂蜜等名優農特產品進行精深挖掘,全新打造“漢字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鼓勵支持企業爭創名牌產品、著名商標,打造出一批產品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影響範圍廣的企業自有知名品牌。積極參加和舉辦各類展會,突出原產地、原生態、有機綠色等特點,高位包裝策劃,高端布展組展,全面展示展銷漢中綠色有機農產品。堅持把漢中綠色有機農產品展銷與漢中旅遊、文化展示相融合,擴大市場銷售。深化京津滬蘇農業交流與合作。

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万元

目前,全市共註冊商標193個,其中國家馳名商標2個、省級著名商標40個、省級名牌產品28個。“漢中仙毫”“城固柑橘”品牌價值達到20.77億元和18.97億元,躋身茶葉區域公用品牌20強和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區域公用品牌+企業自有品牌”格局基本形成,“漢字號”綠色有機農產品市場知名度不斷提升。

汉中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万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改革開放的40年,漢中市緊緊追隨全國農業改革的步伐,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推動“產業興”“農村美”“百姓富”的征途上進行著生動實踐,描繪了一幅幅農村改革發展的美麗畫卷。走進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漢中市還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