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临港区:“第一书记”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鲁网临沂7月27日讯“我宣誓,我志愿到贫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作风,为民务实清廉,争做乡村振兴的先锋、引领发展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标兵!”洪亮的誓言响彻云霄。

2018年5月,临沂临港区聚焦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启动第四批第一书记工作,选派88名市、区派第一书记到1个工作基础薄弱村、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3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任职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区经济薄弱村全覆盖。任职3个月以来,第一书记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用激情与赤诚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用真情和汗水奏响了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临港区第一书记坚持把建强村党支部作为驻村任职的重要任务,强班子、抓队伍,夯实发展根基。坪上镇大坡村第一书记张守国组织任职村党支部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分别在政治素质、组织生活、作风建设、遵纪守法、道德示范等方面对任职村全体党员进行评议积分、奖励积分,有效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壮岗镇陈家老窝村第一书记鲁成为任职村党员户统一制定安装了“共产党员家庭户”门牌,激励党员处处做表率、立标杆;朱芦镇王家岭村第一书记孙重利实施任职村党员活动场所提升工程,打造农村党员优质服务平台,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有效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推动基层组织服务水平;团林镇宅科村第一书记王永胜努力把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逐步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党员1名,结束了该村17年未发展党员的历史……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彰显着第一书记抓党建促发展的政治担当,为任职村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增强了任职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发展能力。

发展经济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这是该区88名第一书记的共识。任职以来,第一书记抓产业、播富种,为任职村谋富路,为老百姓谋福祉。壮岗镇刘家砚柱村第一书记王文义帮助任职村注册成立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网络销售平台运作技术与盈利模式的培训,解决了任职村蓝莓销路问题;坪上镇厉家寨二村第一书记严汝国组织任职村樱桃种植户到烟台等地学习樱桃种植、产业发展及科学管理等先进经验;朱芦镇宋家村第一书记尤作中,组织村集体流转土地200余亩,计划发展高效水果种植项目,引导村民选用优良高端水果品种,带动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第一书记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400余万元,翻新修建村委办公场所12个,新建文体广场5个,配套体育健身器材5套,新修农村公路4.2公里,安装路灯88盏,帮助4个村通了自来水,让任职村焕发出了发展新生机,为老百姓找到了致富好路子。

真心实意关爱群众,铺下身子服务群众。该区第一书记始终以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为工作的出发点,用真心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民忧。壮岗镇陈家老窝村第一书记鲁成争取结对帮包企业资金10万元,为任职村75户困难群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团林镇北团林村第一书记卞德玉协调帮扶企业捐赠绿化苗木,为村民打造了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朱芦镇石场村第一书记刘军多方筹集资金,为任职村更换自来水管道600余米,解决了多年来村民的用水问题;团林镇西朱家沙沟第一书记付绍峰争取“厕改+硬化”项目资金6.6万元,为任职村110户农户进行厕改,解决了任职村脏乱差问题;团林镇陈家黄所村第一书记马秀田协调帮扶企业资金3万元,为任职村打120米深水井一眼,解决了任职村260户村民用水安全问题……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留下了奔波的身影和踏实的足迹。

第一书记重实干,干部任用讲实绩。为激发全区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激励第一书记在本职岗位上奋发作为,临沂临港区注重第一书记考核结果运用,今年以来,共选拔4名优秀第一书记到镇党委挂职班子成员,树立了真抓实干的用人导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第一书记辛勤耕耘、开拓进取,为临沂临港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通讯员 石静 刘志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