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何太原市的發展方向會偏向南而不是北?

Emzie


太原市近年來南城的發展明顯比北城的發展要快許多,不但很多政府部門紛紛南遷,就連房價,南北也存在明顯差別。攤開太原市地圖可以看到,在環城高速公路圍裹下的太原市,就像一個大西葫蘆:北頭小,南頭大。很顯然,近年來以及未來數年,太原城市發展的重點是向小店一路向南進軍。



造成太原市如此南北不均衡的發展趨勢,主要還是太原的歷史地位以及特殊的地形地貌所決定的。



解放以來,太原一直以煤炭和鋼鐵等重工業發展為主,西面有以西山煤電為主的煤炭產業,北面有以太鋼不鏽為龍頭的十里鋼城。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全市“十五”規劃綱要的實施,作為省城太原,要實現社會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調整產業結構佈局,拓展經濟資源,提升城市整體功能。然而,作為能源重化工和鋼鐵機械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這些老牌工業基礎的地位一時難以撼動——搬不走,拆不掉,繞不開。



再說地形。太原地處黃土高原上的晉中盆地北端,東、西、北三面都有群山環抱,只有南面是開闊平坦的河谷平原。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環境,也限制了太原向東西北三個方向發展的空間。因此太原只能向南擴大轄區範圍,增加發展空間。


太原晚報


感覺這應該是北城人民提出來的問題,想想南城動輒上千萬的補助以及企業對本地的促進作用,而北城的動靜並不是很大,反而是發展越來越慢了。閒來分析一下南城和北城的發展空間。

北城曾經是太原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尤其是以迎澤大街和府西街為中西的街區。北城從勝利大街往北,已經屬於城郊。如果沿著北城繼續向北發展,第一會影響北城的大量重工業企業,第二北城往北30公里就緊靠了大山,也就是無法繼續往北發展,北部可發展空間和帶動作用其實並不強。

太原市往南發展,南部比較平坦,而且連接了晉中市的榆次市和太谷以及太原市的清徐等市縣,可以有效的輻射周邊區域,帶動區域的整體發展。未來的發展空間絕對比北城要好很好。

古太原城其實也在南城,只是歷史的緣故復建時期到了現在的北城而已,所以南城發展比北城快,也是順應了經濟的發展需求。


太原看點


城鄉統籌 推動經濟圈各縣市主動承接太原市的產業轉移,發揮經濟圈各縣市在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的比較優勢,鼓勵支持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重頭戲”。 ◆生態環境強化環境綜合治理。對於大氣汙染,重點解決採暖期汙染物的集中排放,進一步推廣城市集中供熱,從數量上減少汙染源的分佈;積極改善能源結構,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對汙染源實行末位淘汰。對於汙水處理,必須合理確定汙水處理廠規模;在汙水系統建設時,優先考慮汙水管網建設;適當提高汙水處理收費標準。◆文化保護 在規劃中,建設部門提出了建立完整的四級歷史文化保護體系的想法,分為歷史文化名城(鎮、村)、歷史文化保護區、文物古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個層次。 ◆綜合交通 東向區域合作提升通道:建設石太高速客運專線、石太第二高速,改造石太線、太舊高速和307國道,打造太石主通道;新建忻州-保定、汾陽-邢臺和優化晉中-長治-邯鄲、晉中-長治-安陽等區域次通道;經原平開闢太原-北京的高速公路第二通道。 西向能源合作開發通道:建設太中銀鐵路、307國道複線、忻州—烏海高速、太佳高速。 南向中部協作交流通道:全線改造太焦線,提高綜合通行能力,向南銜接洛湛鐵路,打通至華南及其沿海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強化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交流。 大運城鎮產業共享通道:建設南北同蒲鐵路四線,進行既有線路電氣化改造,推進大同-太原-運城快速鐵路客運通道建設,積極向北京、西安延伸。 煤炭運輸通道建設方面,建設石太客運專線 (含部分運煤任務)、太中銀鐵路和中南部鐵路通道,新增邢黃、長泰兩條東向運煤通道,對南北同蒲線、太焦線、楊涉線進行擴能改造,完善太古嵐、介西、西山、武沁等支線鐵路建設,新建太原樞紐西南環鐵路、太原-興縣鐵路及洪洞-沁縣、和順-邢臺鐵路聯絡線,加強煤炭運輸向經濟圈外圍地區的疏導。 公路運煤專用通道方面,重點建設汾陽-邢臺高速公路、古交-交城高速、太佳高速和太原北環-石家莊新高速;遠期經濟圈煤運基本由鐵路外運,現有公路運煤專用線可以改作為區域旅遊、物流等產業發展服務。 客貨運樞紐建設方面,以太原南站作為主要高鐵客站、太原站和新建的榆次客站為輔助客站,現有榆次編組站搬遷至修文並擴大規模,同時鳴李站等現有貨站也向修文搬遷。建設武宿空港物流園區、太原北物流中心、太原西物流中心等主要貨運樞紐。建設古交站、太原北編組站、修文編組站、東山貨站、介休編組站等煤運場站。建設由快速公交、城際鐵路組成的經濟圈內部交通網絡,引導區域城鎮優化發展格局;建設重要旅遊景點與支線機場、高速公路、幹線公路之間的便捷通道,實施“一小時通達”工程。


    伴不多



    天門觀雪


    太鋼趕快搬走好,這個企業在這汙染嚴重,可能會說太鋼冒得白煙是水蒸氣,那太鋼煙筒上冒的火是什麼,還有太鋼的煙筒為什麼晚上排放的厲害科?因為看不到排出來的顏色,再說太鋼廠區裡重型汽車,黑車,報廢車,改裝大車滿路跑的都是些就不汙染了嗎?還有太鋼的煤場,礦粉場,各種廢料沒有遮蓋露存放就不汙染了嗎?還有咱們的安全,太鋼看的是個企業在一個圈子裡,好像和外面的人沒關係,但是你們知道太鋼裡面有多少煤氣罐嗎?太鋼裡面各種工藝得地方都是高危地方,真不是開玩笑如果有個以外周圍居民絕對倒黴,還有太鋼在這制約了北城的發展,太鋼敢讓從大同侶架橋到恆山路嗎?不敢,因為他怕人們走的橋上太鋼裡面什麼情況都看到了,還有這樣的國企就是打個比喻就是一個人的活3個人幹,一個工人3個幹部,班長工資就比組員高下將近一倍,這樣的國企不應該淘汰嗎?太原北城多會才能發展,太原多會能不是工業城市,太原多會能山青水秀,這麼好的一個四季分明,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就這樣被汙染著


    澎湃行


    太原地方不大 就現有人口也沒有擴展的可能 建設好目前的幾個區 就相當不錯了 地鐵停建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口460萬 少的可伶 西安980萬 能比嗎 待人口達到800萬再說擴展太原的事情 不然就是瞎人摸象


    欲語還休186


    太榆同城化已經炒冷了。南邊可以大範圍擴張,大學城搬到榆次,連帶著消費也到了小店,每到星期天麵包車拉著榆次北格的大學生來小店遊玩,給小店也帶來了活力。小店發展還是太慢了,背靠高鐵,機場,經濟開發區,保稅區,引進先進製造業,都在等待著大開發,大有潛力可為。榆次清徐都可以擴張進入太原經濟核心圈,依託榆次大學城高校,整個南面發展潛力無限。富士康的紮根,比亞迪吉利們先進製造業的進入,政府要趁機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快速發展南面,讓南面成為太原乃至全省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手機經銷商老王


    為什麼要重複提問,搜一搜就有現成答案啊。

    太原三面環山成朝南開口喇叭狀,不向南發展難道往北發展鑽山嗎。

    而且另一個原因是尖草坪區早就擠滿了重工業企業,難道讓百姓們去吸灰塵嗎。


    臥家人


    一個城市的發展肯定和本城市的地形與經濟發展有關,城市發展需要大量的城市建設,太原的北面有太鋼之類的大型重工業,導致建設的可塑性變小,建設成本更高,太原的南邊地形更加平整連接榆次,清徐這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和太原一體化,大大的增強太原作為省會城市的實力,南邊有更多現代化的建設,越來越符合國家發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需求,並且南邊有更好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所以說太原的南邊比北邊更有發展前途!


    陪伴


    山青水秀,交通發達,生態宜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晉陽湖、晉祠、明太原縣城、天龍山石窟、長風商務區、蒙山大佛景區、龍山太山龍泉寺景區、西寨古村落歷史名人故居、山西體育中心紅燈籠體育文藝景區……大力發展晉源區的文化旅遊,形成具有鮮明“晉之源,晉文化”特色的旅遊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