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中央急电,刘邓大军处境困难,粟裕的解围办法:打它一个大胜仗!

中央急电,刘邓大军处境困难,粟裕的解围办法:打它一个大胜仗!

(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

由于作战方向和重点发生变化,华野一分为二,陈毅、粟裕在鲁西南指挥的部队为西兵团(此后也称陈粟野战军),随谭震林留在胶东的部队为东兵团。

1947年8月8日,粟裕率领王必成纵队及特纵,准备渡过黄河,进入鲁西南。

打了败仗谁都提不起精神,加上远离老根据地,随粟裕行军的部队在纪律上都不同程度出现下降,各种消极埋怨情绪也开始抬头。

一些人甚至对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大形势也感到怀疑——怎么全国都反攻了,山东老家反倒保不住了。

一个顺口溜在行军途中不胫而走:“反攻反攻,丢掉山东。”

已提前一步进入鲁西南的陈唐叶陶五个纵队也够呛,自“七月分兵”以来,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就是整天被敌军追在屁股后面跑。

比之于正在行军中的纵队,陈唐叶陶纵队的思想更乱,有的干部直接就说:“这样下去,只有拖死,与其拖死,不如打死。”

中央急电,刘邓大军处境困难,粟裕的解围办法:打它一个大胜仗!

(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

五个纵队中,宋时轮纵队已经被迫退到黄河以北,此次粟裕南渡,才重新加入行军队列。

思想混乱,当然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但在战言战,最有效的药方,无过于打一场解气的胜仗。

还没有渡过黄河,粟裕就下定了这个决心。

他所要权衡的,是过了黄河休整一下再打,还是渡河次日就打。

粟裕出发后不久,就接连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急电,告知刘邓南进后处境日益困难,“情况异常紧迫”。

1947年8月30日,粟裕再次收到毛泽东亲自署名的急电:“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足之势”,毛泽东要求粟裕立即渡河,以全力配合刘邓。

刘邓的处境,让粟裕做出了选择。

中央急电,刘邓大军处境困难,粟裕的解围办法:打它一个大胜仗!

(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

在鲁西南作战,与以前的苏中、苏北,以及后来的鲁南、鲁中都不一样,因为已经离开了根据地,成了蒋介石所说的“流寇”。此外,还有一个“天时”做怪——雨季仍在继续,到处一片汪洋,机动作战不易。

不过这次对手出现的漏洞,足能弥补所有困难。

在对南麻、临朐两役进行检讨时,粟裕看似执拗,不懂变通,其实他的认识很认真很深刻,“过分乐观”也就是轻敌,确是失利的主因,或至少是主因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轻敌这个前提,才会有急于求胜、情报失误、准备不足等漏着,而这些漏着中的任何一项,在粟裕以往的计算中是很少出现的。

骄兵必败是军事学上的一个大魔咒,什么时候你忽视它,就会在战场上受到惩罚。

七月以后,华野已远离了“骄”,现在这个魔咒将要应验在国民党军身上。

中央急电,刘邓大军处境困难,粟裕的解围办法:打它一个大胜仗!

(电视连续剧《粟裕大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