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评价往往褒贬不一。喜欢它的人说特种部队是令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的魔鬼,他们往往救人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于既倒;而咒骂它的人则说,特种部队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只要有他们的地方,就会存在战争和血腥。

不管是褒还是贬,人们总会将特种部队比作魔鬼。而正是这样一支“魔鬼部队”,在人类历史上写就了许多传奇篇章。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以色列特种部队长途奔袭四千余公里,巧妙地骗过了途中十多个敌对国家,成功解救出百余名人质的传奇救援行动。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消失的客机

1976年6月27日,法国航空公司的139航班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飞往巴黎,途中转场雅典进行加油。然而,就在飞机从雅典起飞后没多久,该航班竟然与地面控制站失去了所有联系,神秘消失了。

由于飞机上有一百多名犹太人,所以航班消失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以色列的高度重视。他们发动所有情报网广泛收集线索,最终确认飞机是被恐怖分子劫持了。而就在以色列情报部门向总理拉宾做汇报时,139航班正被恐怖分子胁迫飞往乌干达的恩德培国际机场。29日,劫机者在乌干达发表声明,要求释放关押在以色列、法国、西德等国境内的53名恐怖分子,并要求在7月1日14时前给予答复,否则将杀死所有人质,炸毁飞机。

兹事体大,拉宾总理不敢怠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上,经过与会者一致赞同,拉宾最后拍板:绝不向恐怖分子妥协,以色列要立即派遣特种部队前往乌干达解救人质,行动代号为“空中响雷”!

运筹帷幄

虽然以色列政府的态度很坚决,但救援行动实施起来却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一,从以色列到乌干达,全程四千多公里,沿途没有一个和以色列关系友好的国家,特种部队如何前往乌干达才能确保安全和秘密?第二,乌干达总统阿明虽然极力谴责劫机事件,并表示愿意充当谈判的中间人。但实际上,阿明完全站在劫机者一边。飞机刚在恩培德机场降落,他便命令乌干达军队进驻机场,帮恐怖分子看管人质。情报显示,恩培德机场内外有重兵驻扎,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救援的难度,也使得特种部队和人质能否安全撤离成了一个大问题。第三,由于时间太过紧迫,特种部队无法进行针对性演练。无法进行演练,意味着大家只能仓促上阵,这无疑加大了救援行动失败的几率。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如何稳住恐怖分子,为救援行动争取更多时间。为此,以色列政府一方面表示,只要人质安全,他们愿意开展任何形式的对话;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一些非政府渠道向乌干达保证,以色列愿意给予乌干达“必要且相当的好处”,希望乌政府出面调停,缓和局势。

在以色列政府的努力下,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劫机者同意将答复的最后期限推迟至7月4日14时。这样一来,以色列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迅速行动,派遣特工人员伪装成商人潜入乌干达,将恩德培机场的位置、结构、兵力布防等情报源源不断发回国内。根据这些情报,以色列工程兵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建成了一座恩德培机场的实物模型,其跑道、候机楼、塔台等和恩德培机场的一模一样,就连建筑物上的窗户都不少一面。紧接着,救援主力——以色列总参侦察营的官兵们进行了一系列逼真的模拟训练。他们还找来一辆奔驰轿车,将其伪装成阿明的座车,并由一名身高、体貌与阿明相似的伞兵装扮成阿明的模样,用以在营救时蒙蔽机场内外的乌干达官兵。

一切准备就绪,行动日期被确定为7月3日。拉宾总理大笔一挥:同意!

千里奔袭

7月3日傍晚,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边。一声令下,以色列空军的4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2架波音707客机在8架F—4E“鬼怪”式战斗机的护航下腾空而起,一场跨越十余国的千里大救援拉开了序幕。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为保此次行动万无一失,担任救援行动指挥官的乔纳森•内塔尼亚胡(即现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之兄)中校可谓绞尽脑汁。他安排由4架C—130运输机分别搭载四个救援小组:其中一号机组负责突击候机楼,解救人质;二号机组压制机场上的乌干达部队,医治负伤人员;三号机组破坏机场雷达站,运输救出的人质;四号机组作为预备队,并提供火力支援。两架波音707客机,一架由空军司令佩雷德搭乘,用于指挥全盘,协调各方面关系,并进行通信与联络支援,另一架作为备份机,负责收容重伤员。所有飞机均喷涂了民航标识,伪装成客机。

为了防止被沿途国家发现,飞行全程均保持无线电静默。一路上,飞机时而紧贴海面,时而在山谷中穿梭,以躲避雷达探测。有时候飞机刚从乱云急流中穿出,就赶上了暴风雨。由于没有时间改变航线,机群毅然驶入雷雨区。电闪雷鸣之中,飞机剧烈地摇摆,可谓是险象环生。多亏以色列飞行员艺高人胆大,他们精准地控制飞机驶出雷雨区,没有一架飞机掉队。

经过7小时的飞行,机群终于在当地时间23时45分来到了恩德培机场上空。恩德培机场的候机楼里,被劫的人们已经被关押了6个昼夜。疲倦不堪的人质吃不惯这里的饮食,都患了痢疾,腹泻不止。厕所因没有水冲洗,脏物四溢,臭气熏天。内塔尼亚胡中校和军官们再次确认了营救步骤,随后命令4架运输机开始向恩德培机场下降。

雷霆突击

“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时,恩德培机场的塔台上发出了一连串询问。以色列飞行员从容应对道:“这里是东非航空公司航班,我们运来了劫机者要求释放的犯人,请求降落。”以军飞行员早就训练了几百次,因而回答得十分连贯,毫无破绽。

不久后,4架运输机相继着陆。一号机为避开探照灯的照射,便离开跑道,向候机楼方向慢慢滑去,二号机紧跟着一号机降落,但它没有关闭发动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随时升空,三号机、四号机则降落在另一条跑道上。整个机场静悄悄的,守军丝毫没有察觉出这些飞机有什么不对劲。

很快,一号机在候机楼前的停机坪上稳稳地停了下来。内塔尼亚胡中校通知所有官兵再次检查自己的装备和弹药,随即便下令打开舱门。

舱门开启后,从飞机上开下来一辆小轿车,这就是之前伪装成阿明座车的那辆奔驰车。这辆车经过特殊改装,内部安置了装甲,一般子弹很难击穿它。轿车先向候机楼的警卫哨位开去,几个哨兵看见后,立即举枪敬过。然而,就在他们尚未礼毕之时,只听“扑,扑”两下沉闷的响声,哨兵便倒在了装有消音器的枪口下。解决完警卫哨,轿车便径直驶向候机楼大门。这边,据守在候机楼里的劫机者透过窗户看见有车辆向他们驶来,以为这真是获释的同伙,不禁欢呼雀跃起来,向着轿车打招呼。但过了一会儿,看到轿车里的人对他们的招呼没有任何表示,有几个便觉得不太对劲,赶紧拿出枪来准备上膛。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时,轿车里的突击队员开火了,几个精准的点射过后,两个拿出枪来的恐怖分子便倒在了地上。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全体出击!”见突袭得手,内塔尼亚胡中校马上发出命令。跟在轿车后面隐蔽前进的第一组35名突击队员直扑候机楼,解救人质。第二组30名突击队员则分乘3辆装甲车从运输机内迅猛出击,攻击停泊在机场内的乌干达军用飞机。这些飞机特别是其中的米格战斗机对以军机群威胁很大,必须要在撤离之前将其干掉。第三组36人趁守军发懵之际,迅速抢占机场的塔台和油库,为己方飞机加油。第四组35人则在运输机周围警戒,负责拦截试图接近飞机的乌干达部队。

话说两边,内塔尼亚胡中校带领第一组突击队员迅速冲入候机楼,在干净利落地解决掉门卫后立即直奔关押人质的第二层。与此同时,一名劫机者看见有人往二楼冲,知道情况不妙,于是立即端起枪来,对准了眼前的人质。千钧一发之际,已经冲上二楼的内塔尼亚胡中校用只有以色列人才能听懂的希伯来语大声喊道:“我来救你们,快卧倒!”话音刚落,以色列人质马上集体卧倒。这样一来,夹在人群中的恐怖分子就像潮落之后的礁石一样暴露无遗。“给我打!”霎时间,三十余支冲锋枪喷吐的火舌淹没了整个候机楼二层。仅仅45秒,救援行动便宣告结束,7名劫机者被全部击毙,突击队员随即掩护人质向运输机撤离。

候机楼外,战斗同样激烈。第二小组利用火箭筒及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将停在机场上的米格战斗机一架接一架地全数报销。但是,进攻塔台的战斗却很不顺利。守军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后,很快组织起了反击。他们利用机场周围的高射机枪平射,打得突击队员抬不起头来。关键时刻,已经将人质安全转移到运输机上的内塔尼亚胡中校率领第一小组赶来支援,用榴弹发射器和火箭筒将守军的火力点一一打哑。第三组突击队员炸毁了机场雷达站,并用装甲车上搭载的无后坐力炮,阻击从机场入口处赶来救援的乌干达部队。另外,官兵们还提取了被击毙的7名劫机者的照片和指纹,作为证据带回以色列。

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大奔袭,创造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救援行动

尾声

救援已经完成,内塔尼亚胡中校不敢耽误,立即下令部队全体登机,准备返航。不幸的是,就在这时,一发子弹击中了中校的背部。指挥官阵亡的消息激怒了所有以军官兵,他们毫无保留地倾斜着手中的弹药,为中校报仇。直到弹药告罄,4架运输机才在机场守军的惊慌失措之中升空而起,而后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之中。

整个救援过程前后仅用时53分钟,以军共击毁乌干达军队战斗机22架,炸毁雷达站一座,打死乌干达军队官兵45人、劫机犯7人,救出人质102名。2名人质在混乱中被守军打死,另有1人事发前患病住院,事后被恐怖分子在医院谋杀。以军除去内塔尼亚胡中校外,无一人伤亡。为了纪念在此次行动中阵亡的内塔尼亚胡中校,以色列将这次行动由“空中响雷”改称“内塔尼亚胡作战”。以色列人成功了,他们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场千里大奔袭将永载史册,永远地被后世兵家们津津乐道。

作者:林森,字天俊。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