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蒋介石四个字评价日军战斗力:小、短、浅、虚,有什么可怕的?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兵员素质、装备上可谓处处不如日本侵略军,在战斗力上自然也要逊一筹。我党我军一向坚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那么,国民党蒋介石对日军的战斗力作何评价呢?

1940年“冬季攻势”后,蒋介石召开柳州会议,谈到了日军的四个弱点,那就是小、短、浅、虚。

蒋介石四个字评价日军战斗力:小、短、浅、虚,有什么可怕的?

蒋介石知道日军战斗力远在国军之上,但他不觉得日军是不可战胜的。

首先是“小”,当时的日军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只能以“小的兵力消极的来扰乱或突击我们”。

其次是“短”,日军“只能在短短的时期内,攻打我们一个地方,虽攻下来,亦再没有持久固守的力量,立即就要退走,不然他就要失败,而且要有被我歼灭的危险!”

再次是“浅”,“因为现在他的兵力,既经用尽,所以再不能深入。此后如果他还妄想从现在所占的阵地再向内侵,则穷其力之所及,最多亦只能深入到一二百公里,而决不敢再进到三四百公里以内。”

第四是“虚”,兵力不足,导致后方空虚。

蒋介石四个字评价日军战斗力:小、短、浅、虚,有什么可怕的?

1941年10月,英美对日封锁,蒋介石更有信心了。当时日军“除掉海军还未曾消耗,保持相当实力之外,其他如飞机汽油以及各种武器等已经一天一天的消耗,不如从前之多,即如他现在空军轰炸,每投下一颗炸弹,就无异于消耗了他自己一分的生命一样,决不敢再和从前那样随便乱投了。”

当时日军的战斗力确实下降了很多。根据冈村宁次的回忆,1941年,日军中“老兵所剩无几,只有现役兵和年青的补充兵”。

即使是号称精锐的关东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大不如前。到1944年关东军已经没有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师团了。编制、素质、装备都很差,训练也不够。这些都与蒋介石的判断差不多。

蒋介石四个字评价日军战斗力:小、短、浅、虚,有什么可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