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公元前202年,刘邦大败项羽,在山东称帝,定都关中长安,长安,也便成为今天西安的古称,纵观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所出现的都城数不胜数,根据现在历史学家统计,算上割据王朝以及少数民族政权,我国先后一共出现过217座都城,其中很多都如同昙花一现,比如东汉末年刘备就所的都城—四川成都,只有长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经济文化都已经达到巅峰,那么为何在唐朝中后期,作为千古第一“京”的长安走上了无人问津的之路?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长安复原图


长安城的优势:

根据缪希雍的《葬经翼》:记载:“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从地势来看,地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南面秦岭交错,北面沟壑纵横,西面环山邻水,只剩下函谷关唯一入口,不管敌人从哪里进攻,只要掐住函谷关,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安全首先的到了保障,接下来就是经济,作为国都,必需要有经济支持,根据《史记》记载:“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从经济上来看,关中平原本就沃野千里,北有胡人畜牧,南有巴蜀富庶,不论是水运,还是陆运,都是遍布天下,向东出还可以顺水牵制诸侯,完全就是上天赐给我一块富庶宝地。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关中地形图


土地肥沃,水系充足,在农耕时代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成为经济中心是迟早的事,根据唐代韩愈的《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记载:“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通过韩愈的描述,值盛唐之时,人口已经超过了百万之多,而且根据《新唐书》的一些历史资料记载,唐朝对人口迁徙是有着明文规定的,京师之人是不允许外迁的,所以长安人口会持续性增长,足以保证劳动力。

长安既为天府之国,不仅只是沃野千里,而且根据《史记》中记载在汉朝就已经有了“八水绕常长安”的美誉,正是这八大水系孕育了古都长安,浇灌出灿烂文化。但是历史变迁,终究逃不过“天灾”、“人祸”,八大水系逐渐干涸,就连八百里秦川也不复存在。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河水干涸


1、自然环境的变迁

根据《诗经》中的描述:“旱既太甚,涤涤山川。”早在西周时期,长安就已经经历了旱灾,从描述中能看出大山已经无木,河流已经无水,可见旱灾的可怕之处,根据记载,从东汉建立,到大清灭亡,这期间陕西一共发生了63次旱灾,平均30年就会发生一次,其中唐朝是最为频繁的,290年的时间里就发生了18次旱灾,差不多16年就有一次旱灾,《新唐书》就有相关的记载:“贞元元年,春旱无苗,至于八月,旱甚,灞浐将竭,井皆无水。”在贞元元年春天发生了一次旱灾,一尺持续到八月,就连灞水和浐水两大水系都即将要干涸,就连供老百姓生产的井水都荡然无存。即便是旱灾如此严重,但从从长安八大水系的历史来看,每次旱灾过后都能恢复生机,可见旱灾虽然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长安盛景


旱灾、洪灾、地震并成为自然三大灾害,既然旱灾不是根本原因,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地震,根据《国语》和《史记》相关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泾、渭、洛三河堵塞,遂西周亡。”从此很多人将地震作为“亡国之征”,看来地震对河流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旧唐书》记载:“贞元四年,甲辰又震,灞水暴溢,杀百余人。”由此看见,地震会引起山崩地裂,轻则山崩堵河,使河水断流,重则地裂水涌,使洪水泛滥,但不管是断流也好,还是泛滥也好,也都只是暂时的,可见旱灾、洪灾、地震对长安衰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荀子》中有云:“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这是描述关中地区林木茂盛的景象,在《汉书》也提到陇山以西、渭水上游各地遍布森林,由此可见,在汉代之前那,关中、秦岭地区都被森林覆盖,但是汉朝大力发展农业,开垦荒地,森林受到了破坏,刘邦新建都城,大兴土木,紧接着大量的自然资源都运用到了人们生活之中,再也没有往日的山林秀色,虽然东汉建都于洛阳,虽然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长安的森林有所恢复,但终究没有逃过隋唐时期被摧残、破坏的命运。

根据现代科学论证,森林的破坏极大程度的打破了生态的平衡,使得土壤流失,河床增高,最终萎缩干涸,张礼曾在长安城郊游时说:“过瓜州村,复涉潏水。”潏水,不论是在汉代,还是隋唐,都是长安城内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系,长安的冬天虽然不会下雪,但是天气也是十分严寒,不论是皇宫还是百姓家中,都需要大量的薪炭来供暖,但是从张礼的描述来看,已经可以徒步淌过潏水河了,根本不足以运输长安城内薪炭供给了。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历朝长安城图


渭水对长安城有多重要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自古以来长安的物资运输离不开渭水,《左转》中所说的“泛舟之役”就是秦国通过渭水给晋国运输粮食,汉朝之时,所运往长安的粮食可以通过渭水直接送到门口,就像是快递一样方便,隋唐之时,渭水虽还可运输粮食,但已经不能满足日常所需了,于是开凿水渠辅助运输,唐末之时,更是只能通过小舟摆渡,再也难以行船。

由此可见,从汉朝开始,长安城自然灾害逐渐增加,旱灾、洪灾、地震频发不断,农耕经济的加速发展,导致生态破坏,大量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那些沙土堆积在河流里导致河床增高,最终导致八大水系干涸,再也难以维持农耕、生存、加速经济的衰败,终不再能支撑军事供给。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昔日长安图


2、全局形式的转移

公元前604年,隋炀帝杨广继承大隋天下,斥资开凿京杭运河,新建东都洛阳,导致民不聊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暴君之一,其实杨广这一做法实则在挽救天下,但却跟秦始皇修长城一样操之过急。京杭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从北京开始,到杭州结束,全场1797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与长城、坎儿齐名。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北方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开始慢慢衰落,而南方水域充足,农耕得到飞速发展,在隋唐时期中原、江南等一些地区早已超过北方的经济,为了维持一个国家的平衡发展,更好的巩固大隋的天下,杨广不得不开凿京杭运河,实现南水北调,以此来提高北方的经济。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京杭大运河现况


京杭运河的中心—洛阳,便成为了炙手可热之地,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全国上下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要是等到京杭运河开凿完成,洛阳必定会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以洛阳成为了国都的首选,杨广开始着手新建东都洛阳,希望迁都洛阳,借着京杭大运河佑他大隋天下。

虽然杨广开凿运河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横征暴敛却加速了大隋灭亡,到了唐朝后,借着大隋的便利,长安人口急剧增长,已过百万之多,歌坊林立,诗人辈出,李白、杜甫就两极好的例子,两人执掌中华诗坛之牛耳已上千年之久,无人撼动,但晚唐爆发安史之乱后,长安大量文人南迁,洛阳、开封、南京等地渐渐成为文化之都。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黄巢起义


3、晚唐的政治动荡

唐朝,我国历史上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王朝,不论是唐太宗也好,还是唐玄宗也好,都是励精图治,将唐朝带上盛世,不过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不负往日辉煌,杜甫的《春望》就能看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时的长安早已是一片萧条。

安史之乱,只是晚唐政治动荡的开端,战乱被镇压后,安史余党依然盘踞在河北等地,不断煽动藩王联合,准备卷土重来,使唐朝天下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势,朝廷为了能控制住藩王,只能加大税收,有钱才能招兵买马,才能壮大自己的拳头,这样才能保住李唐天下,最终百姓不堪税收重负,只能选择起义,虽然朝廷能出兵镇压,但同时也再消耗这国力,直到黄巢之乱,朝廷战败,根据《旧唐书》相关记载,黄巢军队占据了长安三年的时间,在城内烧杀抢掠,昔日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如今都随风跌入尘烟里,巍峨的大明宫仅剩下一座含元殿,晚唐诗人韦庄也在《秦妇吟》中写道: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苍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西安钟楼


真正的长安毁灭从黄巢之乱才开始,黄巢之乱结束仅两年的时间,藩镇军阀再次打入长安,不仅逼迫皇帝离开长安,更是下令全城放火,皇城几乎烧毁殆尽,虽然之后修复了一些,但是乾宁三年,军阀李茂攻入长安,到处杀人放火,让长安城雪上加霜。

虽然三次战乱都对长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依然还能生存下去,直到天祐元年朱温对长安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旧唐书》记载;“朱温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还下令毁区长安全部房子,取走所有木材,沿着黄河前往洛阳,从此长安变成了一片废墟。

十三朝都城长安,又是千古第一“京”,为何走上无人问津之路?

长安盛景


综上所述,长安经历了桃花灼灼的繁华,也经历了国破山河的萧条,虽然战乱让长安城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真正让长安毁灭的却是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的破坏让长安水资源逐渐匮乏,人口承载力下降,千古第一“京”也随着水土的流失不负存在,再也承担不起巨大的人口负荷,从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之后,长安便逐渐无人问津,王气散尽,通过长安的衰落,我们也能看出生态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重要,所以现在的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开始保护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