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評價如今青島市的發展?未來青島能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

無須終有286


從改革開放之後,青島經歷過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當時也是山東省發展最快的時期,山東的GDP當時排名全國第一,青島當時的GDP最高排名全國第八,但如今青島的發展確實是慢了,這不是青島的問題,是整個山東的問題,或者說是中國北方的問題,2018年第4次經濟普查使山東省的GDP下調了約9200億人民幣,青島作為山東的第1層城,GDP下調也會比較多,雖然現在數據還沒有出來,究其原因,有幾個方面。

第1個方面思想固化,求安慰現象嚴重,都想著進體制內拿安穩工資,不願意去民營冒險,都是想去體制內,經濟發展能好嗎?

第二個方面民營經濟發展滯後,雖然山東省的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比較高,但實際這些民營企業都是國有企業改革過來的,帶有國有企業的一些色彩,無法跟江浙滬的民營企業的靈活性做對比,民營企業發展比較滯後,經濟靈活性差了一些。


互金圈


青島去年底杯具了一次,被四普終核直接扒掉了1002億,變成了11000億。不過總體而言青島的底子還是在的。900多萬人口中,12000億的GDP,放眼國內城市,除了北上廣深就屬少數幾個省會城市能超過青島。說明這些年的發展還是屬於比較成功的。

至於未來能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其實沒有人能預料到。如今內外部經濟形勢和環境已發生了不少變化。國內經濟重心也由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從工業化經濟轉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新經濟。國內各大城市早已形成由北上廣深為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領銜發展的格局。某個城市想要以已之力突圍打破這種格局,目前來看可能性還是蠻小的。

換句話說,青島目前是個怎麼樣的發展狀況,怎樣的位次,大概率在未來一段時期仍將如此。既不會出現坐著火箭開掛,也不會抱著冰塊沉底。

一、發展現狀

2018青島GDP總量為11000億,其經濟結構為3.2:40.4:56.4,說明以重工業製造為主的青島目前的經濟重心也以服務業為主。但在服務業方面青島的競爭力面臨很大的壓力。作為旅遊城市,在旅遊上面幹不過雲貴川、江浙;商業服務業幹不過一省獨大的省會城市;但青島仍然保持了極強的競爭力,這是為何?因為青島仍屬於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擁有北方最大,國內前5的港口,擁有北方沿海地區最大的機場。交通便利,科教發達,高新技術企業超3000餘家,足以說明其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密集程度。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因此而排名全國前6。

二、發展劣勢

有優勢也肯定有劣勢,說了好的再說點壞的。隨著中西部省會城市一城獨大的發展模式,內地城市和沿海城市之間的差距也因此而逐年縮小。以前沿海地區產業領先的優勢已隨著成本上升和產業轉移,而逐漸減少了區域優勢。這樣一來使得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的優勢已逐漸消失。顯而易見的一個數據是,作為全球前10的港口城市而言,青島的外貿進出口僅僅只有5000多個億,外貿數據高於青島的城市一大堆。意味著青島的外商投資和產出相應的變少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前,不進則退,別人早已迎頭趕上了。


整體而言,由於百年青島底蘊在這裡,行業產業在這裡。是全國的重工業製造中心,白色家電、中車四方,酒水更是全國數一數二的製造基地。全市工業去年產值達到1.1萬億元左右,在工業這一塊還是極具優勢的。另一方面,接近千萬人口的基數也擺在這裡,每年社會消費也是天文數字,同樣促進了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從過去的表現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可能繼續保持目前的位次,大概率維持在長沙、鄭州、寧波和無錫同等發展水平。但想要突破目前的位次,擠進前10還是有點難度的。


極度深寒


青島是山東的經濟中心,全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擁有不少政策支持,因此這樣的城市發展不會差。但相對來說,作為第三經濟大省的經濟中心,青島的經濟實力仍然是全國十名開外,表現不算優秀。

近年來青島經濟發展並不算好,其實整個山東的經濟發展也不算好,正在進行經濟轉型,需經歷陣痛期。山東的經濟主要以重化工業為主,與東北地區的經濟結構類似,第四次經濟普查山東GDP下調了將近1萬億,曾經的粵蘇魯三省同臺競爭,如今山東已經被粵蘇拉開一個檔次,身後還有不浙江趕超的可能,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而青島的產業結果與全省相比有些差異,青島擁有一批高知名度的企業,但在第四次經濟普查當中GDP仍下調了一千多億,因此經濟形勢也不太好。



由此可見,青島需要經濟轉型,進行一場城市升級戰,近年來,青島就提出了“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相信未來它的經濟會向更好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至於它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小編認為青島想要達到北上廣深這樣一線城市的高度可能性不大,能夠保持新一線城市地位已經不錯了。


錦繡中源


說到今天青島的發展!總體還是不錯!下面就簡單解紹一下青島

青島,簡稱“青”,山東省地級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也是山東省經濟中心、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北與煙臺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轄7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2017年,常住總人口929.05萬,地區生產總值11037.28億元。

青島地區昔稱膠澳,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發祥地,6000年以前,境內就有人類的生存和繁衍。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並建設港口和鐵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

青島是2008北京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聯合國“電影之都”、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歐韻之都“中國品牌之都”稱號。

青島是國際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駐有山東大學(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26所。引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9所高校。青島的異域建築種類繁多,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會”。八大關建築群榮膺“中國最美城區”稱號。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

雖然青島有了很多成績,在山東也是名列前矛!

但放眼全國,其地位並不顯優,這可能與大環境有關!

那麼青島的未來發展的風口在哪呢?

個人認為在農牧漁業的科技創新!這也是天朝上國目前的短板!

未來青島與濟南在農牧漁業的科技人才的培養上,要加大投λ,十年內,全國領先,二十年後做世界農牧漁業的領頭羊!

只有這樣華夏的鼎足格局才會形成!

天朝的偉大復興才是永立不倒!


用戶105868281545


經濟發展靠的是先進的理念,靈活的政策和先進技術。首先理念超前,世界大城市和大的企業發展有一套先進發展策略,不能只摸石頭不過河。靈活的政策,當然不能離開法治制約,打擦邊球的"技術"。最制約企業發展的是各管口的重複檢查,越權指揮,更甚者亂指揮。因為管口的決策者怕擔責任。技術靠高科學生產力,政府是依靠,不甚多言。關健就是要政策開放,開放企業手腳。開放不等於放開,無政府主義會害了國家。祝願青島更加美麗富 饒。


戰爭販


其實青島發展一般。為啥這樣說?青島2008年是奧運會的分會場。國家投資很多錢。青島火車站就是國家投資建的,原來的火車站不如一個縣級市的火車站。青島也可以說發了奧運才。近幾年,有些人對青島無底線的吹捧。感覺好像青島很發展,青島市民也感覺很自豪。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實事求是講,青島就一般的發展。青島和大連對比一下。人口對比,青島近1000萬人。大連不到700萬人。青島比大連多近300萬人。從地域比較,青島這幾年擴大很大的地盤。大連還是建國以來的地盤。其中還有一個沒有工業基礎的海島縣,即長海縣。從經濟發展比較,經濟發展來看,2018年,青島的GDP.1萬億多一點。大連的GDP是7660多億。從GDP來看,好像青島多。但青島人口,地盤都多於大連。從城市建設來比較,青島這幾年蓋了一些高樓大廈。但是大連也蓋了很多大高樓。大高樓多不代表這個城市經濟就發達,關鍵看大高樓的利用率。青島這方面我不瞭解。大連的寫字樓利用率很高的。從城市建設比較,大連的城市建設比青島好。城市規劃,衛生,空氣,環境,都好於青島。交通,醫療,教育水平大連都高於青島。大連的GDP是經過濟水分後的數字。是準確的,青島有沒有水分只有青島自己知道。我不是在黑青島。我去過青島很多次。對青島還是有所瞭解的。大家不喜歡勿噴。可以發表意見。


專職輔導員


青島市裡可能好些,到底有一些歷史遺留的古蹟。新區就不行了,海邊建築要麼爛尾,要麼填海蓋的跟馬蜂窩似的密,還有打著歡樂遊樂園的名義在景區建住宅別墅,還有的樓倒是不低,沒特色也不要緊,灰頭土臉的立在路邊怕人瞅不到。還好有個融創建設了個萬達影城,星光島,終於能增添了一點色彩。


bobo12300


青島就是一個低收入高消費的城市,我就是一個土生土長青島六零後,以我的半百經歷看,青島的大多數人收入偏低,但是物質價位虛高,人們生活壓力過大,錢都讓少數人控制賺取了,幸福指數更談不上,總的來說多是吹牛逼。


崑崙草23


青島要發展需從以下幾點做起:1、切實改變官本位觀念,制度切實服務於經濟;2、大力發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經濟;3、建設金融中心,讓資金匯聚;4、吸引人才,落實投資、創業優惠政策;5、讓傳統產業升級換代,與新經濟接軌;6、提高工資,讓老百姓消費升級


手機用戶50022989920


青島地理位置很好,發展勢頭也不錯,但發展理念有些偏差,有點貪大求洋的味道,一心想招大企,高科技企業,想法很好,然而不應該勿視中小企業;再者營商環境不是很好,對中小企業招商熱情不高,以進中小企業支持、關心、愛護、幫助不是很好,要學深圳,趕超深圳,優必須補這一短板,如果補上這一短板,青島發展前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