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初學隸書,應該從曹全碑、張遷碑、禮器碑、乙瑛碑哪個碑文開始練習呢?學習的順序如何安排?

R_Sammi


我首推《 。

初學隸書以掌握正確的筆法為主,雖然隸書的筆法源於篆,相對於楷、行草書體,筆法較簡單,但對筆力的要求非常高。養成正確的筆法,是隸書筆力和點畫圓厚的基本保證。而《 的筆法非常規矩,可以說是筆筆中鋒,而筆力圓厚,筆勢舒展,這些特點其實是非常適合隸書初學者掌握的。

《乙瑛碑》相對於《 ,增加了筆法的動勢,雖然具有隸書的妍美姿態,但在筆法的掌控方面增加了難度,有一定的筆力基礎,再學《乙瑛碑》更容易掌握。

而《張遷碑》與《禮器碑》,可以說是隸書中兩種風格的極致,如果說前者有“短”、“平”、“快”、“穩”、“準”、“狠”之特點,那後者就是以“長”、“奇”、“峻”、“爽”、“率”、“變”著稱。這兩種風格,其實對初學隸書者而言,在筆法把握上都是有相當難度的。

如果說要給學隸書排一個循序,我的體會是這樣的:首先學《 、乙瑛碑》,再學《禮器碑》、《張遷碑》。有朋友說,我就喜歡《張遷碑》、《禮器碑》的風格,一上來就學它們不可以嗎?不是不可以,但我要說,其實作為初學者喜歡《張遷碑》、《禮器碑》,也許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此碑風格,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對形質的理解,如果沒有一定的筆力基礎,往往只能學些皮毛,很難掌握到碑的精髓。例如《張遷碑》的筆法具有勢短氣足的特點,沒有一、二十年的功夫是很難實現的。已故書法大家翁闓運先生精通筆法,他就明確教導後輩,“短”比“長”更難,這裡的“短”就是指類似於《張遷碑》的筆法特點;而《禮器碑》相反,是筆力、筆勢“長”的代表,這種長又融入了“草法”,而且筆法更加細膩,更具變化,故不比《張遷碑》的難度小。

故初學隸書,應當從最適合基本筆法練習的、具有中規中矩和平穩度較好的《 入手為宜。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微頭條






如石書藝


這是漢隸的四大名碑,各具特色。

一、從訓練的目的來講,《張遷碑》雄渾豪放,樸拙大氣,方筆特點明顯,訓練鋪豪用筆效果比較好,是粗線條的代表者;《禮器碑》嚴謹有致,細而不弱,訓練提鋒用筆的效果比較好,是細線條的代表者;《曹全碑》圓潤飽滿,姿態婀娜,是訓練中鋒用筆很好的碑;《乙瑛碑》技法成熟,工整有序,對各種筆法訓練效果較好。

二、從藝術的角度來講,《張遷碑》與《禮器碑》特點明顯,分列一、二位。《曹全碑》列第三。《乙瑛碑》居第四。

三、從難易程度來講,《乙瑛碑》規範工整,最適合初學者作為入門隸書來學。其次是《曹全碑》,介於雅俗之間,比較能讓人看懂,也易上手。再次是《禮器碑》,因其筆畫線,又要寫出風神,難度較大。最後是《張遷碑》,工整易得,拙趣難求,也說明了此碑的藝術高度與學習難度。

四、從學習的次序來看,理論上應先學相對較容易的,待掌握後再學比較難寫的。但在實際學習中也不一定這麼區分,一是看自己的興趣,二是看自己的學習目的。如喜歡精神矍鑠類型的,可直接學《禮器碑》或《曹全碑》,喜歡高古拙趣類型的,可真接學《張遷碑》,如自己的審美能力還不是太高,可選擇學《乙瑛碑》。

五、不論先學何種碑,因人而異,沒有統一標準。但一定要找到好的老師去求學,避免走彎路。學習最怕走入死衚衕,而好的老師會帶領、指導學習者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進入美妙的藝術世界。






山西河東洗心齋書法


大家好,我是景堂書法。

對於隸書的學習,我也來談一談。

隸書是由篆書發展形成的一種字體,從秦代開始產生,經西漢發展,到東漢走向成熟,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經典。主要有碑刻,摩崖,簡帛幾個類別。



題主問題中提到的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張遷碑全部屬於碑刻範疇。曹全碑書風秀美,是隸書經典作品中獨有的柔美秀氣的典範。禮器碑飄逸雋利,是廟堂鉅製。乙瑛碑工整規矩,合乎法度,風格介於前二者之間。張遷碑方正古拙,歷來為學隸者視為必修之經典。



細細分析這幾個碑,我認為:曹全碑過於柔美,容易入俗,難以體現漢隸之正大氣象;禮器碑過於嚴謹,線條變化多端,不易為初學者掌握其豐富內涵。張遷碑厚重朴茂,天真爛漫,作為初學不容易進入隸書規範。而乙瑛碑因其典型的隸書筆畫特點,平穩端莊的結體造型是最佳的隸書入門之選。



鑑於以上分析,我推薦隸書學習從乙瑛碑入手,然後利用曹全碑和禮器碑在一個類型中向兩個方向延伸,進而學習張遷碑並鮮于璜碑,西峽頌厚重方正一類,然後進入石門頌,楊淮表記,封龍山頌開張奇逸一類即可基本掌握隸書大部精華。到時,在廣泛涉獵其餘風格個性較強的摩崖,簡帛類作品進行延伸,一定能在隸書學習中獲益匪淺。




景行書苑


我斷斷續續寫了快一年了,是零基礎開始學的,剛開始拿筆都抖的厲害……當然現在也不行,不過比開始強多了,大概齊像個字了😂



保定恆陽子


曹全碑



小羅頭62109876


我認為,學任何書體先從平正、字多、清晰的開始是正確的選擇,所以,先從曹全碑或者乙瑛碑開始最好。

如果說隸書學習次序的話,可以這麼進行。

1、曹全碑→張遷碑

2、曹全碑→禮器碑

通過以上兩點就可以看出來我的觀點:

1、曹全碑或者乙瑛碑最適合初學入門。

2、張遷碑是學習隸書的第二階段,最好是有一定的隸書知識了再學。

3、禮器碑比曹全碑難,也不太適合入門,但有了一定的基礎後再學就會好的多。

學隸書次序很重要,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先平正再追險絕。希望對您有幫助。





壹點書法


本人初學隸書,是從《曹全碑》著手的,理由給大家說一下:

①初學隸書,對隸書基本沒什麼瞭解,只知道字形扁,有“蠶頭燕尾”,所以一開始可以選擇辨識度高的,筆畫簡單,字形較為端正的字帖,比如《曹全碑》。

②《曹全碑》中的“蠶頭燕尾”最有特點也是最基本最平正的,能夠把磁碑中的蠶頭燕尾寫好,其餘的也就比較容易了。

至於練習順序的話,可以嘗試一下曹全——乙瑛——禮器——張遷。

有些人可能會想,曹全和禮器都屬於一種風格,為什麼練習完曹全去練習乙瑛,禮器雖然和曹全風格相同,但是用筆方面卻和乙瑛更為接近,禮器變化較為豐富,乙瑛比較端正,先乙瑛再禮器也是在講求從易到難。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觀點。


歡橙墨客書院


我給女兒選的是西狹頌,平正些。




慢慢來


漢代和清代是隸書發展的兩個高峰時期,但初學隸書宜從漢隸入手,因清代隸書融入了很學碑學東西,個性太鮮明。

學習漢隸,宜根據個人性格及興趣來選擇碑版。

如遵守法度,嚴謹處事的可選擇《乙瑛碑》《史晨碑》《華山碑》。

追求華貴,為求完美的宜選擇《曹全碑》《禮器碑》。

性格開朗,心態隨意的可選擇《石門頌》《楊淮表計》。

嚮往高古,意蘊渾厚的可選擇《郙閣頌》《衡方碑》《西狹頌》。

不拘束縛,張揚個性的可選擇《張遷碑》《褒斜道刻石》。

一般以選擇前兩類居多。

更多文章及作品點評,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問題最終得自己回答,問多無益。

一是對自己書法風格、未來發展得有個認識和定位。二是結合自己性格氣質與書法學習方向,清晰自己是喜歡書卷氣、金石氣?還是工巧、獰利、奇趣等等?三是隸書碑帖很多,各有風貌,結合碑帖特點與自己實際,學哪個怎麼學,你心中應該有答案了。

按照平正—險絕—平正的思路,建議從禮器開始,再石門,再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