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公司大部分老员工都升职坐办公室了,就剩下几个还在流水线工作,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暴风影视BF


这种情况,我认为剩下的那几个老员工不会对公司有意见的,只会自我悔恨,恨自己没有能力,恨自己当年没有学好知识。而且通过自身的职场经历,会深刻地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会千方百计的想自己的后人多学点知识,多掌握点技能,不像他们那样有机会干更好的工作都干不了。这就是那些无法升职的流水线老员工心中的所思所想。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我在现实的职场中见到过这样的人和事,倾听过他们的心声,所以才如是说。我想通过我经历的例子,来谈一谈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最真实。

我所在的工业园有一家企业专门生产塑料颗粒,工厂不大,很多员工都是做苦力的活,我舅妈也在那个工厂干,她做的就是最累的切割袋子工作,就是用粉碎机把袋子一捆捆地往机器里面喂,通过机器把袋子切碎。这个工作需要干活的人力气大,最不好的是,由于机器切割的力度很大很快,袋子都很脏,产生的灰尘特别大,所以每天要吸灰尘12个小时,严重伤肺,戴了口罩都没用。舅妈就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任劳任怨地干了5年,拿着最低的工资待遇。

由于干的时间长,老板的生意好,所以扩大产能,引进了更多的机器,招了更多的人员进来,老板考虑到舅妈工作中表现很好,也看她年纪大了,就想给她安排一个轻松得活干,想让她做仓库管理员,专门负责各种物料的统计工作。可舅妈不识字,更不会用电脑,这个工作很轻松很舒服但她偏偏做不来,她只能做那种最脏最累的活,因此舅妈非常的自责,非常的悔恨,怪自己没有能力,有好工作好机会都抓不住。所以她就更加辛苦的卖力工作,让自己的子女都要读大学,将来可以找又轻松工资又高的工作干,不想让自己的经历在她的子女身上重演。这些话都是舅妈后来到我家闲聊的时候说出来的。

所以,当题主问大家“公司大部分老员工都升职坐办公室了,就剩下几个还在流水线工作,他们心里会怎么想?”的问题,我就立马想到了舅妈的工作经历,也才有这种朴素的认知。

在我看来,公司大部分老员工都升职坐办公室了,说明该公司非常重视老员工,只要老员工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公司都会让老员工有一个好的工作归宿。因此,公司是不会亏待老员工的,公司对所有员工都很公平,这种情况下,别的老员工都能升职坐办公室,但还有几个老员工依然在流水线工作,只能说明是老员工自身能力不够,无法胜任办公室的工作,所以就留在了流水线上,而他们心里所想的,一定是无奈、自责和悔恨。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舅妈是这样,我想那些流水线上的老员工大概也是如此吧。

总之,从员工自身的朴素思想出发,当看到昔日的车间同事都升职做办公室工作了,而自己还在车间流水线工作,对于他们本人来说,他们心里想的,很可能就是“公司是好的,就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好恨自己当年没有学知识啊!”。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当然我知道职场上并非全是这种情况,也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所以也意味着并非所有从车间升到办公室的人都是靠能力,但就绝大多数情况而言,“能者上,不能者下”的道理还是通用的,所以有的人能够升职,有的人没办法升职,还是跟自身的能力有关,我想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吧,也是大家的心里想法。

Sir聊HR


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当领导。领导毕竟是少数。很多人还都是员工,同样不可能所以的老人都能进办公室。所以也不用这么去这样想。

所以题主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1、老员工不可能大部分做领导

和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张姐前两天办好退休了,她从入职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工龄了。她在不同的岗位待了许多年。但是她一直是普通员工。早年的时候,她在一线员工,后来工作调动,她才来到办公室。之后,便一直在办公室工作。但她还有许多当年一起进厂的姐妹还在一线工作着。

能进办公室的,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有关系

我们公司是重工业企业,所以在一线的女工较少。即使有好的位置,需要女工,一般都是领导的老婆。


2、有能力

我之前的班长虽是一个女人,但能力很强,心很细,样样是能手。只要去做,都能做得很好,所以领导对她非常放心。不久领导高升,也把她带入了办公室。


2、别小看这些职场老人

要知道,任何职场都是讲人情的地方。我之前所跟的师傅,就是厂里的老员工。虽然没职务,但他的人际关系却非常好。有事要旁边部门帮助,一个电话便行。

而且在部门里,很多事情都叫后面来的新人去做了,所以他活也不多,但是就愿意在那里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毕竟很熟了。


3、总结

每一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职业生涯也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是努力向上,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各位朋友有帮助。


更好的明天03


每个职位都要承担每个职位的责任 ,未必流水线的就羡慕做办公室的, 以前在厂子里打工, 有个领班在厂子里十年了 ,有精湛的技术,好多次被领导提升经理,给他白帽子, 他就是不愿意, 把帽子一扔, 带上蓝色帽子,回到自己原来的岗位, 蓝帽子是流水线带的帽子 ,领班也是蓝帽子 ,他的原话是 , 当领导事多,压力大 ,不愿意操那个心, 不愿意当领导 ,他不在乎工资高不高 ,不在乎名利,他在乎的是自由, 心情舒畅 , 他手上带的名表, 穿的也是牌子, 过的挺滋润的。我觉得他挺牛的, 能在一个地方坚持十年, 而且厂子里什么养老钱啊 ,社会保险, 他都有, 这他老了也不缺退休钱, 因为干够年限了 。 挺让人羡慕的, 坚持自我, 什么都有了 。


不经意的小动作


在此感谢悟空回答的要求,也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小到工厂里每个基层员工,大到社会上的每个个人,每个人的责任和价值都不一样的!

眼看着同是一条流水线上的员工,别人都晋升到办公室里工作了,自己还停留在流水线上机械性的工作者。

不羡慕绝对是假的,可能只是表面风平浪静,心里波涛汹涌吧!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可能那些人先天就比一般人天资聪慧。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创新能力都不错,又能坚决的执行力,可以把上层领导的精神执行下去,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的。

同时这群人一般也不是那种偷奸耍滑,不求上进的那类人。他可能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比别人更努力罢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

作为基层流水线上的一线搬运工,要想得到领导的赏识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就必须要勤快,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只有你比别人更刻苦,你才能比别人更幸运!


蜗牛看社会


这个事情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如果你要走管理路线,并且家里不是很急用钱,这个工厂又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你可以在工厂每次的竞聘时多努力,努力拉关系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关系是一方面,能在面试办公室人员时,给你增加印象分。自身能力又是一方面,可以在你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更长久的发展!现在人总是讲别人是有关系上去的,你应该注意哈他是什么关系上去的,如果是亲戚关系,那领导不可能把每一个岗位都装上他自己的亲戚!所以静待下一次竞聘! 如果你还在流水线上做,平时多熟悉自己的业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多考一些与本厂技术相关的证书。这样,你就会离流水线越来越远! 最后,祝你心情开心,不要想太多!生活会越来越好!


孙小野孩


办公室的工作能轻快一点,但是相对工资也会少。流水线累一点,工资也会多。如果是升职到办公室当领导类的话,那就另当别论。如果升职当领导的话,那还在流水线工作的肯定心里不舒服。心里也会有一点怨气和委屈。这次不是自己,下次一定会是自己。还会心里贬低一下去办公室的,想一些去办公室的坏处与不好,想流水线的好处,进行对比。相当于另一种自我安慰。心里不舒服也是肯定的,除非是那种神经特别大条,或者对这位置真的不感兴趣的人,会没有感觉。主要还是要取决于这个办公室的重要性,升职加薪类的会让人羡慕与嫉妒。文员类办公室其实对流水线的人吸引力并不大。看情况吧!


蓝心之树


大部分老员工升职坐办公室了,剩下的几个老员工心里可能会如下几种想法:

1,若技术过硬,能力过硬:

为什么他们升了我没还没升?领导是不是不公平?是不是走关系能把我也升上去?

2,若技术及能力和已升的人一样:

领导为什么升他们不升我?太不公平了,我怎么升上去?

3,若技术及能力不如已升的人:

技不如人,活该倒霉。提升技能,早点升上去。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升职可能不只是工种的不同,还有工资待遇和精神上的鼓励。若能力强但升不上去,时间久了,必定跳槽离开。

企业逼老实人或者能力强的人离开,最终倒霉的还是企业罢了。


嘻嘻哈哈宴桃源


现在即使同一批入职的员工,因为部门和职位的原因薪资水平都不一样,办公室一般代表文职或者管理性质的岗位,有时候升职并不能带来薪资的提升,只是工作内容相对轻松,工作时间相对减少。

当然,具体怎么想就看没升职人员的心态和努力状态了,如果是对管理兴趣不大,或一线岗位工资不错,那就没什么排斥感或者委屈感,如果都是处于一起努力学习想提升自己,但是升职人员没有他们,那心里肯定会有一种不服气的心理,就看后期能否调整过来,这直接影响他们是否会离职。还有一种就是混混的,不愿意学习,安于现状的,那对于别人的升职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可能还会因为老熟人都升职了以后还有机会关照自己而高兴。

具体怎么想的,因人而异吧。


油菜花的浪漫


别开玩笑了,坐办公室?说这句话就可以体现你的水平,升职证明压力大了责任大了,生产管理人员是最低等的管理岗位,都是吃力不讨好,给个桌子就是坐办公室,想的太简单!你不适合做生产管理人员,实在话!


坚坚83249354


工作分工不同,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也不同,所以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去做办公室,也不一定坐办公室的人就比流水线的人挣得多啊。

我很早之前在一家国内比较著名的电脑公司过做过一段时间,公司管理总部在北京,工厂在东莞,当时一些职能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北京派过去的,跟在当地招聘的人员待遇和福利还是有差异的。比如午饭的时候,北京派过去的人员在食堂有个圆桌桌餐,而当地的管理人员是去吃食堂的大锅饭。北京派过去的人员每两个人住一个两居室,当时的管理人员需要住员工宿舍,比较拥挤。当然,社保和福利的标准和类别也有很大差异。结果就是北京派过去的管理人员貌似比当地的管理人员高一个等级一样,而当地的管理人员确实也有自卑的心理在。

但是,现在有些工厂的高级别的技能貌似比一些白领的收入要高很多了。当时流水线上的工人,比如说富士康的工人如果不加班,基本的工资还是很低的,相对来说会比较辛苦,升职做办公室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有诱惑的。

总的来说,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先做好当下的工作,再想着晋升吧。

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取人力资源和职场管理知识;本文作者邓玉金,资深HRD,实战培训师,人力资源畅销书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