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自然農法」土壤可以這樣增加肥力,必學!

有機質的含量越高,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越好。雖然有機質僅佔土壤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著多方面的作用。通常在其它條件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在一定含量範圍內,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關。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衡量果園土壤肥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生產無公害果品的基本條件。

種地是消耗養分的過程,產量越高,對土壤養分的消耗量越大,即消耗的有機質越多。因此,必須進行養地,使土壤養分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維持土壤肥力。具體操作技術主要有以下五點:

1、落葉歸根

「自然農法」土壤可以這樣增加肥力,必學!

果樹落葉中含有大量的病蟲源,不能直接覆蓋在樹下,將枯枝落葉清園集中起來製成堆肥,經高溫堆腐殺菌後,再施用到果園中。落葉中含有作物在一年生長期內累積的營養元素,將落葉進行發酵堆肥,清除落葉中的病菌、蟲卵,可以為作物提供下一年生長期內葉片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維持土壤營養平衡,減少施肥用量。

作物的殘體、農產品生產的廢棄物也可以經過發酵處理之後返回土壤,為土壤補充有機質和營養元素。

2、種草

「自然農法」土壤可以這樣增加肥力,必學!

通過在果園行間或蔬菜行間種草,草的根系會深入土壤中,疏鬆土壤,作物結束一個生長期後,根系死亡,在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形成有機質,培肥土壤。

第二點:草在生長的過程中吸收土壤表層多餘的養分並將太陽能儲存在體內,在草生長至一定高度後進行割除,將割除的草覆蓋在土壤表面,作物分解後又會將吸收的營養元素和太陽能返回土壤中,培肥土壤。

3、增施發酵的堆肥

「自然農法」土壤可以這樣增加肥力,必學!

增施充分腐熟的堆肥是快速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一個途徑,充分腐熟的堆肥裡有機質的含量在30%-40%,直接為土壤補充有機質。並且堆肥在土壤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下也會持續分解產生有機質,緩性釋放養分。

4、秸稈覆蓋

「自然農法」土壤可以這樣增加肥力,必學!

收穫小麥、水稻後剩餘的秸稈也是培肥土壤的一個重要的原材料,可以直接覆蓋在水稻田或小麥田中,投入有益微生物菌劑促進分解,既減少運輸秸稈的勞力和費用,也能變廢為寶,減少施肥。

將秸稈覆蓋在果園或菜地土壤表面,可以將土壤與作物隔絕開,減少土傳病菌對作物的影響,秸稈分解後也會為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5、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含量

在長時間施用化肥和農藥的環境下,導致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含量越來越少,使得土壤中儘管有很多殘留的有機物,但是無法轉化為可以被作物吸收的形態,因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急需補充。

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後,不僅可以持續分解土壤中殘留的有機物,也可以平衡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改善土壤結構,培育健康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