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臨渭人文遺址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張葛溝的天主堂

在陽郭鎮貟曲張葛溝,意大利籍秦晉教區第三任主教方啟升曾經在此傳教、避難,並埋葬在這裡。方啟升墓碑是渭南多種宗教文化並存的見證。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方主教碑

明崇禎七年,法籍傳教士方德望來張葛溝,開始在一窯洞內傳教,發展教徒。後在北溝一平臺建起教堂。清初,傳至蘆董村,並在村中央高地建起教堂,約佔地二畝,為乳白色西歐建築,較張葛溝教堂大,教徒多,由意大利神父主持並管理兩地教會事務。

雍正年間禁教,晉陝教區第三任代牧的主教方啟升,躲避在渭南張葛溝村北的一崖洞中,秘密進行傳教活動。乾隆六年,他被人投毒致死,教會將其安葬於此,後遷葬高陵通遠坊。署理主教李成功為他立碑紀念,原碑現保存於張葛溝一信教者家中。

當年張葛溝方啟升避難時所住土窯洞尚存,稱為“主教高崖”。有灶房和寢室,之間互相連通。天主堂在土崖下方的半坡窯洞,距方主教住處有百米。堂內還保留著土築祭臺,上面的陰刻十字架依稀可見。

貟曲是渭南地區天主教最早傳播的地方之一,目前教民共千人左右。1999年盧董村在原教堂舊址附近,建起了宏偉的歐式教堂。2005年又在張葛溝原教堂東邊溝沿平地上,建成新教堂。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皇帝行宮何處尋

臨渭區歷史上曾存在過五個皇家行宮,分別是秦步高宮、秦步壽宮、漢蓮勺宮、隋崇業宮、唐游龍宮。

秦步高宮:據《水經注》“湭水出石樓山,北流經步高宮東”,《關中勝蹟圖志》“步高宮在渭南城南三十里”。考古發現,步高宮在陽郭鎮張胡村東北500米處,遺址區內開闊平整,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40000平方米。中心區域有一夯土臺基,殘高0.5—1米,夯層厚6釐米。發現大量陶水管道、葵紋瓦當,龍、鳳紋空心磚,繩紋板瓦、筒瓦等。

秦步壽宮:遺址在今崇凝鎮靳尚村南200米處。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約16萬平方米。尚存夯土臺基長約50米,殘高0.8—1.5米,夯層厚5—6釐米,夯窩徑6—8釐米,在田坎斷面暴露有排水管道及陶窯遺蹟。採集有繩紋板瓦、筒瓦、雲紋瓦當,幾何紋、龍紋空心磚、方形鋪地磚。並出土銅戈、銅鏃等多件。

西漢蓮芍宮:漢宣帝曾在官路鎮蓮勺村一帶築 “蓮勺宮”。蓮勺宮在青銅器歷史上多次發現。

隋崇業宮:隋煬帝為出巡便利,大業二年在今向陽辦康家溝附近築行宮“崇業宮”。

唐游龍宮: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在今雙王辦事處白楊村附近築行宮,以黑龍飲渭河水取名為“游龍宮”。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王尚德烈士陵園

王尚德烈士陵園原來位於臨渭區向陽辦樊家村,墓外築有圍牆,內設展覽室四間。墓冢呈圓丘形,底徑6米,高3米。墓前立“王尚德烈士之墓”石碑一通。另有柱狀紀念碑三面皆書“王尚德烈士永垂不朽”。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王尚德烈士陵園

王尚德又名王璋峰,向陽事處姚李村人。早年就讀武昌中華大學,被中共武漢組織派回陝西建立團的組織。他邀集友人張浩如、田涵榮,集資開辦了赤水職業學校,進行革命活動。1924年領導創建了陝西第一個青年團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赤水獨立支部。1925年領導成立了陝西最早的農民協會——渭南縣東張村鄉農民協會。1928年參與領導渭華起義。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他把子女和大批學生送往延安。1946年8月13日,被國民黨特務逮捕槍殺。

王尚德不僅是陝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之一,西北農民運動的發起領導者,於佑任主持陝政時的民運部長,也是陝西教育界的著名人士。新中國成立後,王尚德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因連霍高速公路擴建佔用了陵園部分用地,臨渭區委、區政府籌集資金予以重修。重新修建的陵園面積10.8畝,位於姚李堡村,建有王尚德烈士紀念館、臨渭區革命烈士陳列室、臨渭區散葬烈士紀念區、祭奠烈士活動廣場四個部分。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渭南“小黃埔”:赤水職業學校

赤水職業學校位於向陽辦赤水村西南,是王尚德烈士為了傳授職業技能、傳播革命理論、培育革命骨幹,親手創辦的。目前,這裡正在修建集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民兵訓練和旅遊休閒為一體的渭南軍事博覽園。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赤水職業學校舊址

1922年8月,王尚德在樊家寺創辦“渭南赤水私立職業高等小學堂”。 1936年,在此基礎上又創辦“私立赤水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學校四面環水,風景秀美。校牌和校徽由於右任題寫。除開設文化課外,還設有園藝、農作物等課程。抗日戰爭時期,仿效延安抗大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並派出部分學生進行軍事訓練。許多師生參加了渭華起義,不少人壯烈犧牲。許多學生都奔向延安,有的後來成為領導骨幹。開國上將張宗遜曾在這裡就學。解放後,學校更名為“渭南縣赤水農職業學校”。

中共赤水地下黨組織在此設立秘密活動據點,多次召開會議,印製、傳遞文件,並掩護、轉移地下工作人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赤水支部、中共赤水特別支部都是在赤水職業學校成立。現存磚木結構兩層樓房1棟,坐北向南,是全區保存少有的民國時期建築。通闊47米,共十四間,通深一間,其中主樓進深8米,東西側樓進深14米,通高約8.4米。平面呈“工”字形。樓內正中置木質樓梯,樓梯寬1米。一層前簷做前廊,深1.2米,並布木柱11根。二層前簷施楞木,鋪樓板,做走廊。屋面布灰色仰瓦,青磚牆,磚砌臺明。

老城裡

風雨滄桑老城牆

渭南老城牆又稱“七里城”,為夯築土牆。史稱其“雄偉險固,屹然關中之巨防”。民國時雖年久失修,但形勝猶在。解放後,東西城門和城牆被先後拆除。如今城牆僅有二處殘存:北門一處,長7—10米,基寬12米,頂寬10米,殘高11米,內闢南北向磚砌拱形城門;林機場後院一處,即城牆東南角,寬約8米,高約10米。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老城牆一角

前秦時期建設的渭南縣城,在老城南四里的明光原上。隋大業九年,在今老城位置建渭南縣治。元至正二十一年,元帥闊廊將城向東拓二百三十五步。明洪武初年,縣丞吳雲將城周擴到七里,建城門四座,東門“拱華”,西門“望秦”,南門“通塬”,北門“臨渭”。東西城門上各建城樓。知縣梁沂又增建花門樓。城牆門樓大地震中倒塌,李希雒重建,向東、向南各闊十丈,北自湧泉以東闊四丈,建東、西、北三門。崔延武整修南面城牆和城門,並建造飛樓。梁許大規模重修改建,城牆高三丈,基底寬四丈,牆頂寬兩丈,新增角樓四個,敵臺十二個。新易四城門,東門“望華”、西門“襟湭”、南門“抱豐”、北門“帶渭”。城周七里三百二十四步。

清代知縣尚九遷、孫熿、黃培相繼補修。朱嘉耀補修東西二城。嶽冠華給東西二城門增加甕城,添置吊橋。太平天國火炮損毀一半城牆,知縣陶森林集資補修。黃傳紳修補損毀城牆一千三百四十丈。樊增祥在東南角塬上築二座炮臺。

縣衙大門做鼓樓

渭南老縣署在今天渭南老城的軍分區院內,鼓樓就是舊縣署的大門。建於隋大業九年,位於當時縣城中心,明洪武年間又擴建。

臨渭區人文遺址(二)

鼓 樓

一般的鐘鼓樓都是東西對峙,明代渭南縣衙的大門卻被當做鼓樓。據說曾經夯築好平臺,萬事俱備,準備建樓。監察御史告狀說,渭南鼓樓平臺高大,建設勢必奢華,是勞民傷財之舉。建樓之事因此作罷。

明代關中大地震發生後,縣城建築遭受巨大破壞,第二年又開始復修。重建了鼓樓平臺,蓋好了譙樓。同治年間又重修鼓樓,重樓式建築,重簷歇山式琉璃瓦房頂。下層寬5丈,進深3丈,周圍有庭柱。東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個,上層為3間樓閣,磚臺下南北向有門洞長5丈,上額“渭南縣”,南面兩側“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八個字,是光緒初年渭南知縣張國鈞所寫。門洞背面上額刻有“具瞻”二字。

泰寧宮在太華門外的南原邊,建於宋代,宋真宗曾住過這裡,俗稱娘娘廟。鼓樓的大鐘是由泰寧宮搬遷而來。它鑄造於金朝泰和年間,聲音洪亮。抗日戰爭期間,每當敵機來襲,連續敲鐘報警,讓群眾四散躲避。敵機過後,間斷鳴鐘解除警報。大鍊鋼鐵運動中,鼓樓大鐘被砸碎損毀。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整理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