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上古传说的猜想 被误解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古时期曾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这些传说神奇而美妙,似乎只是人们怀念上古先人的美好夙愿,但任何传说都不会空穴来风,一定有其历史根源,只不过年代久远,当时没有合适的记载工具,只能口口相传,人复述不完整的东西就会猜测演绎进行脑补,甚至把几个不同的故事拼凑到一起,最终真相被遗忘,原话被误传了。学习古文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字和现在的意思有很大不同,原来中国人造出一个字就会根据字意进行引申,多次引申之后很可能会脱离原意,本意就会逐渐消失直至被遗忘。追本求源,按照字的本意解释,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离奇古怪的神话传说都能说通了。曾经以为的神话,其实是我们看不明白的事实。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

中华民族最早的传说恐怕就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了,代表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起源,大致是说世界开始一片混沌,盘古用利斧劈开了天地,孕育出了万物,然后女娲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再之后天破了个大窟窿,灾祸不断,于是女娲又炼五彩石补天。显然这不可能,没有这么大的斧子,泥土也造不了人,天也无窟窿可补。传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把字理解错了。通常我们认为天指的是天空,但是说文解字中说,天者头也,本意是人的顶部,也就是说上古时代天指的是脑袋,所以我们把头盖骨叫天灵盖,形容一个人面相好说天庭饱满,遇到不可理解无法想象的事会说我的天啊,翻译成白话就是我的脑袋啊想不通了,天生很可能是指胎儿先出来头部,然后引申为自然原始与生俱来之意,比如天真,然后又引申为顶部,比如天空天窗,再然后各种引申基本脱离了原意,本意逐渐遗忘消失。上古蛮荒时代人类茹毛饮血,大脑还处于原始无知的愚昧状态,女娲要把这个空白的脑袋填充起来使其开化开智,补有两个意思,口袋漏了给它堵上叫补,把口袋填满也叫补,用什么来补呢?当然是知识。而造的本意是指一种仪式中的祈祷,类似于今天宗教聚会中传经布道,有学习培养的意思,比如造就深造。所以女娲补天造人指的是女娲在用知识填补人类的大脑培养人类的智慧,这样开天就是使脑袋开化的意思。辟地的意思是把土地分开,显然指的是农业耕作。地者底也,人的底部依靠大地为支撑,天和地对应,所以有天圆地方之说,方的本意是把人流放到很远的边缘,引申为范围,如十尺见方就是十尺的可见范围,地方就是一定范围的土地。这些字的本意被遗忘,后人根据现在的字意进行解释和脑补,于是就有了前文中的上古传说。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对于史书记载,五帝比较明确,但三皇却不那么一致,遂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共工氏,有巢氏,具体是谁,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有一个现象,就是称帝的似乎都有具体的名号,称皇的好像都叫什么氏,而且都对华夏民族有特殊的贡献,比如燧人氏会用火,神农氏发明了草药,有巢氏发明了巢居,在现代,氏代表一个家族集团,比如周氏集团,王氏集团,李氏集团,而不是具体指某个人,所以我猜想,三皇也不是具体的指某个人,而是类似于现在国家某个重要的职能部门,比如燧人氏可能是专门管理火种的部门,那个年代火对于古人相当重要,就好像今天的能源部,神农氏则管理农业医药,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或者卫生部,伏羲氏负责天文历法,相当于天文台,有巢氏负责建巢居,相当于住建部,而女娲氏负责养育工作,相当于教育部,当部落的人出去打猎耕作的时候,子女需要有专人照看,这个工作比所有的工作都重要,从上古传说中女娲的地位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帝才是部落的首领,而皇则是重要的职能部门,而且这个部门比较高贵,相当于贵族,由此看出史前社会的分工相当明确,其次古人用数字有时候并不具体,比如三番五次,这里是多个的意思,不是说一定是三个或者五个,所以史书记载的三皇并不一致。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d55f4db9442

來源: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