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对拜占庭的建筑文化有什么影响?

艺屿Eyesvot


作为拜占庭帝国由古典时代发展为希腊化时代期间的重要人物,查士丁尼一世(483-565年)无疑是古典晚期最为重要的统治者,拜占庭帝国的疆域也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达到最大。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期为宣扬自己的功绩,频繁大兴土木、修建公共建筑。同时代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500-565年)在他的历史著作《战争史》、《秘史》和《建筑记》中都记录了查士丁尼时代兴建的重要工程,是关于这一时代最重要的史料。

查士丁尼兴建的公共工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为防御外敌(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修建的堡垒要塞,但这些要塞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未能阻止游牧民族对拜占庭边境的入侵;另一类则是巴西利卡(basilica)式的教堂,这些教堂不仅具有重要的宗教和社会意义,教堂内部的镶嵌画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古典晚期的基督教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拜占庭镶嵌画艺术的基本风格和形式。查士丁尼时期的重要建筑成果包括:

1、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532年尼卡暴动后不久,查士丁尼一世就在被摧毁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基础上重建了这座君士坦丁堡内最大的教堂。新教堂于537年完工,但教堂内的镶嵌画直到查士丁二世(565-578年在位)统治时期才最终完成。圣索菲亚大教堂不仅是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的座堂,也是拜占庭皇帝的加冕礼等重要仪式的举办地。奥斯曼帝国于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教堂被改建为清真寺、许多重要的镶嵌画被摧毁,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2、拉文纳圣维塔教堂内的著名镶嵌画。548年,当拜占庭军队恢复对意大利的控制之后,拉文纳主教马克西米安组织艺术家为皇帝和皇后创作了两幅著名的镶嵌画,这也是查士丁尼和狄奥多拉最著名的绘画。此外,教堂内还有众多宗教绘画。

查士丁尼和他的廷臣们

狄奥多拉和她的侍从们

3、圣使徒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Apostles)。550年由查士丁尼下令建造、并于当年建成。在建成后700年内,圣使徒教堂一直都是仅次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这座教堂内不仅存放着众多圣遗物,也是许多拜占庭皇帝的埋骨之地,337-1028年期间的大多数皇帝都埋葬于此。1204年十字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这座教堂内的拜占庭皇帝遗骨遭到严重破坏,奥斯曼帝国征服后,圣使徒教堂被拆除,在其旧址上建立了法提赫清真寺。

4、查士丁尼记功柱(Column of Justinian)。543年,查士丁尼为纪念他的战功,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大皇宫之间的位置设立了这根记功柱。在记功柱顶端立着查士丁尼的骑马像,柱上的浮雕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遗憾的是,记功柱于16世纪被奥斯曼人摧毁、未能留存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