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戒菸箴言集錦(四)

——關於終生吸菸平均減壽10年的由來。

此結論是出自一份長達60年的統計調查報告。早在1952年,英國醫生理查德.多爾、與統計學專家布拉福德·希爾,就在BMJ(英國醫學雜誌)雜誌上發表了回顧性研究中指出,吸菸和肺癌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之後,他們建立了一個著名的英國醫生吸菸隊列(1951年開始,由34439名英國男醫生參加),長期追蹤了60年,每隔10年連續在BMJ上發表隨訪報告,至2004年多爾發表了最後一篇報告,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吸菸和肺癌的關係。

得出:1900~1930年出生的男性,若終生吸菸,則壽命將減少10年。而在60歲、50歲、40歲或30歲戒菸,則壽命分別延長3年、6年、9年或10年。50歲時戒菸將使肺癌風險減少一半,30歲前戒菸則肺癌風險可幾乎完全避免。

吸菸作為健康的一塊短板,一直讓生命在白白流失。如果能成功戒菸,便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免費充值。戒菸需要膽識,更需要智慧。

戒菸箴言集錦(四)

——戒菸要訣:煙癮不能戒,也無需要除,越是戒除,渴望吸菸的願望就越強。戒菸者如果覺得很累心,那是戒菸的路偏了。只有真正認清並理解,任何對吸菸行為否定的戒菸行動,其結果只能與擺脫吸菸的願望背道而馳,如此一條全新的成功戒菸之路才會顯現——做純粹的非吸菸者,遠離一切戒菸態。

——“嚴防死守”,“堅決不抽第一口”,按這樣的戒菸思路戒菸,吸菸行為可以被止住,但“我是吸菸者,我要堅決做一名非吸菸者”的對抗、衝突狀態,也徹徹底底給坐實了。

只要有對抗、衝突在,吸菸者的身份就在,而一名不吸菸的吸菸者,如果不加以糾偏、調整,永遠也回不到非吸菸者的行列。戒菸不只是停止吸菸,心理的路也要走對了,不然就是在白忙活。

——視成癮行為是成癮物作用結果的這一認知,是成癮鏈條中最頑固、險惡的一環。比如:視毒品、菸草具有成癮性的認知。怎麼講?

因為這一認知的直接後果,就是把戒毒、戒菸中的痛苦反應,歸咎與成癮物身上,如此把依靠意志力承受、隱忍,死挺硬扛戒後反應,看成是戒毒、戒菸理所當然的、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然而這樣的戒除行為,不僅僅是本末倒置,更嚴重的是,靠意志力對抗意識中的慾望,本身正是戒後痛苦反應的根源,並且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過程,就好比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提起來一樣。其結果只能使成癮的慾望更強,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認知糾偏,把握正確的成癮機制及戒癮方向,是解決成癮行為的第一步。

戒菸箴言集錦(四)

——成功戒癮最關鍵之處是要深刻、透徹的理解和領會——任何否定、對抗、排斥以及革除成癮行為的努力,都是在白忙活,與擺脫成癮行為的願望背道而馳。

只要有了上述的認知基礎,大方向就不會出錯,對戒癮只能是立即、愉快的理解也就不是問題,剩下就是慢慢淬鍊自己非成癮者心態的能力了。也就是實施“從骨子裡相信自己已經是名非成癮者,以後再也不會有成癮行為了”這樣的能力。因此在清靜成癮(微信公眾號)看來,成功戒癮就是門調心的藝術。

——立即、輕鬆和愉快的成功戒菸路徑,就靜靜地駐留在每個戒菸者的心中。如果僅僅依靠機緣巧合、或者是盲目、草率戒菸去獲得,幾率會很低。唯有通過自己用心去觀察、理性分析,從認知的角度加以調整、修正,才是一個比較穩妥的獲得途徑。誰悟誰得。

成功戒菸是一次心智提升的過程,這也算是對吸菸者的一種額外補償。

—— 成癮行為所涉及的那些事物,並不是成癮者所專有。比如:吸毒成癮。非成癮者治病離不開用藥(毒品);吸菸成癮。非吸菸者並不缺少二手菸;上網、飲酒、賭博等等成癮行為,非成癮者也都在做。可是他們為什麼不上癮,而出現欲罷不能特徵?

成癮必須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要有具體的、自己正在經歷的、能夠引起心理或者軀體反響的事物。一個是在處理成癮事物時,不當的心理活動,引發了衝突心理的作用,從而形成了欲罷不能的、惡性循環的成癮心理。當成癮事物與相應的成癮心理同時存在的時候,成癮行為便開始形成了。

或者說,成癮是在自我意志的參與下,導致自身的遺忘功能失調的結果。成癮是純粹的心理問題,與成癮事物本身無關。更多瞭解,請參閱:《毒品依賴,不是毒品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

戒菸箴言集錦(四)

——怎樣戒癮?戒癮不僅僅是要放下成癮行為,心理上也要做好充分的調整,即全心全意地、從骨子裡迴歸到非成癮者的行列,包括:態度、心理活動。不然就是一名沒有成癮行為的成癮者,並伴隨著無盡的壓力和煩惱,如不加以糾偏,成功幾率微乎其微。

(歡迎分享此文)(戒菸者俱樂部:公益性推廣立即、輕鬆和愉快成功戒菸路徑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