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航空母艦能走長江嗎?

山賊王路飛


圖注:“遼寧”艦作為大型航空母艦,吃水深度10.5米,艦島高度加桅杆超過60米,因此無法通過長江河道溯流向上航行

應該說,航空母艦可以駛進長江口,但要想跟中小型艦船那樣繼續溯流而上,則受限於幾個條件限制,無法成行。

首先,航空母艦高度過高,遠遠超過長江上許多跨江大橋的高度,因此沒有辦法從橋下通過。以“遼寧”艦為例,其主甲板以上艦島有9層,算上桅杆高度達到60多米,而南京長江大橋淨空高度約為20多米,航空母艦是沒有辦法通過的。

其次,長江中下游航道,由於地形為廣闊平坦的沖積平原,長期淤積大量泥沙,導致洩洪能力下降,水底淤積過大,自然水深也越淺。根據數據顯示,2011年時,人工維護的長江下游(南京段)核心航道水深僅為10米,規劃目標為12.5米。而“遼寧”號航空母艦吃水深度為10.5米,在長江下游主航道上僅能勉強通行,且隨時可能面臨擱淺的危險,更別提偏離主航道航行了,極有可能稍稍偏出主航道,航母就得擱淺趴窩。像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這樣的超級航母,由於排水量更大,因此吃水更深(達到11.9米),因此更不可能在長江上航行,恐怕只有“加富爾”號等為代表的,排水量在2、3萬噸級的輕型航母,才有可能在長江下游航道航行(“加富爾”號吃水深度7.5米),不過它們也一樣無法通過南京長江大橋等跨江大橋繼續向上遊航行。實際上,長江反倒是在中上游部分地區河道水深更大,比如重慶北碚水文站最深處62米,湖北宜昌水文站最深處35米,湖南城陵磯水位深度26米,可以試想一下,假如沒有跨江大橋和三峽等水利樞紐工程阻擋,航空母艦在長江中上游有可能順利航行。


兵工科技


這個問題真是坑爹了,航母去長江?咋不焊個籠子讓飛機在裡面飛啊?就以我們的遼寧號航空母艦為例,遼寧艦不能也不會去長江裡。航空母艦是屬於大海的!不是在江裡游來游去!

先說一下遼寧號航空母艦,遼寧號航母艦長304.5米,艦寬75米,水線寬度38米,吃水10.5米。甲板一下10層,甲板以上9層,算上甲板全艦相當於20層樓高,僅水面以上高度算上天線桅杆就超過60米。

而長江的水深並不是均勻的,從水深來看:南京以下12.5米(通行能力最高5萬噸海輪),南京至安慶段水深6米(通行能力最高1萬噸海輪)、安慶至武漢水深4.5米(通行能力最高5000噸海輪)、武漢至城陵磯水深3.7米(通行能力最高3000噸海輪、重慶至宜賓水深2.7米。從深度來看除長江以下其他航道都無法滿足6萬噸10.5米吃水的遼寧號航空母艦。

而且由於長江大橋的存在,長江的通行高度是有限的。就以南京長江大橋淨空高度24米,南京長江二橋淨空高度27米,都遠遠低於遼寧艦水面以上60米的高度。所以遼寧艦根本跨不過南京,何來進一步深入長江。更不用說長江上還有各種險彎窄彎,還要通過三峽大壩。

綜合來說,從高度和吃水來看遼寧艦隻能到達南京,不可能進一步再往裡走,所以也就不存在走長江的問題了。

下一個問題遼寧艦為什麼要去長江?一艘6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不在茫茫大海發揮它的作用跑到我們自己的長江去幹嗎?航空母艦的定義就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軍艦,可以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換句話說航母實際上就是還上的機場。那麼問題來了,長江兩邊哪裡沒有個機場了,大型機場比比皆是,用的著單獨派一艘航空母艦過去?難道好幾個師的陸基航空兵還趕不上一艘航空母艦?

航母是幹什麼的?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海上力量的象徵!是我們維護海上主權和海上領土的重要作戰力量!是遠洋作戰利器!看好了,遼寧艦是在海上作戰的!窩在一個江裡好乾什麼?當然你願意可以在三峽大壩裡建一艘航空母艦讓他在那裡面游來游去,但是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大家不傻。

最後,就算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泰國的扎克里納呂貝特號輕型航母吃水也達到6.5米,無法到達南京以上區域,所以航母走長江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雛菊西瓜Peterpan


航空母艦自打建成以來,就備受矚目,很多人都看到了它在大海里叱吒風雲,所向披靡,讓人不僅有了聯想,如果航空母艦下了長江,會發生什麼?

首先,船的下水除了水面的寬度,還有水的深度,大部分航空母艦的寬度,都在70米寬左右,而長江的上游虎跳峽,卻僅有50米。

所以說,在長江裡暢遊是肯定不能實現的了,不然,遊著遊著就會卡住。

既然寬度不達標,那水深足夠嗎?航母吃水線為10米左右,而長江流域很多地方水深不達標,比如宜賓僅有1.8米,再比如蘭家沱,僅有2.5米,武橋等地僅有4米。

所以,航母假如在長江下水,會處於時不時擱淺的狀態,而且還無法轉彎掉頭,就算我們忽略這些因素,航母就能開進來了嗎?其實並不是的。

各位別忘了,長江上還有三峽大壩,大壩總高185米,每個閥門高38.5、寬20米,而航母起碼高60米,這閥門過都過不去啊。

除去這些,長江還有各種險彎窄彎,比如金沙江等等。

看來,航母下長江暢遊是不可能了,但南京深水航道已經通行,可以容納5噸級的海船,因此,小型航母也許還是有希望的。

假如我們異想天開,不考慮怎麼開進來的因素,直接把航母放到蓄好水的三峽大壩內,也是可行的,不過,讓海上霸主航空母艦行走長江,怎麼感覺像把大鯨魚養在游泳池的感覺。

畢竟,航母的征程,那可是星辰大海啊!


找靚機科普君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郭德綱相聲裡的“我能不能走二環的問題”,于謙的回答是能,但是郭德綱說他們不讓、他能躲開車。


其實航母走長江這個問題,和郭德綱提的問題差不多,我也像于謙一樣,回答“能”。


眾所周知,1949年4月,英國海軍遠東艦隊“紫石英”號護衛艦(HMS Amethyst)、“伴侶”號驅逐艦(HMS Consort)、“倫敦”號重巡洋艦(HMS London)、“黑天鵝”號護衛艦都曾經駛入過長江。他們聰哪開來的?大海啊!

以倫敦號重巡洋艦為例,長193米,水線處長186米,寬22米,最大吃水6.6米, 滿載排水量13380 噸。


下面看看輕型航母。泰國的查克里·納呂貝特是世界上最小的航母,長182.6米,寬\t 22.5米,吃水深度\t 6.25米,標準排水量七千噸 滿載排水量11485噸。比倫敦號還小呢,倫敦號都能開進長江,查裡克同樣也能。


至於中型以上的航母,那基本上別想著往長江裡開了,你不是大馬哈魚,裹什麼亂?


吾評武願


早在1929年,英國皇家海軍競技神號航母就走長江水道停泊南京、漢口等城市。之後還有數艘航母走過長江水道,但自建國以來就沒有航母能夠隨便駛入我國內海了。直至2016年,已經處於空殼狀態的原明斯克號航母被拖過蘇通大橋駛入南通,這是近年來進入長江河道的最大航母。

圖、在漢口的競技神號航母

都哪些航母駛入過長江?

在我國積貧積弱的年代,的確有航母駛入長江。例如除了1929年的皇家海軍競技神號,還有1933年的日本海軍鳳翔號、1946年美國海軍護航航母安奇奧號和桑提號。

圖、被拖過蘇通大橋的原明斯克號航母

對於航母而言,最大的客觀限制條件是長江大橋的限高,最大的主觀因素是沒有必要

建國以來,為了發展經濟和民生,我們修建了數座長江大橋。而這些大橋對船的高度都有要求。例如南京長江大橋淨空高度24米,南京長江二橋淨空高度27米,我們的遼寧艦就高出水面60米,這就說我們的航母最多到南京就不能再進了。此外三峽大壩也是一大門神,大壩高181米,永久船閘閘室長280米,寬34米,最多隻能通過萬噸級船隻。此外航母主要是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在早期帝國主義的軍艦進入長江,是對我們的揚武揚威,現在則今非昔比了,我們自己的航母就更沒有駛入長江的必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1年9月,停泊在漢口水域並參與救災的競技神號航母還拯救了航空先驅林白夫婦一命。當時林白夫婦駕駛洛克希德天狼星水上飛機對水災區域進行勘察和賑濟活動,但是在起飛時突發意外,導致飛機傾覆在水面上,所幸附近的競技神號航母將他們迅速救起。這也留下了航母在長江的影像資料。


航空之家


我想提問的朋友可能是被誤導了,因為排水量十萬噸的集裝箱船不時在長江中轉悠!



一般來說,像遼寧艦這樣的六萬噸級軍艦是不可以在長江航行的,因為水深達不到要求。軍用艦艇和民用艦艇區別是很大的,不是排水量所能決定和可比的。

如果說在長江航行,那麼驅逐艦可以,四萬噸以下的軍艦都可以。在淞滬會戰的時候,日軍旗艦出雲號就到過長江,而出雲號的排水量就達到了兩萬多噸!所以一艘輕型航母在長江上航行是沒一點問題的。

但是如果換上像遼寧艦這樣的大塊頭,長江有大部分區域是不可以航行的,吃水太深,容易擱淺,而且不方便掉頭。因為民用的船都是不需要調頭的,但是遼寧艦這樣的大型軍用艦艇就不一樣了!所以說航母在長江航行,理論上有些航母是可以的,但是實際中,是沒有那個國家會冒險把大型艦艇開到內河!

大家知道嗎?粉絲很重要!你們的支持很重要,將決定小編的生活質量!所以喜歡軍事歷史的朋友拜託關注小編一波!謝謝!


小司馬遷論史


航空母艦開進長江是可以的,但現在走不遠。

大船能否進入河道,主要原因是三方面,一是水深。水太淺了進不去。二是河道寬度,河道太窄了進不去。三是河上建築如橋樑、大壩等阻攔。除開這三條外,現代艦船,只要不遇上瀑布,都能憑藉自己的馬力開上去。

對長江來說,寬度是不存在的,一般都至少有兩三百米,下游甚至幾公里。

水深就比較成問題了。在下游水深是足夠的,有10多米以上。但在中上游水深就比較淺了,從重慶到武漢,主航道都在5米以下。從蕪湖以下才開始有七八米,乃至10米。南京附近大約是9-11米。

而航空母艦需要多大的吃水呢?美國較新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需要12米的吃水,遼寧號也需要10.5米。所以,遼寧艦隻能開到南京,而尼米茲級連江陰都過不來。

至於早期更輕的航母,那是可以來的。比如一百年前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它的吃水是6.6米,可以一直開到蕪湖。但武漢是到不了的。

另一個阻攔就是長江上的建築。比如南京長江大橋,高出水面的空檔只有20多米,就是說只能走20多米高的船。而遼寧號的最高點超出水面在60米左右。所以,肯定是過不去了……

還有三峽大壩,目前只能通過萬噸輪。當然,有長江上密密麻麻的大橋們阻攔,航母根本不可能衝到三峽大壩前面的……


巴山夜雨涮鍋


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長江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其通航能力在世界主要河流中位居前列。

圖注:美國航母正在通過巴拿馬運河

從通航噸位的角度來說,長江中下游段可實現江海聯運,在三峽工程完工後,理論上萬噸輪可直達宜昌、目前已經接近實現萬噸輪常年直達武漢,因此類似“差克里·納呂貝特”號或“加里波第”號一類的“超輕量級”航母進出長江中游都不成問題。而在長江下游,在經過航道深挖後,目前5萬噸級海輪已經能夠進出南京港,因此類似“戴高樂”號或“維克拉瑪蒂亞”號一類的中型航母在長江下游航行困難也不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段江河航道能通過的船舶規格,不但取決於航道通航噸位,也取決於航道上橋樑的橋體高度。南京長江大橋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溝通了長江下游兩岸公鐵交通的同時,卻出現了因建設時對長江航運能力預估不足、導致橋體距水面淨高僅有24米,這嚴重限制了船舶的通航能力。

目前絕大多數航母從桅杆頂到水線的高度遠遠超過24米,因此實際上中型航母是無法進入南京長江大橋上游的航道的。而從南京到長江出海口僅有431公里,換句話說雖然長江下游長達900多公里,然而實際上能航行中型航母的航道僅有不到一半的里程。總體來說,輕型航母在長江上航行問題並不大,但可供中型航母航行的範圍僅有很短的一段航道,而更大的重型航母就只能在長江口的上海港停泊了。


軍機圖


作為海軍部隊之中最大的軍事艦船,航空母艦的確是當之無愧的海上巨無霸,其最小的一型排水量都要動輒一萬多噸的排水量,最大的一型更是超過10萬噸的超大排水量,也因以如此大噸位的航空母在海上的機動性並不是特別高的,特別是航空母艦在進入狹小水域的港口碼頭時,更是關閉主發動機依靠港口內的多艘拖船拖拽引導下,才可以順利進行自己的停泊錨地進行停泊的。

體型如此巨大的航空母是肯定不能在長江之中進行航行的。因為受限於長江自身流域相關的條件限制,長江從整體來看,並不是一條區域平緩的河流,是有著相當大起伏的,有的相關水域的水下深度和水面寬度都達到了上百米,而有的相關區域的水下深度和水面寬度卻不足十幾米,那這樣的起伏變化的水域下行駛,對於大型航空母艦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就是航空母艦在其相關的艦體設計之初,完成就是為了在遠海深海大洋之中執行相關軍事任務以及作戰的,完全就沒有考慮過在江河湖泊這些水域進行航行的能力,也因此航空母艦其自身的船形被設計的非常的巨大,且吃水深度也非常的深,這樣的船體條件也是無法與長江的相關水文條件相匹配的。

也因此,不論是小噸位還是大噸位的航空母艦,都是完成不能在長江這個流域進行相關的航行的,甚至於稍微噸位大一些的驅逐艦或巡洋艦也是無法在長江整段流域之中,進行相關的航行的,也因此中國相關的大型軍事艦船建造基地,在長江流域選址的也非常的少。


航空君


龐大的航母進入長江肯定寸步難行



蜿蜒的長江水道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山脈,蜿蜒六千多公里的長江,一路洶湧南下。到了雲南麗江地區的石鼓鎮突然調頭向東而去,從而造就了江河的地理奇觀:長江第一彎(上游為金沙江)。然後從雲南祿勸至四川瀘州,過重慶奉節,走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經白帝城後,再下湖北恩施流經宜昌,最後至上海崇明島注入東海。

長江水道由於其河床呈西高東低的態勢,故而常年夾帶的大量泥沙便沉積在長江中下游。如長江中下游的湖北恩施、宜昌一帶,這一帶雖然河床寬闊,但由於河床沉積了厚厚的泥沙層,大噸位大排水量的航母一旦進入必然擱淺。因此只適宜排水量較小的內河輪渡航行,而並不適合體積龐大,排水量動輒幾萬噸的航母等大型船舶航行,這是其一。其二:航母沿宜昌、恩施寬闊的水道逆水而上,卻因其體積龐大而根本進不了險峻狹窄的三峽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