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江淮有大的洪澇災害都要安徽的王家壩開閘放水,為什麼不能直接從長江排流?

DCL幽林深處


人們常說,水火無情,的確如此。每當山洪暴發的時候,往往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而淮河在歷史上氾濫成災,安徽的王家壩就是因承擔著淮河干流的分洪工程,保護淮河中下游的安全而盛名。下圖

王家壩地處淮河中上游分界處,淮河、洪河、白鷺河三河交匯處,這三條河流發源於大別山和桐柏山的北側,具有山區河道特徵,並且比較特殊,淮河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上游長360公里落差174米,中游長490公里落差16米,下游長150公里落差6米,這樣的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而淮河流域降水多集中6-7月,每當夏季來臨時,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產生大量的降水,由於山區河道流域範圍狹窄,落差又大,流速快,水流急,泥沙含量又高,三河彙集到王家壩,地勢減緩,垂直落差銳減,流速減慢,洩洪不暢,王家壩要遭受著洪水威脅,承受著很大壓力。 如下圖

面對著出現的問題,在王家壩閘下建了一個蒙窪蓄洪區,該區總面積180.4平方公里,17萬餘人,耕地面積18萬畝。主要作用是與淮河主槽,共同分洩淮河洪水。蒙河分洪道為寬淺型平原河道,汛期通過灘地及主槽同時過洪,非汛期僅在主槽有水,根據國家防總批准的《淮河洪水調度方案》,“當王家壩水位達到29.0米,且有繼續上漲趨勢時,開啟王家壩閘啟用蒙窪蓄洪區蓄洪”。下圖

王家壩水利工程樞紐是由王家壩閘和蒙窪蓄洪區二部分組成,主要解決上游遇洪水時,洩洪不暢的問題,如果從淮河入江口長江排流,一是距離長江口比較遠,傳導到王家壩要很長時間,水情來了,時間不等人。二是淮河中下游地區,因地勢緩,流速慢,洩洪能力變差。所以只能從王家壩洩洪,暫時用蒙窪蓄洪區貯存起來,對洪水起到緩衝作用。

蒙窪蓄洪區是一塊給“水龍王”留置備用,奉勸居住在兩岸的人民,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麻痺大意,幾年沒發洪水,就去蓄水區種地、建房和搞經濟建設,歷史上有太多教訓值得我們去反思,生命無價,謹思慎行。

筆者只是查看地圖寫文,請王家壩條友給予反饋更多的信息。


地理縱橫


我家鄉王家壩,前三張同一個地方不同的時間拍的











於氏大家庭


淮河十年九澇,兩岸人民吃盡了苦頭,自從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治好,在王家壩建閘以後,下游水位基本可控了,但曹集鎮周邊幾個鄉鎮人民為此做出了具大貢獻,希望國家不要忘記這裡的群眾。


鑑俠


因為淮河兩頭翹 中間底


用戶51924763446


因為會淹掉下游南京等發達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