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蘇寧易購:在經濟轉型中掙扎前行

當我閱讀蘇寧易購(002024)的年報的時候,深切感受到一家公司是如何與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脈搏同步的,一家企業是如何在宏觀環境這個“大氣場”下掙扎前行的。對此,我最深刻的感觸是,大環境決定小環境,大氣場決定小氣場,一個國家的經濟脈搏,誰都逃不掉。

03-11年的蘇寧:

過往的年報,我就大致過一遍。營業規模從03年的60億,到11年的938億,期間每年幾乎都保持著20%-50%左右的增長率。增速的明顯放緩來自於2008年,從07年的53.48%下降到08年的24.27%,而後再有增長,就沒有突破過30%了。

08年發生了什麼事呢?那就是次貸危機,06年開始出現,07年下半年波及其他發達國家,大約08-09年間影響中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毛利率不減反增。毛利率反映了一家公司其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所以我經常願意看這個數據。這說明了什麼?蘇寧易購這家公司的競爭力本身沒有變,反而還越來越好,但大環境一遍,營業額直接受到影響。

12年起的蘇寧:

12年也是個拐點,差不多就是12、13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開始下滑,包括蘇寧在內,所有人都盼望著“V形反彈”能夠出現,但直到現在,還有人沒意識到,當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8000美元的今天,再保持高速增長已經是過去式。

也正是這一年,蘇寧電器改名“蘇寧雲商”,實現轉型,“互聯網+”、電子商務、O2O等戰略逐漸被提上日程,作為集團轉型的主線。從這一點上,蘇寧對宏觀經濟脈搏的把握很準,頗有壯士斷臂之悲壯。

但也正是這幾年,蘇寧的營業規模增長率下降到4%-7%之間,利潤指標首次出現負增長,在14年的年報中,雖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但如果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那就是負數了,大約虧損-12.5億左右。

也是從12年這個拐點開始,蘇寧不斷增長的毛利率也成為過去,成為不斷下降,在年報中,蘇寧認為這是其開始將重心轉向電子商務,而電子商務本身要求的低毛利和市場擴張要求所致,其實這個說得過去。

但我在其中看到了蘇寧的一項戰略性誤判:幾年下來,一直盼望零售業能復甦,然而年年盼,年年落空。實際上,中國經濟中低速增長已是常態,蘇寧已經把店開到全國各個角落,至少在中國,已經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可以擴張了。12年以後的中國,去產能才是常態,為什麼要去產能?本質上是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以前你增長快,那是因為空間還很大,但十幾年過去了,該開店的地方都被開了,你還能上哪挖去?為什麼中國要提去產能,為什麼“十三五”首次把各種高科技新興產業提出來?明擺著告訴你:高速增長的時代過去了,擴張的時代過去了,有膽不怕死敢創業就能賺錢的時代過去了……接下來是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時代,是精細化的時代,是用科技代替傳統的勞動力、土地、資本的時代。

想起半個月前,我一個在湖北的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討論,他說你覺得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還有機會嗎?我看很多年輕人好浮躁,想創業改變命運。

我是這麼回答的:機會當然有,但未來這個轉型的時代,恰恰要求你精耕細作,因為過去走量擴張的粗放型增長已經成為歷史,中國變了,要的是結構的優化,未來需要有耐心的人,可惜好多人還是太浮躁,越浮躁,越焦慮,越急,在現在和未來的中國越賺不到錢。

我們這些還有志向的年輕人怎麼辦?得把目光拉長了,3年不夠,要用5年來看,甚至10年來看。以往我說我1年要做到什麼樣,3年要做起來,現在最好換個說法,我要忍受寂寞個5年,好好做個好東西出來。

做投資的也知道,最近不是沒錢,是不敢投了,好項目太少。過去好項目就多嗎?不見得,只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還處在增量的階段,豬還能在天上飛,你跟著一起飛罷了。

但現在,只有長了翅膀的鷹,才飛得上去。

蘇寧不是傻子,這幾年來,蘇寧犧牲毛利率,犧牲利潤率,做的是外部擴張+內功優化並舉。然而,從每年僅4%、7%甚至3%的增長率來看,蘇寧並沒有完全意識到,營業額的增長率或許已經沒有參考意義。

再或許,上市公司畢竟有增長率的壓力吧。

但是,我看到的是經濟轉型期,一家企業的掙扎前行。“去產能”也在蘇寧的戰略中體現,比如13年,除了樂購仕新開4家,紅孩子新開2家外,蘇寧電器本身一直在關店,整個13年關掉了79家。

但是到了14年,新開的常規店鋪一下子又暴增79家,怎麼回事?同年,一線城市關閉14家店,反而在縣級市暴增81家新店!這樣開開關關,又是怎麼回事?

這就是蘇寧“去產能”的行動。很多人看不清趨勢,覺得中國的經濟增長還能回到過去,不斷地擴張擴張擴張,然而正是徒勞。蘇寧的做法是升級:

首先,為什麼在縣級市開店?因為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未來要均衡發展,三四線地區更有機會。這不,“十三五”提出要扶貧,說我們發展不平衡,這不行,那會怎麼樣?接下去發展誰?過去發展了東部沿海,未來會發展中西部,一二線城市也發展夠了,未來要發展三四線地區、農村。蘇寧對此看得準,魄力也足。

其次,再看15年,旗艦店又關閉41家,新增42家叫做“雲店”的東西,到了16年,傳統店鋪又大量關閉,旗艦店關了56家,社區店關閉49家,然而16年度,唯一增加的店鋪,就是“雲店”,99家。

這個雲店是什麼?看看比特網的報道:

經過多次升級改造的第一代蘇寧雲店在2015年4月首次在南京和上海同時亮相,當天南京店擠進了將近5萬人,開業3小時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元——規模化的雲店,已經成為了蘇寧互聯網零售的核心競爭力。

可以知道,這是蘇寧對線下傳統實體店,基於新零售趨勢的全面升級。

我佩服蘇寧的勇敢轉型,但零售這個行業似乎並不抗週期,連蘇寧這麼強勢的零售企業,都像坐在宏觀經濟的過山車上,上上下下的。

2017年的蘇寧:

17年又是一個拐點,因為每到拐點,蘇寧就改名,從蘇寧雲商又改為“蘇寧易購”。這一年,營業額增長率突然又回到26.48%的水平,那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雖然還是負數,但已經有高達92.02%的增長率,虧空正在縮小,營業利潤增長708.20%,三費也略為下降。

從17年的年報上看,蘇寧大體已經走出掙扎,一片樂觀,我認為,尤其零售業這種,更是和國家經濟脈搏同步的。經歷過03-11年的高速增長,也見證了12-16年的改革陣痛,然後乾脆就是信國家的,自己來個供給側改革,來個消費升級,往西走,往縣城走,往農村走,另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8.8%,成為“三駕馬車”的主力。

最後我突然想到,微信文章大體是不能看的,雖然我這篇文章也會投稿給“白鷺讀書會”。之前看過幾篇微信文章,說什麼中國消費升級是扯淡,是在降級,不然,拼多多咋這麼火啊?還有的文章,說房價掏空了中國人的購買力啦,消費力上不去啦,中等收入陷阱啦,嗝屁啦。

對此,各有各的看法吧,但我現在越來越覺得,不要去信別人的看法,與其看微信刷知乎,不如深度閱讀,建立自己的看法。因為在多元化的、互聯網的、碎片化的、信息爆炸的社會里,我真心覺得,很多看法其實越來越廉價。

但作為企業家,我們能做的不是去發表什麼看法,或者爭論什麼,因為你總得做事,這比磨嘴皮子難多了。所以不妨學學蘇寧,戰略從哪來?未來趨勢會怎麼樣?那就跟著國家的脈絡來。當你在11年面對業績的斷崖式下跌的時候,你會怎麼辦?真正的企業家應保持冷靜,中國有個好處,那就是國家力量足夠強大,也就是國家說要做這個事情,最後你發現總能做成。尤其零售業,不跟著國家宏觀經濟的脈搏走,走不遠的。

蘇寧易購:在經濟轉型中掙扎前行

圖文無關

廈門大學經濟學碩士,深圳元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深圳蓋亞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雨果網特約觀察員,樊登讀書會“一書一課”簽約作者,先後就讀於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和君商學院。本博客是我對A股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以及一些行業的研究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