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印象派的奠基者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克勞斯·莫奈

。 在他的晚年裡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連作《睡蓮》,在他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晚期非常喜歡把水與空氣和某種意境的情調結合起來,每一副畫給人不同的感覺和意境,讓人一眼難忘。但是因為他在那時候總是喜歡在強光下作畫,晚年時期的患得了白內障,加上當時不發達的醫療水平,眼睛有點難以辨別顏色。所以在他很後期的睡蓮裡都會帶一點微微的粉色,這也給人不一樣的視角體驗

一:181幅睡蓮

他花了二十七年的時間來畫睡蓮,畫到了自己生命的這一刻。可能大家都會有疑惑,在畫展或者是拍賣會里看見許許多多莫奈關於睡蓮的繪畫,他到底畫了多少幅?有人統計過關於睡蓮,他一共畫了181幅!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二:我畫的不是睡蓮,而是時光

如果今天你沉迷於一件美好的事物,有人勸阻你不要玩物喪志。你不妨和他談談莫奈。

回到我們的疑惑點上,莫奈的晚年為什麼會這麼痴迷於畫睡蓮呢?莫奈作為一個時代著名的藝術家,他的一生似乎過得並不安逸。在莫奈五十歲之前幾乎都是和貧窮做著鬥爭,他的前半生也因有愛妻卡米爾而變得多姿多彩。

那時候的他畫的畫不是什麼“睡蓮”、“乾草堆”之類的風景畫,而是經典的人物肖像畫,畫的人那就是卡米爾。他畫了好久好久的卡米爾直到卡米爾去世後,他有將近十年的時間沒有在做過畫,而再次拿起筆來卻改成了畫風景連畫,一畫又將近三十年,畫的東西也都是那幾樣。這幾樣東西也成就了他。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五十歲時的莫奈,搬到了一個叫吉維尼的法國小鎮居住。他在這種滿了鮮花,彷彿是一個世外桃源。那時候的他重新拿回了畫筆,後期作莫奈似乎不再刻意去抓住日出和日落的瞬間,而是慢慢的去追求連續性,開始花好幾年的時間去畫同一個主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他也迎來了自己創作的巔峰時期。

在他的睡蓮裡,我們所看到的不是傳統主義的畫風,這也是受到當時東方美學文化傳入歐洲的影響。而這種東方美學卻他在其中體驗到了平靜和感悟到了人生,這也對他的畫作有了極大的影響。他的最後一幅作品《四季睡蓮》,是他花了三年的時間畫出來的,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幅讓人一眼難忘的畫作運用了東方的繪畫技巧來表現,這也讓我感覺到了他的創作巔峰時的表現力。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莫奈眼中的世界是那麼自然樸實真切的,在無數的作品裡看到的是自然陽光的光影與自然植物與人光影交錯的畫面,色彩鮮豔但不會搶眼,反而是讓人感覺十分柔和的美,溫暖的感覺直達心窩。他會很仔細的去刻畫陰影部分的不起眼的光線跳躍,這可能是他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的更為厚重的美。每幅畫中的光,表現的淋漓盡致,這讓我感覺這些光好像不是在風景裡,而是在他的心裡。

他好像一直都在堅持,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年少時堅持畫諷刺漫畫,青年時堅持和愛的人相守,中年落魄時堅持繪畫,晚年時堅持強光繪畫。他的堅持好像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固執,而是一種信仰。就像評論家瓦多伊評論《睡蓮》說:“在這些畫裡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美,它兼備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畫更接近音樂和詩歌。”睡蓮是“神聖之花”

,象徵著“只有開始,不會幻滅”的祈福。在畫裡,他的精神,年齡和愛不會幻滅,只有一次次的綻放。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梵高是晚期印象派的代表,他與莫奈的繪畫有所不同,但梵高總是說“沒有莫奈就沒有我”。在對比他們的畫作,我們可以隱隱約約感受到,莫奈的畫作有著一種安穩和平靜,細看可以體會到時間的流動,梵高的可以深刻體會到那一種

生命狂熱

有些時候我在想,畫的這麼蔓妙的睡蓮,莫奈他是真正的在畫睡蓮嗎?為什麼我感覺他好像是在繪畫時光,繪畫那沒有卡米爾的日子。許多人都知道他有一個靈魂花園,在我的眼裡他的這個花園好像是給卡米爾所建的,在他的畫裡的一筆一觸都是在繪畫她的另一種模樣。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有人問為什麼在他的晚年畫了這麼多的睡蓮,這麼多的風景?在我看來他晚年的畫中帶著那偏冷的色調,藍色的池塘裡躺著綠色的睡蓮,靜靜的拱橋,都讓人感到一點點的孤獨和安靜,或許他只是想用自己最熟悉不過的方法記錄和度過沒有卡米爾的日子,也或許是無人再能入他的畫中。

探析《睡蓮》:為何莫奈如此熱衷於畫睡蓮?27年畫了整整181副

三:結語:

莫奈曾經說過“我除了種花和畫畫,我真的一無是處”。他的花園讓他激起了卡米爾去世後畫畫激起,畫畫也成就了他。莫奈畫了這麼多睡蓮一是因為熱愛二是因為代表了對自由的渴望,代表他對生命最後的激情,三是因為用另一種方式來渡過沒有卡米爾的日子。 光對於莫奈來說是靈魂的所在,也是通過光用繪畫的方式對色彩和生命的探索,在繪畫睡蓮的過程中,也是用同樣的方式對生命和色彩的探索。

參考文獻:《大學生中外美術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