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文|小玖窝妈咪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Part 1

昨天,我鼓起梁静茹给的勇气独自带玖玖去逛了商场。

一整天在抱她、拖她、背她、追她的过程中无缝切换后,回来果然感受不到自己的老腰了。

在商场的玩具区逗留时,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要买汽车模型。

小男孩哀求着他妈妈:“妈妈,这个模型我喜欢,给我买!”

妈妈一开始很淡定:“这种,家里已经有了哦。”

小男孩略带哭腔:“我就要!妈妈!妈妈!”

妈妈开始不耐烦了:“不行!你都买了多少个这样的模型了,你看看周围这些小朋友谁买了?就你最不懂事!”

小男孩低着头,一脸不服气的表情。

妈妈一看孩子不高兴了,于是开始软硬兼施,改成温柔的语调说:“宝贝,不可以买哦,家里已经堆满这种小汽车了,都和这个长得差不多,妈妈给你买别的?”

小男孩噘着嘴:“家里才三台,而且这个模型是黄色的,家里那几个没有这个颜色。”

妈妈被怼到说不出话来,只好拖着孩子往外走,熊孩子哪能这么轻易就范,撅着屁股死活不肯走,拉扯间竟然不小心撞到了玩具货架。

本来只是轻轻的擦到,没想到男孩竟就此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玖妈心里暗想,看吧,熊孩子的老把戏又要上演了。

果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妈妈有点不自在了,生气地说道:“带你出来,你就闹这个闹那个,以后别跟我出来了,你哭,慢慢哭!”

完了,还不忘跟旁人诉苦,那副尴尬的表情,仿佛要对围观的群众负责一样,很快有几个好事的大爷大妈凑上来搭讪,帮着批评孩子。

如此僵持了很久,这个妈妈扛不住了,恶狠狠地说:“好,买!不就是要买玩具吗?你买呀,买呀!”

这句话就像是一针镇定剂一般,小男孩的哭声戛然而止,蹭地从地上跳起来,他妈妈见状更加怒发冲冠:“给你钱,买吧,我不管!”顺势就把钱包甩给了他。

小男孩看着妈妈的脸色,反而不敢接了,小声地抽泣着。

最终,还是妈妈主动去付钱买了这个模型,以此作为一个狗血的endding。

这样的场景,我想大家多见不怪了。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闺蜜发的一条朋友圈,并没有多大感受。

昨日看了如此扎心的一场戏,才觉得如何拒绝给孩子无条件的买玩具,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到底有几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会说:“好,你说不买,咱们就不买。”即便是“别人家的孩子”也做不到。

所幸,玖玖现在还没有到看到喜欢的东西非买不可的年纪,但是,也不遥远了。

我之所以花长篇大论描述这种司空见惯的场景,是因为育儿过程中,这样的事件很典型。

即便典型,麻麻扪心自问一下,我真的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Part 2

每每不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一副剑拔弩张的表情,特别生硬,我相信你也受不了自己的那副嘴脸。

前面提到妈妈告诉孩子不能买的原因时,夸大事实,随意评价:“咱们家里已经堆满了这种小车,都和这个长得差不多。”多少玩具才能把家里堆满呢?差不多是什么意思?不可能所有玩具车所有细节都一样吧?

所以她话音刚落,小男孩就马上找到反击的理由了:“家里才三台,而且没有这个颜色。”

千万别低估一个孩子的智力和反应能力!OK?

当孩子不愿意走的时候,跟孩子拉拉扯扯,把原先的语言冲突成功地转化为肢体冲突。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手足无措的时候又开始虚假接纳:“你买呀,给你钱,你买呀!”

最后终于无计可施,妥协。还是把玩具买回了家,却走了一个如此虐心的过程。

中国是个特别讲人情味的国家,所以中国人的意识里,说“不”确实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有多少人可以面无表情地拒绝别人的请求呢?

在我们的感觉里,拒绝就是一种伤害,伤害会引发愧疚,愧疚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情绪,为了避免产生愧疚,我们会很快用愤怒掩盖这种情绪的产生。

所以,每当孩子要求买你计划外的东西时,我们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又觉得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稍有愧疚,想要用生气的情绪来掩饰内心的复杂情绪。

时常一副谁都欠你五百万的表情,仿佛已经预见到孩子要跟你撕逼的情景。

当然,你的孩子不会让你失望,大部分时间他都会配合你的预测,和你对着干,撒泼打滚,又哭又闹,让你导演的这场戏精彩地演下去。

Part 3

很多妈妈要急了,铺垫了这么多,能说重点不?

我们都知道,没有一种养育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以上的“母子矛盾”换一种方式,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去商场前提前告诉孩子:“我们今天要去商场买什么什么玩具,其它的我们不能买。”如果孩子答应,就去;如果不孩子不答应,那就不要去了。

不给孩子无谓的希望,孩子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望了。

当然,一般情况是,孩子明明在家答应的好好的,到了商场就死不认账了,出尔反尔是他们最擅长的。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不过,出门前这样的铺垫,还是要做。

孩子提出要买时,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不可以买。

当孩子问起原因时,用直接、清晰的语言告诉他:“因为家里已经有三台车了。”这样孩子会不会比较清楚?

事实是家里有几个就说几个,记不清了就说“好几个”,虽然模型车大同小异,但是不可能一模一样,用客观公正的事实说话,不夸张、不评价。

孩子还会因为这些细节和妈妈争辩吗?还会觉得妈妈不尊重事实而委屈吗?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当孩子不肯走时,可以陪着他一起看会,不让买,我们看看总是可以的吧?如果没有时间长久逗留,那就坚定温柔地抱他走。

当孩子哭闹时,请允许他发泄情绪。不是漠视:“没关系,你哭吧,看你哭到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威胁:“你再哭,妈妈走了!”

而是陪伴在孩子身边,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可以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想买这台小汽车,可是妈妈不同意,这真是太让人失望了。我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如果你愿意,我想抱抱你,让你在我怀里哭。”

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只是握着孩子的手或者轻轻抚摸他的后背,关切地陪着他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很尴尬,那就想办法把孩子抱到楼梯间或者车里,慢慢对孩子进行安抚。

总之,他需要把情绪发泄出来。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如果你真的决定不给他买,那就不要买了,何必虚假接纳呢?嘴上说:“你买吧!”可孩子明明看见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是不同意买的。

孩子被妈妈的言行不一致弄糊涂了,不敢买了,做妈妈的最后反而和颜悦色地又把玩具买下来了。

孩子虽然拿到了玩具,但他会怎么想呢?

妈妈是到底根本上就不同意买,还是如果自己屈服就会买,还是如果妈妈搞不定自己就给买?抑或是明明自己想买,假装不要买,装犹豫妈妈就会买?

还有,妈妈的言行不一致的时候,到底是她说的话算数,还是她的脸色算数?

本宝宝凌乱了。

Part 4

哭泣是孩子对情绪进行自我修复的最重要手段,哭泣甚至能治愈孩子内心深处的伤口。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有时候,表面上看孩子会为了不能得到某样玩具而哭,但也许,孩子是因为在幼儿园被小伙伴欺负了,也许是他看的某个动画片里有个暴力环节吓坏了他,也许是他看见妈妈抱其它小朋友了,等等。

你可能有些不解?当下明明是不给他买玩具而哭,怎么说可能是为了其它事情而哭呢?

其实,这一点也不费解,就比如曾经你一个人漂泊在外,每逢过年过节,万家灯火团聚一堂,家人甚至忘了给你打一通问候的电话,你心里确实不舒服,但并没有抱怨什么。

独自回到家,发现家里的灯坏了,你终于崩不住在黑灯瞎火中大哭了起来,只有你心里明白,你大哭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灯泡坏了吗?

所以,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哭出来好一些。

商场里的战争:面对孩子无条件买玩具,你们是怎么拒绝的?

另外,不要把孩子一个简单的购买要求变成道德评判,随意贴上“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

孩子想买东西的时候,他并不是故意让你烦恼,他不过是想要买一个他想要买的东西而已。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需要,我们能够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需要,也能够允许自己坦然拒绝孩子的需要。

我们有话好好说,行不行都可以商量。

就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说:用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你的需要很重要,我看见了,虽然妈妈不能满足它,但我看见了,我尊重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