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此人大字不识几个,靠买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后却有万人送行赞他清廉

很多人都看过《李卫当官》,小人物李卫游走在权利之前,靠着自己的机智和一颗向善的本心逐渐博得雍正的信任和宠爱。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都是有原型的,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在中国清朝历史上,也确实有着这么一位“揣着明白装糊涂”、憨傻到可爱的市井小官。

此人大字不识几个,靠买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后却有万人送行赞他清廉

李卫的“出道”并不惊艳,相反,这还是他人生中的一处污点,因为他是靠买官进入仕途的。

李卫出生于康熙26年,家里也算是当地望族,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李卫从小被长辈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但偏偏李卫属于不争气的主儿,调皮捣蛋在行,读书习字那可是半刻也做不下去,久而久之,李卫靠科举光耀门楣的愿望也就破灭了。

好歹那个年代还有买官这条路,靠着捐钱,李卫获得了一个“员外郎”的职位,朝廷的一个“闲差”,虽然官居五品,然而并没有半点实权。

此人大字不识几个,靠买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后却有万人送行赞他清廉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李卫虽然不是为官的璞玉,但做生意却很有一手。

靠着自己的经商天赋,李卫在掌管“云南盐驿道”期间表现出了卓越的整理财务的能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整个云南的盐务发展前所未有的“通畅”,收入也是稳步提升。

在云南当盐官的“政绩”给了李卫向上攀升的可能。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李卫先后任职‘云南省布政使’和‘浙江巡抚’,并依旧主抓盐业相关事务。当然,这期间李卫也办了很多为民请命的好事儿,有时甚至为了维护百姓利益,而不惜将或贪污、或徇私枉法的同僚拉下马。

此人大字不识几个,靠买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后却有万人送行赞他清廉

由于在地方上政绩卓越,雍正帝随后将李卫调至京城任兵部尚书。后来母亲去世,李卫回乡守孝三年。复出后的李卫有接管了刑部尚书之职。之后又被任命为直隶总督,主管京城地区所有军政事物。

雍正死后,乾隆即位,李卫继续被委以重任。对于李卫弹劾官员贪腐和结党营私的奏折,乾隆帝也是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乾隆痛惜,下令按总督的待遇给予厚葬,并且还钦此了谥号,这对于非皇室宗亲的人而言,可以说是莫大的荣耀了。

此人大字不识几个,靠买官做到封疆大吏,死后却有万人送行赞他清廉

据说李卫的棺椁由京城府邸出殡时候,城中的数万百姓自发走上街头为他送行,人们都感谢这位愿意为民请命的好官所做的一切。

活在百姓心中不难,只需“为民请命”四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