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號
美軍“陸地勇士”是步兵單兵裝備系統。已在伊拉克、阿富汗經過實戰測試。
美軍“陸地勇士”單兵裝備系統包括:電腦、安裝在頭盔上的顯示器、導航模塊、語音/數據無線電通信裝置、電池組和武器用戶界面。
武器系統在與綜合頭盔相連後,可將武器上的視頻瞄準具或熱輻射瞄準具捕獲的圖像傳輸到頭盔顯示器上。
目前在研製當中的還有一種手機大小的小型特種雷達“穿牆探測儀”,將加入“陸地勇士”系統,它能使參加巷戰的士兵透視牆壁。
這種輕型探測儀能發出雷達波穿透20釐米厚牆體,發現牆後人員並探知其活動。
這種探測儀的作用距離可達20米,為士兵們提供了足夠的保護空間。
此外,“陸地勇士”系統步兵的武器還配備一種特殊的激光導引裝置。在必要情況下激光導引可以將後援部隊引領到正確位置。
“陸地勇士”單兵裝備系統還出現過裝備重量只有2公斤的飛行機器人,機翼翼展大約為2米,可拍攝光學和紅外照片。這些照片能夠被即時傳送給作戰單位。目前飛行機器人已經在伊拉克投入使用。
限於篇幅,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或進入本頭條號《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讀私家歷史,品黔臺美酒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我是武器風暴眼,我來回答。
美軍“陸地勇士”,可以簡單地稱為單兵裝備發展路標,也就是用高科技設備武裝他們的步兵。戴上這套系統,可以讓士兵將已經掃清敵軍的區域標記出來,避免他們的重複勞動。
美“陸地勇士”首次將士兵發展成綜合武器系統的核心
- 這個系統,將單兵與武器子系統、綜合頭盔子系統、計算機/無線電子系統、軟件子系統、防護服與單兵設備子系統合為一體,藉助於各類高科技,進一步提高士兵的殺傷力、生存性、靈活性與捕獲目標的能力,可以說,這套系統將單兵的作戰能力進行了延伸、提升和擴展,使士兵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超強能力。
美國“陸地勇士”存在的偏差
性能目標優先次序面臨挑戰:美陸軍以往優先次序是殺傷力、生存性、指揮控制。然而從戰場實際看, “誤傷”比例增加、城市巷戰增多、無人化武器系統突飛猛進,因此 “陸地勇士”系統逐步難以適應實際戰場的發展。現在,美正在開發最複雜的 “未來作戰系統”,把所有車輛、武器系統、士兵和指揮員的信息一體化,可見美在這一領域不斷髮展進步。
- “陸地勇士”逐漸喪失先進性:可以說,美提出的“陸地勇士”計劃描繪了完美的單兵作戰框架。從效果來看,應對傳統的動能射彈與彈藥碎片,切實能發揮重要作用,不過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但出現的新概念武器,比如 “溫壓彈”、尖端“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及“次聲波”等新殺傷機理的武器,將面臨失效的可能。
- “陸地勇士”正面臨新武器的挑戰:美在長期的武器發展中,希望更多地引入全新技術,儘量避免單純地採用改進、提升傳統型技術武器的路子,從而拉大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然而,“陸地勇士”系統終究是以傳統型步槍為基礎加以模塊化改進的。可以說,它的武器子系統面臨著新型武器,比如激光器等武器的有力挑戰。
武器風暴眼
圖注:“陸地勇士”早期版本
“陸地勇士”是由美軍提出的一項單兵作戰系統。
美軍是全球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部隊,其研製的進度和先進程度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最高的。上個世紀80年代末,美陸軍提出“士兵綜合防護系統”,這就是士兵系統的雛形。後因作戰的需要,美軍急於將“士兵系統”的概念用於裝備建設,旋即在其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後續研究計劃即“陸地勇士”和第二代士兵系統。
“陸地勇士”系統主要包括:綜合頭盔子系統、單兵計算機/電臺子系統、武器接口子系統、防護子系統和綜合電源子系統。
美軍“陸地勇士”研製計劃原本是想先裝備部隊第一代過渡性士兵系統,而後裝備最終版第二代士兵系統,到2016年左右形成戰鬥力。然而在研製過程中,由於技術的複雜性及高昂的成本,最終將“陸地勇士”和第二代士兵系統合二為一即新陸地勇士系統(“21世紀陸地勇士”)。
圖注:新“陸地勇士”
到2000年9月,該系統在美軍聯合應急部隊演習中表現突出,最終得到軍方認可。而後經過進一步的改進,於2001年研製出新系統即1.0版“陸地勇士”。該系統主要包括“武器子系統、綜合頭盔子系統、計算機/電臺子系統、軟件子系統、防護服和單兵裝備子系統。
2001年和2003年先後爆發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爆發。在戰爭中,裝備先進的美軍士兵在戰場上卻暴露出一個致命問題:即士兵一旦離開載車就失去與上級和友鄰的通信聯絡,其戰鬥力和戰場生存能力大大降低。美軍希望研製一套士兵系統,能夠幫助下車後的士兵與裝甲戰車互聯互通,將士兵聯入以戰場信息網。在此背景下,美軍又提出了1.0版“陸地勇士”系統的改進計劃“陸地勇士——斯特賴克”互通型單兵系統。該系統能夠將士兵融入數字化戰場;為士兵提供戰場態勢刷新能力和充電設備;重量更輕、能耗更小,體系結構模塊化,便於能力升級和新技術的插入。該系統於2006年開始列裝,2015年美陸軍採購了3萬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