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的農村樓房3000元每平米,為啥好多人非要貸款在城市裡買每平米上萬的樓房呢?

直擊農人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農村的建房成本應該沒有這麼高吧?我們鎮上的房價是2000元每平方,在農村建房應該是七八百元一平方,不過如今的建材費用高漲,成本應該會漲到1000元每平。農村人之所以會在城裡買房,其實原因很多,就我的生活經驗來說說吧。

1.城裡教育好

我們這邊很多人都在城裡購房,但多數都是年輕人買的,雖然每個月需要還上四五千元的貸款,像我堂姐一個月還8000多元貸款。但他們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考慮,我堂姐說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她才不會讓自己搞得那麼大壓力,但城裡的教育好,孩子可以享受著更好的學習。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誰也不希望孩子落後一步。

2.農村房屋不值錢

農村的房子就算是建造的再好,也值不了幾個錢。我一個親戚,他在15年的時候,花費了120多萬在農村老家建造了一處別墅,在建成之後確實吸引了很多人,面子上足了。但在去年年底,他們那邊迎來了拆遷,結果他的房子才賠付了20萬不到,3年的時間虧了100萬,他腸子都悔青了。如果拿這筆錢去城裡購房,最少也要翻漲幾十萬。

3.商品房保值

我表哥16年的時候在城裡買房屋,當時他買的房價是6000元,全款交了70多萬。結果在他買房的3個月後,房價從6000元漲到了7000元、8000元,如今已經漲到了1萬多元,房屋如果賣出去的話,可以賣出130多萬。

農村人進城買房,其實也是為了生活方便,畢竟農村的物質基礎薄弱,大家都在往城裡跑。


惠農圈


拿一個現象來看吧。現在的農村,很多人不願意把孩子放在村裡的學校上學,而要捨近求遠,花大代價把孩子送到縣城的甚至更大城市的學校去上學,還不惜各種付出,只為孩子從小有個良好的教育基礎。為什麼呢,因為那裡有農村沒有資源。人們花大錢在城市買房子也是一樣的道理,那裡有鄉村或者縣城裡所不具備的資源、區域優勢。

二者,相對於農村、鄉鎮,大城市裡的房子升值空間明顯不同。在大城市中,每一年甚至半年的時間,房價都能漲很多,因為其基數大,沒漲一點都是很大的一筆錢。相反看小城市鄉村的房子呢,能夠有多少的升值空間呢。我相信這一定是很多人寧願貸款也要在看好的城市裡買房的原因。可能等到房子升值賣出去,賺了一大筆錢後,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全款買房子了,如果有兩套以上,這樣的投資是可觀的。

對於年輕人、有能力賺大錢的人來說,可以在大城市買房、在城市定居下來何樂而不為呢。城市裡有這太多農村不具備的東西,而有了房子後,才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的家,這樣的心理狀態會激發他們更大的奮鬥的動力,也許這是很多有夢想的人需要的激情,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為了人生另一半的幸福而這樣做。但我覺得現在的鄉村也非常的好。


蘇北申哥


農村樓房3000元每平米這個表述應該不太合適。

第一,農村房產無價無市是目前的基本現狀,暫時國內還沒有針對農村房產的正規交易渠道,也就是集體土地性質的農村房產不能合法買賣!所以不可能有個農村房產的價格標的。



第二,農村樓房的建造成本也與3000元每平米對不上號,即使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有地區差異,但再貴的造價也是千元每平左右。農村房屋如果計算免費的宅基地或裝修費用來論,那更難確定一個確數!

當然,很有可能是個別農村以合同約定方式以這樣的價格來轉讓了房子,那這種形式也只是將房子使用權予以改變,產權等屬性並無法變更,所以,這個每平米的定價是沒有指導意義的。

何況,個別小城市的商品房買賣價格也才兩、三千的!



那為什麼有農民花上萬元去貸款去買城市商品房呢?

一是投資的目的。在一段時間房地產火熱,房價坐了火箭🚀一樣,創造了很多財富神話!那農村人當然會也想分杯羹了。

二是財產保值增值。農民也好,其他人也好,一旦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單放在銀行吃息是不當的,都知道利息根本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作為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來說,對有一個家很看重,那麼房產成為了配置財產的不二選擇,何況在目前人們的預期中,還一直是增值的!

三是城市的優質資源的吸引。農村人一直嚮往城市的生活,能夠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購物、出行、娛樂方面都深深地吸引著農民。



不過,醫療和教育是農村人購買昂貴的城市商品房的更關鍵性原因。所以,這些動輒上萬的城市商品房,除非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遠不止萬元概念,而其他地區城市突破萬元關口的,哪怕是省會城市,都基本上是學區學位房的概念,或者醫院鄰近的房產!

話說回來,能夠貸款去城市買萬元每平商品房的農村人,一般也是外出務工或經商成功的,畢竟即使很多城市人也還有不堪承受之重!

歡迎不同意見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


原生態鄉村


其實兩者沒區別,主要是因為剛需、價值、升值潛力、以及其他附加待遇導致我們寧可城裡貸款買房,也不願意在農村買樓。

1)用途

如果單獨說用途,農村樓房與城鎮樓房的用途就是為了居住,以居住環境來判定的話,農村環境是要優於城鎮環境的,但這也僅僅是從用途上來判定。而我們買樓最不重視的就是用途。

2)價值

雖然樓房不算是稀缺資源,但在特定的地域、地段、地區卻具備了高於房產本身的價值。以北京為例、二環以內與五環以外的房產價格幾倍、甚至是幾十倍,哪怕兩棟房子的面積是一樣的,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原因就是因為二環以內屬於“特殊地域”,房屋數量有限,房價也就隨之升高。

3)升值潛力

有一部分炒房客專門以炒樓為生,他們根據國家對城市建設的速度,提前預測一些地區的樓盤,如果認為其會漲價,就會投入大量的積蓄,然後購買。因為他們知道這類地段的房屋會增值。而大多數人之所以選擇在城市買房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點。

4)其他福利

尤其是老人,雖然農村的生活環境、節奏會慢一些,但我依然不建議老年人在農村生活。因為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很可能來不及施救,而在城市裡雖然也同樣有風險,相較於農村還是要好很多的,這還只是醫療方便,而其它方面差的就更多了,比如教育、交通、社會保障等,都要甩農村、小城鎮幾條街。

5)剛需

因為工作、生活、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抗因素導致自己無法、不能回鄉享受安逸的生活,那麼只能選擇在城市安家落戶,那麼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成了燃眉之需,所以哪怕是貸款也要弄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至於房價,3000一平也好,幾萬一平也罷,只要自己有能力償還,且是剛需,那就買,沒有為什麼。(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告知刪除)


實體店老王



爭做大魔王


請問農村有多少房子賣三千一平米


周安斌368


孩子都去城裡打工了,你說咋辦?你提這問題,我知道你是城市的


蘋果2294960894896


這個你問丈母孃啊,人都是比沒有的,都有的比個什麼勁


揚中小哥


看來你是真不懂呀!農村建房一千一平米也夠好的了!那能花三千,處非建好在高級裝修。


手機用戶52598290815


經濟社會攀比社會以錢為命以財為榮,享受生活到處有家家大業大富人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