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力推均田制,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的“大周”文治武功如何?

久视元年(700),一座宏伟的宫殿在河南登封的石淙河北岸竣工,它就是武则天的避暑离宫——三阳宫。此时的女皇已经七十七岁,但她却并未显现出生命的疲态,她兴致盎然地在近臣的陪伴下,从洛阳起驾,来到这里消夏避暑。徜徉于青山碧水之中,美景涵摄着心旌,也激发起诗兴,女皇当即赋诗一首:

<code>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code>
<code>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code>
<code>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code>
<code>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code>
<code>——武则天《石淙》/<code>

这首诗描绘了石淙河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三阳宫君臣欢宴的盛大场面,而诗中"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这两句,与其说是写景状物,莫如说是在表达女皇的怡然自得的心境:均田制,在她的手上,正呈现出"均露均霜"、岁稔人和的喜人画面。

力推均田制,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的“大周”文治武功如何?

均田制是北魏以来就实行的一种土地政策,到了唐高祖、太宗、高宗朝,为了加速恢复经济,他们都积极促进了均田制的施行,对阻碍均田的势力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不过,到了武则天执政的时候,均田制的形势并不乐观。首先,是农民普遍受田不足,官僚贵族常常以"借荒"、"请牧地"为名把大片荒地掠为己有,真正分到农民手中的土地是相当有限的;其次,是土地兼并严重,这个情况在太宗执政后期和高宗执政初期,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到了武则天时期,更是愈演愈烈,王公富豪之家广置庄田,恣意吞并,很多农民的耕地都变成了官僚地主的田庄,失地农民因为交不上品目繁多的赋税,被迫逃亡,甚至有一些农民公然举起了义旗,和朝廷分庭抗礼。

为了将均田制拉回到当初颁行的初衷,武则天还是想了一些办法的。她下令,无论永业田还是口分田,一律不准买卖,违者处以重罚,要知道,豪强地主正是从土地买卖中寻找土地兼并的可乘之机的,一旦明令禁止,对他们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起码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进行土地兼并了;紧接着的一项措施,就是"括户",即使逃亡户还乡,力求"耕者有其田",并延续贞观时期的"徙狭就宽"政策,让授地少的农民免除租税,迁到地广人稀的宽乡去,并由国家出钱出车,帮助搬迁;与此同时,女皇也要求各级官吏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并出台了一系列赏惩制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命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等文臣编撰了一部农书《兆人本业》,旨在通过借鉴古人经验,指导本朝农业生产。当各级官吏人手一部由女皇手书的《兆人本业》,当此后唐朝皇帝将进呈她的农书定为一项制度,女皇武则天,已经用她稳健而刚性的推动,在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进中写下浓重的一笔。"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武则天的石淙河之行,与其说是避暑,不如说是对自己劝课农桑成果的一次检阅。

力推均田制,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的“大周”文治武功如何?

一个帝王的强势,不仅体现在其对臣民的驾驭,对太平盛世的打造,更体现在其抵御外侮、捍卫疆土的每一次出击中,女皇武则天,作为在艰难处境中一步步铲除异己、镇压反叛、最终坐稳帝位的一代女皇,在维护边疆铁固上也不输历代有为之君,而在其统治时期,值得圈点的,便是她收复了安西四镇。

贞观朝,唐太宗曾以强有力的推进,在西域设置了龟兹、疏勒、碎叶和于阗四镇,史称"安西四镇"。这一决定,意味着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在中央朝廷的管控之内,而塔里木盆地这个世界最大的内陆盆地,也由此并入大唐王朝的版图。然而,历史的风云变幻,决定了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当时间步入高宗时代,情势发生变化,公元670年,一度与唐廷修好的吐蕃开始出兵攻打西域,夺取了唐西域的十八个羁縻州,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兵十万欲"教训"吐蕃,结果在大非川(青海共和县西南是切吉旷原)全军覆没。这次惨败,使当年唐太宗苦心孤诣设置的"安西四镇"几乎全部被吐蕃夺得,大唐的西疆,重新陷入战乱之中。

力推均田制,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的“大周”文治武功如何?

谁也无法想到,中央政权收复"安西四镇"的鼓声会在时隔二十二年后再次敲响,而亲自在鼓声中挥旗西指的人,会是一个女人!如意元年(692),就在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她听从西州都督唐休璟建议,任命王孝杰为威武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史那忠节一起,发兵西进,进击吐蕃。彼时,已经坐稳皇位的武则天已经有时间和精力将目光投向已经丢失的"安西四镇",二十二年了,该是雪耻的时候了。

深知吐蕃虚实的王孝杰果然不负重望,出兵不久,他就和史那忠节大破吐蕃军,一举夺回了"安西四镇",当捷报传来,武则天大喜,她在宫中大摆筵宴,与满朝文武共贺胜利。就在这次筵席上,武则天决定,在四镇之一的龟兹重新设立安西都护府,屯兵镇守。此言一出,有大臣认为四镇不过边远戈壁,如派兵镇守,徒耗兵力,不如放弃。武则天作为铁腕女皇,哪里会听进这样的"劝告"?她不允许丢失二十二年的"安西四镇"重归敌手,更不允许边关的将士血付诸东流!就在庆功宴之后不久,一支由三万兵马构成的戍守四镇的威武之师,在神都洛阳的天津桥上一路向西而去。这座桥上,曾经焚烧过太子李贤"蓄意谋反"的兵甲,如今,三万将士甲胄在身,将带着圣命出发,去圆一个女皇帝边疆铁固的梦!

当然,吐蕃对边境的觊觎始终都没有停止,而与此同时,西突厥可汗也蠢蠢欲动,对此,武则天坚决派兵予以回击。历经大大小小十余场战役,公元702年十二月间,女皇终于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西突厥十姓部落的领地正式并入中央政权,它与安西都护府分辖天山南北及巴尔干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力推均田制,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的“大周”文治武功如何?

由此,我们看到的,已是一个国力鼎盛的大周。重视科举,大开志科,在用人方面的不拘一格,大大提升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信心,据说开元、天宝年间呈现出的"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始自武周时期;施惠百姓,劝课农桑,则让武则天统治期内的人口数量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增加到了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当时的世界版图上,已是一个相当高的增长率;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武则天也是政绩卓著,唐人沈既济曾云:"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正是由于武则天的奖掖政策,让佳篇丽句名扬遐迩,知名诗人层出不穷,为通向开元时期的唐诗顶峰铺平了道路;而在巩固边疆上,这位女皇也以执政的铁腕,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以温和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力推均田制,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的“大周”文治武功如何?

当庞大的帝国在武则天手中不仅没有出现疲弱之态,反而日益昌明,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也许不会知道,她的"大周",已然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成为大唐历史中一个华彩的段落。

本头条号"唐诗宋词有风云”已签约维权骑士,严禁盗用,违者必究;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