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3月4日,CCTV-4播出了《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第三集:《早介入 重防控 中醫戰“疫”見成效》。

​在這集節目中,國醫大師晁恩祥提到了非典經驗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非典發生的初期,情況與新冠肺炎十分相似,人們都不清楚是什麼病毒導致的疾病。

在中醫中,並沒有病毒這個概念,主要是靠症候學內容來對症下藥。所以在沒有合適西藥對抗病毒的情況下,中醫中藥同步開始介入治療。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當時最早開始使用中醫中藥的省份是廣東,一個原因是廣東為疫情暴發地,另一個原因是廣東人對中醫藥的認可度較高

都知道,廣東人愛煲湯,也喜歡喝涼茶,他們在生活中經常食用藥膳,所以對中醫也很有感情。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自從非典以後,廣東省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 譚行華就一直在思考針對傳染病早期中醫的治療,以及如何將“既病防變”的中醫優勢發揮到極致。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譚行華與同事們第一時間推出了對應此次疫情的“肺炎1號方”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據譚主任介紹,他們中醫科有61位病人使用了“肺炎一號方”進行治療。

治療過程中,除了有兩例病情加重,其他病人全部是明顯好轉,截至2月26號上午8點,有43例病人已經出院。

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看出,“肺炎1號方”的確有著難以質疑的療效。

醫生們快速的應對,來自當年的經驗。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不過,除了治療經驗,非典還為我們留下了堅強的意志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戰,成為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

到達武漢後,她被分配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共50張床位,收治了50位危重症患者。雖然工作緊張,感染風險高,但王婷總能感受到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

她還記得出徵前,父親王衛國給了她一個深深的擁抱。這樣的場景,對於這個家庭並不陌生。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17年前,王婷的父親王衛國就曾前往太原支援抗擊非典。當時,他的軍人母親坐著輪椅為他送行。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這次支援武漢,王婷隨身帶的行李箱,也是父親當年抗擊非典用過的箱子。

王婷說,帶著這個箱子,就像父親在自己身邊。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一個普通的擁抱,一個其貌不揚的行李箱,看似平常,卻又意義非凡。這種家國情懷,從奶奶開始,卻未在孫女身上停止。

這是一個家庭三代人的傳承,也是一代代中國人的接力。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這不由得讓鄉小愁想起《記住鄉愁》節目中,經常會提到的“傳承”

二字。

中國的家族喜歡修祠堂,目的就是為了傳承。這種傳承不僅是血脈的傳承,也是家族智慧、精神的傳承。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翻翻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你就會發現,我們什麼災難都經歷過:洪水滔天、地震旱災、朝代更迭、烽火連天……不管是哪一樣,給我們的文明帶來的打擊都是致命的。

可5000年過去了,中華文明的生命力依舊旺盛。

原因就在於,我們能從每一次災難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再把這些經驗傳承給下一代人。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非典時,我們一起扛了過來;這一次,一定也行。


部分內容來源|中華醫藥、新華社、央視新聞

從藥品到意志,抗擊非典給我們留下哪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