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女將17年後再出徵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文圖 記者 宋雨)像是打了一場“硬仗”。3月5日下午,郭雅玲總算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這一天,最後兩名新冠肺炎患者,走出西安第八醫院隔離病區。至此,收治在醫院的48名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治癒率達100%。

“非典”女将17年后再出征

“現在看來,我們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她告訴三秦都市報記者,傳染病領域的醫生,是突發傳染病疫情醫療救治的“守門人”,在應對突發傳染病疫情時,一方面要把民眾的恐慌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還得把醫生的警覺性升到最高。

“我想揹著每一個病人過河”

臨危受命,對於郭雅玲來說並不是第一次。作為西安第八醫院院長、傳染病專家,從2003年遭遇“非典”開始,她先後經歷過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5年“埃博拉”疫情,每次都是以專家組成員身份,參與會診、制定預案。

西安市第八醫院同時也是陝西省傳染病院。80多年來,在重大疫情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中,醫院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與使命,以生命衛士的擔當,築牢全省乃至西北地區感染性疾病防控的健康基石。

每次疫情發生,郭雅玲的一舉一動都被人們關注,人們希望從她嘴裡聽到哪怕隻言片語,那也許就會是破解疫情的關鍵線索。“相比17年前的非典,此次我們的措施更及時、動作更快、處置能力更強。”2003年,非典肆虐,西安第八醫院被確定為省市定點收治醫院,作為醫生的郭雅玲第一個寫下請戰書,並投入到非典患者救治的“戰鬥中去”。

“我是一個醫生,我想揹著每一個病人過河。”郭雅玲說,雖然2003年非典病例沒有本次新冠肺炎病例多,但參與非典病人救治的經歷,依然讓她倍感難忘,“SARS病毒傳染性沒有新冠病毒傳染性強,但非典病人病死率高於新冠肺炎病例。受限於當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經驗不足,應急預案不是很完善,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有些‘青黃不接’”。

“非典”女将17年后再出征

以非典作為轉折點,此後17年間,我國的預警系統、監控系統、疫情報告體系、社區防控體系、聯防聯控機制不斷健全,突發事件和危機處理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首先擔心病人的病情”

今年1月21日,西安市第八醫院接收了陝西省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此前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現在央視《新聞1+1》視頻連線中,證實新冠病毒“肯定是有人傳人”,且已有醫務人員感染。

與傳染病打交道30多年,郭雅玲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複雜性有清晰的判斷,並不感到恐慌,“這就是一種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肺損傷”,她告訴記者,自己最擔心的兩件事是,“首先擔心病人的病情加重、重症病例病情惡化,其次是擔心醫護人員出現交叉感染。”

1月24日,農曆除夕,正好趕上郭雅玲值夜班。在例行巡房時,她發現發熱門診患者人數在增加,醫生護士忙得不可開交,她立即調集醫護人員增援發熱門診。這天晚上對她來說是不眠之夜——她一直在發熱門診指揮到凌晨5點,才回到辦公室休息。

也正是在這一除夕夜,全國醫療隊馳援武漢。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早上,郭雅玲緊急召集醫院領導班子成員開會,調整工作預案,對疫情監測、排查、預警、患者收治等工作周密部署,同時下達了“動員令”:全院員工取消春節休假,立即復崗上班,在外地休假的醫護人員,大年初二一早必須回來。

“將科學防治貫穿疫情防控全過程”

形勢瞬息萬變,每一步部署,都是與時間賽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隨著疫情進展,清空住院患者,成立隔離病房、組建醫護人員救治梯隊、劃分隔離病區、分配防護物資等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擁有標準的傳染病房,ECMO技術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都是非常成熟的,從非典以來,每年都會進行兩次突然傳染病疫情演練。”截至1月28日下午,醫院整體騰空,4個隔離病區、2個發熱門診全部完成,包括醫療、護理、檢驗、影像的醫務人員分為10個梯隊、兩大批次,輪流進入隔離病區。

“非典”女将17年后再出征

連進入病區的路線、穿戴防護服的操作規範,都是經過科學論證後製定的,“病人、醫護人員、清潔人員都有各自的行走路線,穿戴防護服採取‘人盯人’,確保有人監督,最大限度地做好個人防護。”

郭雅玲的家與醫院一牆之隔。為確保疫情應對工作做到萬無一失,自疫情開始以來,她每天都吃住在辦公室,並給每一個病區配備了手機,進行遠程指揮、調度和指導。

“在抗疫戰鬥階段性大考中,我們將科學防治貫穿疫情防控全過程,實現了院內疫情零擴散、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郭雅玲說,這份答卷的答題人,是醫院360多名一線醫護人員,他們的大無畏獻身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拯救生命於死神的博愛情懷,彰顯了“八院人”擔當的勇氣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