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語音版」在長安,聆聽八水傳奇文



「語音版」在長安,聆聽八水傳奇文/呂 強

“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經乎桂林之中,過乎泱漭之野。”這是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對漢代長安上林苑巨麗之美的描述。從此,就有了“八水繞長安”的說法,並經歷代文人騷客的反覆吟唱流傳至今。

  其實,“水與長安”的故事可以追溯至百萬年前。115萬年前,藍田猿人生息繁衍於灞河之濱。六七千年前,半坡先民種植生活於滻河階地。五千多年前,楊官寨環壕聚落興起於涇渭交匯處。此後,有十三個朝代在長安建都,而且都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故事。

  西周都城擇水而居,都在灃河的旁邊。文王都豐,豐京選址於灃河西岸;武王都鎬,鎬京選址於灃河東岸。並修建了靈沼、靈池,以通天娛神。開“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及至秦朝,從渭水之北到渭水貫都,在都城咸陽形成了“橫橋南渡,以法牽牛”“二川溶溶,流入宮牆”的壯觀景象。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漢代張良對長安的讚譽,“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由此可見,“八水”與十三朝古都淵源深厚。

  除盡得地利、形勢之便外,歷朝歷代利用“八水”營建了眾多的水利和水景觀工程。在漢代有昆明池和漕渠;隋代,宇文愷任總設計師營造空前宏大的大興城,開鑿了引滻水的龍首渠、引洨水的永安渠、引潏水的清明渠,以解決城市生活用水和宮苑環境用水。為了漕運又開闢了廣通渠,便利了從咸陽到黃河的航運。唐王朝在利用隋朝開鑿的渠道基礎上,又開鑿黃渠引大峪水,並分兩路引入了曲江池。曲江池向北流入興慶宮龍池後,流入大明宮太液池,形成唐長安城三大名池。唐代在長安城西南遠郊還營建了“美陂”,美陂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人工湖,詩人杜甫有“萬頃浸天色,千尋窮地根”的詩句,讚揚其陂面寬廣。

  唐王朝滅亡後,經歷了五代十國戰亂,長安城遭到了很大破壞:宋代建立後,定都河南汴梁。但西安作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仍為西部最大城市。北宋時重新疏通引滻河的龍首渠,至元、明、清時又多次進行疏浚,仍是西安的主要供水渠道。同時還開通了通濟渠,供西安城區用水。在康熙年間挖掘西門甕城甜水井,供城內居民。清末龍首、通濟兩渠僅注入城壕,以作防衛之用,入城的渠道早已淤塞。

  民國時期,關中地區頻遭大旱,李儀祉先生倡導修建“關中八惠”,分別是“涇、渭、洛、梅、黑、澇、灃、泔”八個灌區。其中,西安地區有“四惠”,分別是涇惠渠、黑惠渠、澇惠渠和灃惠渠。此後,隨著渠道建成投入使用,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各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如今西安的中小型水庫大都修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西安市的供水、灌溉、防洪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後,由於河流上游植被破壞導致河流水量減少,加上水資源分佈不均、汙染嚴重以及用水工藝落後,西安城市用水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水荒”。為此,西安市政府在秦嶺北麓興建了一批水源工程,如黑河引水工程、引乾濟石工程、引湑濟黑工程、李家河水庫等,有效緩解了城市用水緊張的局面。

  近年來,西安市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方針治水,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確定實施生態恢復“八水繞西安”工程,大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保護生態環境。具體概括為“571028工程”:保護、改造、提升、新建“5引水、7溼地、10河系、28湖池”。這些工程,有的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進行建設,或是處於規劃論證階段。特別是隨著引漢濟渭工程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為西安水利重現輝煌帶來了新機遇。

  《長安八水記》以現存的自然河道為脈絡,以歷史文化為內涵,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講好“八水繞長安”故事,全書由序、八章正文和後記三部分組成。每條河為一章,原則上由家鄉在該河流域的人或與該河有特殊關係的人撰寫。每章配圖片若干張,全面展示八水流經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民風習俗、名勝古蹟、人文掌故、歷史傳說、生態文明現狀,深刻揭示水與人們的關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們不僅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而且分別前往各河所經流域進行了實地考察,寫出親身感受與心得體會,把情與理相結合,有濃厚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全書既寫了長安八水的歷史沿革、水利工程、生態修復,還寫了八水兩岸的自然景觀、歷史人物、文化遺蹟、風土人情、農作物、特產以及宗教文化等,堪稱一部集歷史性、知識性、文學性、故事性、可讀性為一體的“水與城市”“水和文明”相互交融的水文化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