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越是领导,越是不干活,还能拿高工资?

豫东一农夫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基本千篇一律都是替领导说话,什么领导是脑力劳动,领导责任重大,员工这么想就是底层思维等等。我感觉很悲凉,这明明是一种职场不公,有些人自己并不是领导,为什么就不能替普通员工说句公道话呢?

我们承认,脑力劳动也是劳动,也要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脑力劳动工作者,也曾在企业当过领导。可我还是要说,领导和普通员工的/差/距有点大。同样是劳动,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凭什么领导的劳动报酬就此普通劳动者的报酬高那么多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领导能力强,责任大,所以工资高一点是理所应当。这就是典型的强盗逻辑。肩上责任大不大,姑且不困。先说说工作能力。能力这东西很虚的,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领导说你有就有。其实,除去极少数能力突出的人之外,每个人的能力都差不多,没有谁比别人能优秀多少。一个人能不能成为领导,能力并不是决定因素。比如说,同样一个领导职位,张三能干,李四未必比张三干得差!

那么,为什么领导的工资比员工高许多呢?道理很简单,因为ZC/制/定/权在领导手里。九十年代以后,薪资体系放开。私企是根据企业利润和个人价值决定薪酬,当然,这个价值并不是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而是为老板创造价值。所以,私企拿高薪的领导一般都比较“狠”,当然,这个“狠”一般都是针对员工的。

然后再说说国企。领导开始实行市场化薪酬,什么叫市场化薪酬,说白了就市场定薪。私企高管年薪百万,国企老总也得向他们看齐。可是,国企的薪资总额是上级审定的,老总想拿高工资,员工就得少拿。这就犹如切蛋糕,蛋糕就那么大,领导多切一块,员工就得少切一点。关键是,怎么切,谁来切,都是领导说了算,所以就出现了,越是不干活的领导工资越高!


管理那点事


国企里以奖金做为收入分配是极其不合理的,干部系数很高,就算不干活拿到手的奖金也会很高,问题是干部数量还很多,所以,明面上整个公司工资支出看着很多,但在奖金分配制度下,一线干活的工人却只能拿到很少。


火星人云飞扬


领导拿2万一个月,不干活,员工拿2千一个月累死累活,领导还要求员工讲奉献,顾大局,你们说这叫什么事?,这叫耍流氓。王八蛋。


用户6878011616441


越是领导,越是不干活,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多数是因为不了解领导到底在做什么工作。

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一种是真正不干活的领导,另一种是干活的领导。

不干活的领导,现实世界不太多。老马笔下有一种人,叫做“资本家”。这种资本家就是不劳而获的。他们手中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利用资本进行“剥削”。资金、厂房、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甚至秘方都可以成为资本。一个掌握良好配方,在闹市拥有店面的火锅店老板,就可以认为是典型的资本家。他雇佣一批人帮他劳动,而他只需要整天打麻将、数钱就可以了。

不过刚才也说了,这种完全不劳动的资本家很少。多见于小富即安的“小资本家”,可能手下也就十几二十个雇佣员工。而更多的资本家,特别是大资本家(往往都是企业家),则是必须劳动的,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如果经营不善,就会被同行挤下去,员工也会纷纷离职。

而下面重点要说的是靠实力上去的领导,这种领导占据市场的绝大多数。不说有99%,也至少有95%。这个比例有点高。并不是说能力越高,就越有可能成为领导,而是说,成为领导的,能力低不到哪里去。比方说两个人去竞争部门经理,结果能力相对较差的反而成功了,或许是因为有关系背景,或许是会溜须拍马,甚至耍阴招。但是不管如何,往往都不可否定,他的能力绝对强于普通人(虽然不是最强)。

领导做的越大,就越不做具体的事。这个是分工不同导致的。所以容易给不知情的人一种假象,认为他们不干活。

领导比下属需要更多地对外交流。这种对外有其它部门的,也有外单外的。对外协调、谈判,经常都比做具体的业务更加复杂。首先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业务非常熟悉,技术也要或多或少地懂一点。他们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强的,但是一定是非常全面的。只有具备这些全局意识的人,才能做好对外交流的活。比方说不管对外是谁,对方通常都会数落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对方有利,让自己不利。如果连业务,基本技术都不懂,懂得不全面,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如果是销售,则一定拿不到高价。如果是与兄弟部门争取名额、资金等,一定争取不到。

领导还要对内,团队建设。下属有很多人,能力结构不一样,性格各不相同,如何让他们团结起来,统一思想,共同完成任务?肯定要想办法发掘他们的潜力,安排最适合的岗位和工作。还有就是奖惩分明,这个是非常难的。不可能给所有人都提工资,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考核优秀,拿奖。那么如何评判考核,如何做思想工作,那就难了。他们还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制订规则、制度,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公平。他们整天大部分事件都花在这上面了,当然就给人一种不干具体事情的印象。

领导做的越大,越是用更多的时间在开会、吃饭喝酒上。这和上面说的一样,都是对外对内工作的重要部分。吃饭喝酒好理解,主要用于对外,培养关系。要知道一笔订单可不是那么好拿下来的。开会经常用于讨论部门或单位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人事调整、资金使用、部门协调分工等等。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会议的重要性都要大于具体业务。会议有时还分为务虚会和务实会。而务虚会甚至比务实会更加重要。不过普通领导是没有资格参加重大务虚会的。有时候,越是“虚”的东西越重要。“虚”的东西偏向于理论、思想、企业文化、战略等等。我们都知道理论指导实践,而理论是偏“需”的。这种理论就是大领导要去干的活,普通人基本上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他们很少具有大局观。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认为领导不干活,领导好当的时候,就可以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当,能不能当好。至少我认识的领导干部中,大多数都认为还是当领导前的日子轻松。领导还意味着责任。普通员工,每天想的事,就是如何把自己手中的那几件事做好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想,相对单一。而领导想的是如何把整个部门的所有事都做好,涉及方方面面。如果哪怕一件事做不好,领导的领导就要问责,还不能简单推给下属,只能自己扛。所以说当领导就要想尽各种办法让下属把所有事都做好。这绝对非常有挑战性,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不服来战”。

至于领导的工资一般更高,这个想来不需要再多说,上面提到的那些也就是答案。简单说来,就是领导很难当、领导重要性更大、领导意味着责任。


犍为真人


我不知道别的公司的领导干不干活,但是我对我们部门领导拿高工资没有怨言。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我们部门有一个很棘手的谈判,前两天领导都让我们准备准备后天去跟人家谈判。然后我们几个人还很用心的讨论了一下,预估了对方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应付。结果谈判的前一天晚上领导检查工作的时候提出了三个我们根本就没有想到,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问得我们几个是哑口无言。所以说有的时候你看领导没有干活,也许他干活的时候你并没有看到。


你啷个塄个咧个


如何看待越是领导,越是不干活,还能拿高工资?


我觉得能坐上领导这个位置,还是有他的本事的。还能看到他不干活,还能待这么长时间,下面还有一帮人听他的,你觉得合理吗?除非下面的伙伴都木头疙瘩了。


01 我工作的公司平台
基本都是凭能力做领导

我工作近10年,可能也没在过期,行政部门待过。我看到的基本都是凭能力本事去做领导的。


比如,我从事销售工作的领导,他们也都是从销售基层做起,因为业绩做得好,才开始慢慢待团队,做上经理或销售总监的位置。


因为销售岗位的领导,如果自己都没有销售能力,怎么带下面的人做销售出业绩。而且,我们的选择团队都是比较民主化的方式,竞选领导岗位,都是根据业绩和演讲评选上的,没点能力,下面的人也不傻,根本不会投你票。


我记得很清楚,有个伙伴,因为业绩做得好,连续拿到好几个月的销售冠军,最后坐上了销售总监的职位,后来因为管理能力弱,团队业绩没带出来,没过销售总监试用期,最后还是做回了经理。


02
我见过的客户领导高层
他们工作也是很拼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见的客户基本都是一些草根企业主,他们的团队基本是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


我参与过他们的工作,发现很多企业主时间是自由安排,不需要打卡之类的。但他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对外接见一些合作伙伴,然后就是跟高层领导一起开会,商议活动和团队管理等问题。


有些草根企业主,基本大半夜还在想活动方案的事,还有一些棘手的问题。有一次,有个客户,跟我半夜在商讨问题,突然去了趟洗手间,出来跟我说尿血了,得去趟医院...


还有一些企业主,睡前去学习听课成为了习惯。他们的时间基本都算被填满了。而他们下面的管理层,基本也是根据能力上任的,没有独当一年的能力和良好的销售能力,基本做不上领导层。


如果说,有的领导无所事事,还拿高薪水。我相信有这样的情况,但市场是残酷的,你没有价值,这样所谓的幸运差事基本也只能一时,不会长久的。


试想,一个领导每天不干活,还没有能力,下面的兵会跟着他吗?估计是人才的人基本不会待下去。


其实工作这些年来,我觉得,一个领导层除了能力以外,还需要有为人处世的情商的。就是领导的德行取决于他的承载力,是否有高手愿意跟随他一起做强做大团队。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什么样的领导我们愿意跟随呢?有责任感的,大度的,能力强可以学到东西赚到钱的,还有一个就是大方。


如果一个领导太抠门太精明,我相信也不会有人长期跟着他的。市场总有一个无形的潜在规律,让“极致的人和极致的物相配,极致的人和极致的人相会”。如果真是所谓的“德不配位”,不说“必有殃灾”,那也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不会长久的。


80后杨同学


最近有头条邀请好几条我都没有说话,但是看到这个发表,以我是来看就是一个无脑的底层工作人员发牢骚,我四十出头,初中毕业刚到北京拼搏时很辛苦,挣辛苦钱,就是苦力活,怎么干都挣少得可怜,后来自己报考夜大,学习了四年大专,出来慢慢做生意一点一点的从一无所有到今天北京两套公寓房和自住的别墅,养两个孩子读国际学校,我堂妹从小城市来北京投靠我,给她钱给他找工作,人家还合作嫌弃,经常说我不差那点钱,可是你们是否看到过我们拼搏拿命去与甲方沟通,和社交,半夜三点才能回到家的痛苦,想自己平衡那请自己付出努力,地球是平等的


用户弘越


作为一名工薪阶层,应该对单位的这种情况是要理解的。对于单位领导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可不能够像普通的员工一样,只要坚持按时出勤、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相反,他们在每一天里,所要面对的那些事情,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应对、接受得了的。在常人的眼中,他们既拿着高工资,又还不干活。在这里,我真实的告诉大家,这种现象,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表象而已。上面之所以让他们拿高工资,其中有着它的价值与付出的。凡事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单单从成为一个领导者的提升历程来论吧,十由八九的领导者都是从一线上一步一步提升上来的。之所以,在众多的同事们中,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那是他们为此而付出了过人的自律与努力。其中的坚持,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是生活给予他们的鼓励与奖赏。所以,在人生的历程中,永远不要去眼红那些高位、高薪者。因为我们是看不到他们为之而付出、努力和自身的价值。无论身处任何环境,先不要一心想着去升职加薪,一定要懂得首先去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只要自身拥有了使用价值,一切的美好都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的!


瓜乡人家


不干活无所谓关键是他们公平公正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事就谢天谢地了!


纳塔托波


改革中很多事实证明是:高管;搞垮了企业,也是:高管;发了财,人们将这种现象喻为:茅棚飞出金凤凰;。搞垮了企业不担责,反而让员工背黑锅遭了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