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這幾年很少人來汕頭特區打工?

嘉善美縫打膠



為什麼這幾年來汕頭特區打工的少了?這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汕頭做為早期四大經濟特區之一,經濟發展的速度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快速。尤其在交通以及城建規劃上存在著許多短板,加上無法融入珠三角經濟圈,做為省尾國角地理位置偏安一隅的汕頭自然而然得不到更豐厚的政策扶持。對外商吸引力上自然比不上珠三角了,甚至是鄰近的廈漳泉都比汕頭更具吸引力。在四大特區中,汕頭無疑是最缺乏重視的。甚至連後來開放的沿海十四座城市中,汕頭可謂是成績墊底的。

二、潮汕地區人多地少,礦產資源十分匱乏。人們大多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農、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做小生意的人特別多,尤其做吃的人特別多,因此有美食之鄉之稱。高新技術行業少,附加值不高。雖說潮汕地區中小型企業多,但像玩具、內衣、文具、陶瓷、五金、服裝、電子……等行業對外依賴性強。一但國際局事出現動盪,這些中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並不高,一些企業因經營虧損甚至倒閉就難免的事了。汕頭做為潮汕的中心城市,其輻射能力並不強大,並且揭陽與潮州從汕頭分拆後,分散了汕頭做為大特區的功能,優勢資源無法集中。而中小型企業多,競爭大,獲利不高,是企業無法做大做強的根源。

三、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做為沿海城市的優勢逐漸喪失。內地的城市都有長足的進步,以前南下打工的人紛紛選擇了回鄉創業或到一些成長較快的城市打工。此消彼長的,汕頭的沉淪也是必然之選。加上珠三角經濟的快速增長,那麼一些政策優勢勢必對潮汕人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本地優秀的民企以及人才就會流失。因而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也驗證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的道理。

四、城市經濟發展不起,自然產生一種地方性保護主義。競爭從外部引發到內部結構,因此造成了一種典型的中國式人情社會。那麼別說外地人很難插足,就連本地人沒有關係的都不行。因此汕頭的經濟被冠以排外性。這主要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僧多粥少的局面所造成的。

五、自原汕頭市分拆出潮汕三市後,三市的經濟結構基本相同。而且三市的內部競爭多於合作,很多時候,省裡為了平衡潮汕三市的經濟,會從汕頭調取某些資源扶持兄弟城市。例如汕頭機場選址在揭陽,高鐵站設潮州等政策。這樣無疑降低了汕頭持區做為潮汕交通樞紐中心的地位。那麼汕頭特區的功能就會弱化,汕頭經濟因此就會有開倒車的現象。


隨著近兩年汕頭創文的成果與經濟的復甦,相信來汕頭打工的人是會有增無減的。不過目前對於汕頭的問題,許多打工人的感覺就是消費比較高,而工資水平普遍較低。那麼改善投資環境與強化產業升級改造成了汕頭經濟的重中之重。從汕頭的經濟增長看,汕頭經濟基本上是見底反彈的趨勢,因此外來打工之人並不會減少的,關鍵是汕頭如何提高產業的產出以及加強群眾的收入和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上做文章了。如果汕頭每年都有近百分之十的增長,那麼來汕打工的人是多而不是少了。可能未來汕頭對打工者也不是低門檻了,高技術人才在汕頭才能佔一席之地。因此靠勞動力找工作的會越來越難了。低技術層面的打工者在汕頭越難混了,這才是其主要原因。

解釋一下,為何汕頭在四大特區中是最差的一個?雖都是特區,汕頭根本無法跟深圳、廈門比的。人家是副省級,什麼資源都可以不用通過省裡集中優勢發展,國家的支持性政策走向是汕頭無法企及的。而且對周邊城市的吸虹能力,是汕頭無法比擬的。那怕是珠海這樣的城市,一、比鄰港澳優勢,二、不用與其他城市分享地區的資源。還例如佛莞緊挨著廣深兩座一線城市,它們所得到的資源也不是汕頭可攀比的,這樣汕頭只有名不符實的特區稱號。汕頭一是地級市,分拆為三市後,其資源需與兄弟城市分享。因此分拆三市後,潮汕三市的內耗多於互補性,這是潮汕地區發展不起的關鍵所在。加上潮汕人在外一條龍,在內一群蟲的性格,因此發展不起。那麼潮汕有一句俗話叫:水涸魚相擠。也因此互為排斥對手是競爭的必然性(潮汕地區優質資源少之又少,因而帶來的後果是不擇手段的惡性競爭)。當然還有一些害群之馬了,這個是其他地區或城市中也有存在的問題與現象罷了。


嚁月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半個汕頭人,我來談談我的感受吧。

我現在是在福州上大學,福州是福建省會(很多人認為“廈門”是福建省會,在這裡就不吐槽了),從我待在福州的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個人的體會就是福州的物價不會很貴(房地產行業除外),並且給的薪資待遇會高很多,這對於外來務工人員應該是極大的吸引,每個月都可以有剩餘的錢可以儲蓄起來;我個人也在福州做過兼職,福州的兼職待遇基本在15-20元每小時(家教除外),這個待遇還是不錯的。

那現在來談談我們的汕頭經濟特區,我之前暑假(2017年)在汕頭找兼職,竟然看到有6元每小時的薪資待遇,瞬間就不知道能說些什麼,從我小學打工到大學兼職這段日子裡(待在汕頭的經歷),我得到的最好時薪是14.7元每小時,就是在汕頭必勝客做到晚上10點之後才有的這個時薪;說實話,汕頭給的工資待遇不高,除此之外物價也是不低的,對於外來務工人員而言,怎麼維持生活?肯定是選擇另謀其他城市。

我僅僅是從我個人感受去看待這件事,並無其他針對的意思,當然也希望汕頭能夠越來越好,最好能夠帶動周邊的潮汕城市一起富裕起來是最好的!


奕誠醬


其實現在潮汕地區正在改善人文環境,外部環境。潮揭潮主要幹線,城市的道路交通,新城的建設,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只是有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思想,潮汕地區的總體思想比較排外,人文文化也有一定的封閉性。而且排外思想嚴重,秩序混亂,也是名聲在外,外地人不太喜歡來。

我的親身經歷,有一次,樓下的水閘,被幾個小孩玩的時候關掉了。我下樓去看情況,剛好一個鄰居也在找原因。我就把水閘打開了,也幫他把水閘打開,他不但一句感謝的話沒有,他抬起頭來就問我是不是你關的。僅僅是因為我講國語。

我們小區是地面停車比較擁擠,有一輛車停的比較靠後,車進來的時候,轉彎很困難。我停好車,看到後面有一輛車身比較寬的奔馳,於是我就幫他指揮,打了三四次方向盤,車勉強擠了進來。結果那位大哥下車劈頭蓋腦就一句,後面那輛車是你停的!?充滿怒氣和責備。因為我講普通話。

其實這兩屆領導都很努力在改善外部環境,潮揭汕也正在走一統的路線。城市慢慢的規範,人們的思想也在轉變。時間或許是治癒的良藥。


wolfwxy


有些汕頭的老闆格局太小,我不能說全部汕頭人,我只說我知道的。我是做管理的,全國連鎖性質的,離家千里來汕頭負責分店管理,老闆開始對我不錯,後來發現老闆格局太低抓小放大,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天天找人麻煩,不屬於你工作範圍內,你本著一切都是為了經營去做了還不說你好,而且死要面子,面子至上。後來實在合不來,我就打算和老闆和平分手,我調店讓總部再安排人來,這老闆竟然偽造文件誣陷我,他的智商簡直…誣陷我的文件簡直就是弱智型的,唉…服了,早說做人做生意,還真的要跟浙江人學學。


偉仔愛打野


90年代汕頭特區發展最好的時候,進入全國綜合實力排行榜城市第50位,但是今非昔比,這幾年很少人到汕頭特區打工,除了汕頭整體發展落後之外,還有其他多種原因,我們一一道來,汕頭膠己人“賣普賣舞拍我”。



汕頭的消費水平特別是飲食方面的消費是比較高的,如果您敢吃想吃的話,一餐宵夜也能花上千,如果又愛吃汕頭牛肉火鍋也是很惡性,單單宵夜檔那一家家鋪開可供選擇的美食就有五六十種,根本就是美食誘惑,不吃就融不進汕頭,吃了就生活成本太高。

汕頭打工整體收入並不高,而且當地普遍喜歡做生意,喜歡當老闆,所以汕頭的小作坊是比較多的,但是大工廠大企業卻是相對少得可憐,而且整體工資水平是比較低的,往往打工者就是過渡,通常不超過三年就會自己出來當老闆。


同時汕頭人跟很多潮汕人一樣,有兩種排外心態,一種是汕頭看不起潮州人和揭陽人,都是認為自己才是牛的人,另一種就是看不起外地人,很多外地講普通話的人去到汕頭,通常會被稱為“外省仔”,不是從內心去尊重外地打工者。

外地人去到汕頭打工,剛開始以為汕頭特區可能跟深圳特區或者珠海珠區差不多,但是實際上真的差很多,除了汕頭新城區發展好一些外,實際上很多打工一族還是呆在汕頭老城區,根本就沒有大城市的味道,所以打工三兩個月後就會跑去珠三角了。

最後就是汕頭人抽中華煙,送中華煙這種習慣,表面上看起來是人情練達,實際上太大方也是一種壓力,找人辦點小事,沒兩條中華煙好像都不好意思開口,這個讓很多外地打工者也是壓力蠻大的。




亞北農產品


汕頭,珠海,廈門,深圳是當年第一次批建的經濟特區,汕頭,廈門因是僑鄉,多有海外親屬又位居沿海,被選上了。廈門還和金門隔海相望,但廈門和珠海一樣,因對岸經濟體量小(珠海緊靠澳門),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在深圳特區面前算是失敗的。



作為一個失敗的經濟特區它怎麼可能吸引人到哪裡發展呢,人口的流動有兩個特點,一是政策性的流放鍛鍊,二是利益驅使自發前往,除此還有啥原因。汕頭屬於潮汕文化也叫客家文化,本地人多地少,自古就有闖海精神,下南洋謀生的傳統,在改革初期應該還是雄心勃勃的,但發展不起來主要還是在幾個經濟特區中區位不太強有關,深圳毗鄰香港,香港在產業升級轉移,搶佔大陸市場上,深圳的成本優勢和地理位置是其他幾個特區所沒有的,深圳的包容和當初全國各的建設者支援深圳的拓荒者分不開,各行各業全國選調人才入深。而汕頭沒有這樣的大規模支援力度;隨著深圳速度的推進大量三來一補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來辦創建,更多的勞務工人湧入深圳,而汕頭卻沒有這樣的大工業模式,以本地人為主的發展模式下,憂心外來人爭資源而缺少包容,便形成惡性循環。



汕頭以前如此,現在內地和沿海差距縮小,很多人選擇本地就業,就連昔日的世界工廠東莞現在的務工人員都在下降,那人們為什麼要去汕頭打工呢?


微點打源


我來這邊十多年了,但是真心反感,無奈老公在這,硬生生逼著自己呆了這麼久,這邊無論你在怎樣接受,本地人有種無法消除的隔閡!但是他們生活態度還是值得稱讚的,超級愛乾淨,對生活很認真。還有這邊超級大男子主義,外地的女孩千萬別嫁這,不然就是你苦難地獄生活的開始


奮鬥2019585858


外地人來潮南投資設內衣廠的越來越多,這幾年他們開著寶馬奧迪車的也越來越多。你那麼一個小地方能代表全汕頭嗎?你跑遍全汕頭了嗎,以偏概全。練江綜合整治汙染源企業統一進駐園區,園區形成後企業和工人也會逐漸多了起來,原來汙染源企業分散在那幾個鎮的工人現在是少了,可是轉移了啊。但這些行業地方也不能代表全汕頭啊。可以去大灣區的珠海瞭解一下吧,珠海環境優美可是大部分區域人稀少,怎麼也繁榮不起來。很多人把汕頭髮展怎麼樣往特區帽子靠,這是錯誤認知,原來的特區範圍僅僅是龍湖區其中一區域,2011年才獲批擴大到全市,名是特區可是某些限制發展勁頭便不足。近年來,廣東省重視粵東西北發展,才這麼大規模建設交通基礎設施,且仍在建設中。要是跟大灣區同時重視基礎設施的話,我看就沒有粵東西北這麼個命題了。看看人家江蘇全省全方位發展幾乎處於同一水平,再不發展粵東西北,江蘇省GDP早就跳過廣東了,粵東西北就是廣東新的增長極。粵東西北一起加油!粵東加油!汕頭加油!


用戶6859114145623


我來汕頭這地方是93年也算是比較早的,這裡的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工作時間長一般都是12小時制,沒有節假日,請假休息沒工資,沒有福利待遇,沒有社保,就連受了工傷老闆也不想承擔責任,能推就推,不說以前了,就是現在出了工傷事故,有的老闆還是不願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一點法律意識,我覺得這裡的老闆該普及勞動法了,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賺錢的同時為工人想想,沒有工人是永遠也發展不了的。


ZhANGJUN1870


現在汕頭經濟特區己淪落到三線城市,各項經濟指示都是在老四大經濟特區中墊底,工薪平均3oOO元左右,也是墊底水平。物價居高不下,生活水平高企。

改革開放初期,汕頭經濟特區發揮自身華僑之鄉,沿海港口,國家政策的優勢,發揮汕頭人紅船頭的創業精神,敢字為先,三來一補的工廠,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全國的商賈會集於此,共享發財夢,銀行人來人往如集市,好一派欣欣向榮的百年商阜再現。當時人民口袋裝滿鈔票,卻不知道如何消費,都湧向商場搶購物。也有鬧出小糗事,朋友圈請客去髮廊洗頭髮,一天早晚要去髮廊N次。

汕頭市2OOO年是一個分水嶺,由於經濟轉型失敗,致使汕頭經濟特區經濟每況愈下,人才流失嚴重,經濟停滯不前狀態,薪酬低下,外地打工也紛紛離汕,去別處打工。

綜上所述,汕頭市己變成老年人,休閒城市,薪酬太低,故越來越少外來工來汕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