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哭泣是嬰兒的本能,他們年齡太小,還不能理解事物、用語言表達自己,只能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很少用哭鬧來解決問題,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卻愛哭鼻子、動不動就發脾氣。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當孩子發脾氣、哭鬧時,有的家長還沒有探明情況就立即制止,大聲斥責孩子,這樣粗暴的方式不僅無法讓寶寶的情緒平靜下來,還會給他的內心帶來更多的恐懼和不安。

有的家長選擇妥協,這樣的情況發生次數多了,孩子知道一哭鬧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以後更不好管理。還有一些家長不瞭解情況就對孩子說教,不僅不能平復孩子的情緒,反而會讓孩子感覺沒有被關愛。

孩子哭泣的時候,家長不要焦慮或者煩躁,事出必有因,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哭鬧。

首先,在孩子哭鬧時先要知道整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瞭解孩子為什麼哭鬧?

一、孩子是否因身體勞累。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導致身體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等,2-3歲的孩子可能已經不睡午覺了,但是體力仍不足以支持過久,而身體疲累會令人容易發怒。

二、身體健康是否出現問題。

身體不適、生病了都會影響控制能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在生病期間,孩子身體不適,情緒自然也會變得很急躁,愛哭鬧。

需求未得到滿足。挫折感也是孩子發脾氣、哭鬧的主因之一,孩子成長得很快,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願望,卻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這時孩子會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喪,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因此通過哭鬧來發洩情緒。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三、受成人影響。

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若父母或老師容易發怒,孩子會模仿他們,許多父母在兒女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有可愛的影子,也有急躁易怒的形象。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然後、耐心引導孩子,要更多的關心孩子的需求,聆聽孩子的聲音,耐心的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事前立規則。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不願與家長配合,是因為他不瞭解或忘記了行為的規則。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讓孩子體會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聲調,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堅定、溫和的聲調來對孩子說明或提出要求。如上街購物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今天上街是 要給奶奶買禮物,其他東西一律不買”。

耐心地傾聽寶寶說話。寶寶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鮮,也很願意和媽媽分享他的發現,媽媽應該認真分享寶寶的感受。如果媽媽非常忙,或者覺得寶寶說的話幼稚可笑、不屑一聽而敷衍寶寶,會讓寶寶懷疑媽媽對他的愛,從而感到壓抑孤獨,情緒不佳。

所以不管有多忙,媽媽都應該耐心地聽寶寶說話,如果冷落了寶寶,不僅會讓寶寶情緒不好,也許會扼殺寶寶剛剛萌芽的好奇心。

孩子哭鬧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所以發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易急躁,溫柔、溫和地和孩子講話,對他安靜下來有好處,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簡化自己的用語,而且平靜地和孩子說話。

靠近孩子,抱抱他、親親他。身體上的親密能達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氣氛緩和下來,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親密地坐在孩子身邊幫她平靜下來。

四、適當的冷處理。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有時候孩子會存心想試探你而故意發脾氣,家長不要為了讓他平靜情緒,把東西給他,這樣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不要理會孩子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此時你站穩立場,他感覺不能得逞,會逐漸安靜下來。

這樣他就會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以後就不會再任意哭鬧了。

五、教孩子正確方法,做好榜樣。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年齡小的孩子雖然知道指令和規則,卻很難明白應該怎樣做,當他不行動或不接受指令時,家長在讓孩子瞭解行動規則的同時,還要指導孩子怎麼做,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

此外,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遇事不吵、發脾氣,先平靜心情再解決問題,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

六、家園配合,加強與老師的溝通。

當孩子開始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輸了!

孩子特別在乎學校老師對自己的看法,因此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來糾正幼兒不好的行為。還可以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向老師討教一些引導孩子的方式方法。

最後、待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情緒平復以後,認真、明確地告訴他,以哭鬧、發脾氣的方式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發洩情緒的方法並不受歡迎,經過長時間的引導和教育,孩子亂髮脾氣的情況就會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