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幹板秧歌出上黨,土色土香唱非遺」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幹板秧歌出上黨,土色土香唱非遺」

在文化底蘊深厚的長治市上黨區,流傳著眾多的民間文化,其中有一種戲曲,對仗押韻的唱詞,充滿韻律的唱腔,敲鑼擊鼓的伴奏,不是唱大戲卻如同唱大戲,這便是流傳至今的幹板秧歌。

幹板秧歌,起源於上黨區西火、蔭城一帶,至今仍有人將聽幹板秧歌稱為聽“老西火”。幹板秧歌這一藝術形式的誕生、發展、傳承,與老西火的經濟、文化密不可分。西火鎮鄰近的蔭城鎮,曾是潞商鐵器銷售的集散地,有“萬里蔭城,日進斗金”之說。如山的爐渣,不僅見證了“老西火”的盛世繁榮,更孕育了流傳久遠、影響頗廣的地方戲曲——幹板秧歌。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幹板秧歌出上黨,土色土香唱非遺」

明清時期冶鐵和鍛造業興盛,人們在通紅的爐火旁,打鐵師傅隨著“叮噹當、叮噹當”打鐵的節奏指揮徒弟,時間長了,又編進去一些有趣的唱詞,師徒二人站在爐前,你錘我鍛手不住,信口開河唱兩句,逐漸形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歌。後經一些文人的加工提煉,將其編成故事,配以動作。每逢年節,人們便就地扭唱起來。當地人們把它叫做“地圪圈秧歌”。因其只有打擊樂器,無管絃伴奏,被看作是幹板秧歌的雛形。

幹板秧歌源於勞動,孕育在手工打鐵爐圪道,這一能夠緩解疲勞、協調動作的“勞動號子”,在清道光年間逐漸形成體系,由院落“坐著唱”發展到街巷“走場子”唱,角色也從起初的“小生”、“小旦”兩種,發展至清咸豐年間“生、旦、淨、末、醜”角色齊全,直至搬上戲臺。幹板秧歌的發展無疑佐證著那一歷史時期經濟文化的繁榮與興盛。至今,當地流傳百年的順口溜“瞧了西火旦,三天不吃飯”依舊聞名上黨。其中,不僅體現了戲迷對當時幹板秧歌名角的欣賞,也浸透著當地人對幹板秧歌的深情和喜愛。時至今日,上黨區的很多地方劇種幾乎都是從“幹板秧歌”演變發展而來的。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幹板秧歌出上黨,土色土香唱非遺」

“幹板秧歌”在上黨地區流傳非常廣,它的影響力僅次於上黨梆子和上黨落子。根據國務院“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精神,2009年6月“西火幹板秧歌”成功躋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

歷史上的老西火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的村莊,鐵斧、鐵錘揮舞出的旋律浸透著鑄鐵人火辣辣的汗水。爐圪道里擊打出來的音符曾是這片土地的主旋律,那鏗鏘有力的勞動號子是這片土地上人民勤勞、質樸的嘹亮記憶。今天的幹板秧歌,記錄的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更是老西火人辛勤勞作不滅的文化與精神印記。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幹板秧歌出上黨,土色土香唱非遺」

據不完全統計,幹板秧歌劇目有百餘種之多。有文戲、有武戲;有喜劇、有悲劇。內容大多以反映家庭矛盾、婚姻糾紛、懲惡揚善為主。例如《打酸棗》講述了姑嫂二人打酸棗時路遇歹人,小姑機敏果斷,二人成功險的事;《小二姐拜節》說的是小二姐兩口給父母拜年途中,丈夫給小二姐講述的趣事;《攔連下河南》講述了崔連被掌櫃派往河南做生意,夫妻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山西:長治市上黨區「幹板秧歌出上黨,土色土香唱非遺」

西火幹板秧歌紮根於民間厚土,取材於百姓瑣事,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過去主要依靠民間藝人口口相傳,所以唱詞提煉於當地群眾的生活語言,樸實生動,口語民風很濃,唱腔簡單明快、土色土香,唱詞尾字押韻,分為長板和短板。

西火幹板秧歌產生至今仍保持了原有風格,對研究中國秧歌戲發展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俗學、歷史學、美學的研究中,也都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幾代人的苦心鑽研與不斷努力,如今,幹板秧歌這一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豐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