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



上週末本來想去曼哈頓上城的哈德遜河濱公園沿河步行,但乘地鐵時,因為專注於滑手機而坐過了站,等發覺不對時已經到了137街站。看著似曾熟悉的站臺,頓時記得剛來紐約時,上學經常坐著這條1號線,而到City College就在這裡下車。就在到站停車的那一刻,想起居然好多年沒有回到學校看看了,頓時心血來潮,當即決定下車。

出站後順著138街往山坡上走,回憶起當年到學校註冊報到時,第一次經過這裡,路邊的房子破敗不堪,不少公寓的窗戶完全用三合板封釘著。後來瞭解到因為經濟蕭條,治安敗壞,這些房子都是空關著,甚至被癮君子們闖入霸佔,屋內常常見到吸毒用的針筒隨地丟棄。晚上一個人走過時真是提心吊膽。現在看過去情況好多了,街邊的籃球場上很熱鬧,那些公寓也都重新翻修過了。

到了坡頂,過了Convent Avenue,就是市立大學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校園了,這也是我的最後一所母校,看著那些熟悉的校園建築,頗為感慨。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 Townsend Harris Hall,它以學校的創建者,當時紐約市教育總監哈里斯命名。此君後來在《中美望廈條約》簽訂後,在對美開放的五口之一寧波擔任美國領事館副領事。1856年,在日本被迫結束鎖國政策後,他更擔任了美國首任駐日本總領事。如今這裡由學校醫學院在使用。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2. 校園幽靜的一角。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3. Compton & Goethals Hall的臨街西門,門額上還刻著當年的舊校名。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4. Shepard Hall,它以一位校友,著名律師及政客Edward Shepard命名。該樓是校園內最壯觀的建築,內部裝飾也最華麗。因為早期學校的禮拜堂也在此樓內,所以有許多的彩色玻璃窗畫,其中一組《偉大的教師》描畫了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物。樓內的大會議室有一幅《畢業生》的壁畫,還有許多雕塑。可惜我在校時忙於上課及打工,根本沒有想到要欣賞這些藝術作品。當時只知道土木工程系和電氣工程系(Electrical Engineering,簡稱EE或Double E)都在這幢樓裡。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5. 四角地(The Quadrangle)的一角,其中附有高塔的建築是Compton & Goethals Hall,其實它是平行的兩棟樓,分別是Compton Hall與Goethals Hall,中間以廊樓連接,似“H”形。而那座高塔其實是煙囪,早年為校園發電及供熱設施所建。Goethals Hall是為了紀念傑出校友George Washington Goethals,他畢業後又被西點軍校錄取,後來進陸軍工兵服役,一路升至工兵上校。 Goethals在開挖巴拿馬運河時任總工程師,並於運河完工後擔任首任運河區總督。如今該建築是戲劇及演講系所在,內有用於排練及演出的小劇場。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6. 四角地(The Quadrangle)的另一視角,旗杆右側是Baskerville Hall,最早是化學樓,裡面有學校早期最大的教室,我在校時則是機械工程系所在。記得在這幢樓裡修了一門《對流傳遞》,讀得好辛苦! 如今這裡改成了學校附屬的數學科學及工程高中(High School for Math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紐約市公立學校系統內的一所重點高中。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7. 四角地(The Quadrangle)全景,所謂四角地是由Townsend Harris Hall、Compton & Goethals Hall、Baskerville Hall及Wingate Hall等四座建築構成的四邊形,它們與馬路對面的Shepard Hall等一共六座歌德式建築構成了北校區最早整體建成的一組校舍。它們的外牆都是用建造地鐵時挖出的灰色曼哈頓片岩為主體,並以白色陶磚鑲邊。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8. 工學院所在的Steinman Hall,化工系就在裡面,我當年就在裡面上課,做實驗,上機房度過了大部分時間。不過如今這裡改成了葛洛夫工程學院(Grove School of Engineering),因為著名校友,因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兼前總裁葛洛夫(Andrew Grove)捐助了二千六百萬美元,所以學院就以他命名。他還是我們化工系60屆的前輩,我是不是應該與有榮焉,嘿嘿!其實當年在校時根本不知道有這號顯赫的學長前輩,反而為了因特爾由286、386、486、奔騰、奔騰2這樣每兩年推出新CPU而大罵這家公司老闆斂財,肯定連帶葛洛夫學長一起罵上了。如今化工系想必人都換了一遍,當年幾位年長的教授可能都已經作古了。繫上還有一位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秘書小姐Sharon,她是黑人,體重估計有三四百磅,走起路來都要一搖一擺。據她說即使她住在布魯克林那麼遠,每天上班她寧願轉幾趟巴士也不願坐地鐵,可能地鐵進出站的過閘及上上下下太難為她這體重了。不過她人特好,待人有禮貌,和人說話都是滿臉笑容。每次系裡舉辦學術講座(Seminar),都是她負責訂購幾盒甜甜圈,放在咖啡機旁任人取用。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9. 學校的第二任校長Alexander S. Webb的雕像,他還是名將軍,並且是南北戰爭蓋底斯堡會戰中帥領北軍炮兵,並獲得會戰勝利的英雄。說起來學校早期和美國陸軍的淵源蠻深的,因為第一任與第二任校長都是西點軍校畢業生。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0. 1984年建成的北區學術中心(North Academic Center,簡稱NAC)有點類似國內大學的綜合樓,因為裡面有幾百間教室,幾乎所有基礎課都在這裡開,人文學科的科系也集中在這裡。樓內還有圖書總館、餐廳、書店、電腦房。當年這裡還有打字室,整排整排的電動打字機供學生使用,如今電腦打印機普及了,年輕一代根本不知打字機為何物。 圖書館內還佈置了長沙發供學生困了打瞌睡,當時剛見到就覺得好貼心,但兩年下來也沒有機會使用過。在這樓裡只上過一門《偏微分方程》,挺吃力的。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1. 自NAC望向對面的Marshak 科學樓(Marshak Science Building),它以70年代的校長及物理學家馬夏克(Robert Marshak)命名。所有理科的學系都在樓上,一樓及地下一層則是科學及工程圖書館,學校的游泳池也在此樓地下層。因為本系的電腦實驗室經常人滿為患,所以有時候會到這裡的化學系電腦室來蹭電腦。可是當時全校的各個電腦系統竟互不相容,我們化工系用的是Unix系統,化學系則採用蘋果公司的麥金塔(Macintosh)系統,至於NAC大樓裡的學校電腦房則另外用DEC公司的一套VAX系統,而實驗室內一臺不連線的PC則用微軟的DOS系統。那時書包裡經常帶著幾張磁盤(剛開始還是5吋盤,後來改善為3.5吋盤)奔波於各個電腦室間。科學樓還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因為一位學長研究材料課題,與物理系交流甚頻,得以在此樓的物理實驗室遇見一位德國研究生。他因為校際合作關係,需要借用我們學校物理系的實驗設備,於是專程從德國飛來紐約,下了飛機馬上趕到實驗室,開始實驗。他除了隨身揹包裡裝了一些洗漱用品及替換衣衫,還帶來一個睡袋。白天做實驗。深夜就在實驗室打地鋪,連旅館都免了。不到一個星期就完成實驗,採集完數據,然後拎起包就打道回府。就他一個學生,一週內跨大西洋飛了來回,還完成實驗任務,根本無需教師帶隊。讓人感嘆他的效率高之餘,也羨慕歐美髮達國家之間的簽證方便。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2. NAC大樓一角。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3. 建築學院(The Bernard And Anne Spitz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看上去蠻新的,其實是經過翻新,也已有五十年曆史了。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4. 我在校時,這一組建築所在位置還是運動場,如今建起來新的尖端科學研究中心,而周圍的草坪則本來應該是停車場。現在這樣看起來舒心多了。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5. 新建的市立大學先進科學研究中心(CUNY Advanced Science Research Center)。它主要為來訪客座學者與整個市立大學系統的尖端科研項目服務,樓內設置了許多全新的實驗室。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6. 新建的市立學院發現與發明中心(The City College Center for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它主要作為Marshak科學樓的新增與補充,裡面增設了許多新實驗室、辦公室、演講廳與會議室。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7. Aaron Davis劇場(Aaron Davis Hall),這裡是學校主要的文藝表演場地,我曾經在此觀看過戲劇系的學生排演。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18. Aaron Davis劇場對面的克羅頓水渠配水房(Croton Aqueduct Gatehouse),這座仿古羅馬城堡式建築建於1884年,原先用於替從克羅頓水庫向紐約市輸水渠的配水之用,所以地下部分有巨大的水泵及閥門。它已被列為美國國家歷史古蹟,受到保護。但自1984停用後便漸趨失修殘破。2004~2006年期間,經過外部整修與內部改建,它已經成為哈林區舞臺(Harlem Stage)的表演場地,開啟了它的第二段生命。唯一能看出它原本功能的設施就剩下戶外露出地面的幾根鵝頸通風管。

當年讀書時,因為研究生的課都在晚上,而白天要麼打工,要麼泡圖書館或做實驗,再加上週圍治安欠佳,根本沒有興致靜下心來欣賞校園建築與周圍環境。

學校創立之初,就標榜向所有紐約市的合格學生開啟高等教育大門,所以一直是免收學費,該項政策一直持續至1976年。市立學院尤其是工程科系也因此成為廣大勞工階級子女跳出貧民區的捷徑,學校有“窮人的哈弗”之稱,所以當年入學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遭受配額限制與歧視的猶太裔學生而言,這可能是他們跨越階級的唯一途徑。我的老闆也是市立學院畢業的,他還記得記得六十年代每學期24美元的雜費,全靠他自己打工,掙得無比艱辛。那時他開著不到一百美元的二手車,沿著西城高速公路開往學校時,每天都能看見哥倫比亞大學的校舍,於是禁不住咒罵那些混帳的富家子弟,每年繳六百多美元的學費,卻只知道玩派對。過了三十多年,等到他自己兒子上哥倫比亞大學時,學費漲到每年三萬多美元,他卻只有乖乖奉上。

翻開校史查了一番,發現畢業的校友中有十位諾貝爾獎獲獎者,數學領域有一位菲爾茲獎獲得者,計算機領域則有一位圖靈獎獲得者。至於人文領域則有三位普利策獎獲得者,對於一所公立學校來說,已經不錯了。不過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在風起雲湧的人權運動衝擊下,非裔與波多黎各裔人士強烈要求市立大學系統實行扶持政策,對非裔與波多黎各裔等社會與經濟背景上受歧視的學生在錄取時要額外照顧,有點類似於國內少數民族高考加分的情況。雙方博弈後,結果1970年起,市立大學系統乾脆實行開門政策,只要是紐約畢業的高中生,不管其學業成績如何,一律招收。導致大批原本達不到入學水平的學生都進入市立大學。但由於他們基礎實在太差,學校不得不為他們開設補習課程,重新學校中學就該掌握的知識。如此一來學校的資源被大量浪費與稀釋,學校的學術水準也大受影響。所幸研究生院不受此政策影響。記得我在校時可以申請做補習指導(tutor),指導的對象大多是這裡學生,最誇張的是被安排到市立大學系統其它的一些非四年制學院,或者John Jay刑事司法學院(The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之類的特殊學院做補習指導,會遇到需要從四則混合運算重新學起的奇葩學生。到1999年,市立大學系統內所有四年制本科學院都不再開設補習課程,雖然還繼續維持開門錄取政策,但若學生跟不上進度而掛科多門,那要麼轉往社區學院,要麼乾脆退學。這一招下來,效果很快顯現,學校的學術水準提升,排名也上升。學生主體也由黑人與拉丁裔為主轉為更多的白人與亞裔學生。

而今漫步在校園內,看到路燈杆懸掛的旗幟上寫著建校170年(學校創建於1847年,只比鴉片戰爭晚了七年),不由得有所感嘆。國人常以文明古國的五千年曆史而自豪,對美國區區不到250年的歷史心底有些鄙視,覺得暴發戶終究根底淺薄。殊不知暴發戶的國度中,百年學府比比皆是。常青藤的幾所名牌私校不用說了,它們的歷史比美國建國還要久。連市立大學這種不是太出名的公立學校都傳承綿延了百年以上。究竟是誰根底淺薄呢?

(注:照片由陸慶揚提供)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爾雅齋




~~ 本期編輯:雲巛 2018.9.12 ~~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