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



上周末本来想去曼哈顿上城的哈德逊河滨公园沿河步行,但乘地铁时,因为专注于滑手机而坐过了站,等发觉不对时已经到了137街站。看着似曾熟悉的站台,顿时记得刚来纽约时,上学经常坐着这条1号线,而到City College就在这里下车。就在到站停车的那一刻,想起居然好多年没有回到学校看看了,顿时心血来潮,当即决定下车。

出站后顺着138街往山坡上走,回忆起当年到学校注册报到时,第一次经过这里,路边的房子破败不堪,不少公寓的窗户完全用三合板封钉着。后来了解到因为经济萧条,治安败坏,这些房子都是空关着,甚至被瘾君子们闯入霸占,屋内常常见到吸毒用的针筒随地丢弃。晚上一个人走过时真是提心吊胆。现在看过去情况好多了,街边的篮球场上很热闹,那些公寓也都重新翻修过了。

到了坡顶,过了Convent Avenue,就是市立大学的市立学院(City College/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校园了,这也是我的最后一所母校,看着那些熟悉的校园建筑,颇为感慨。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 Townsend Harris Hall,它以学校的创建者,当时纽约市教育总监哈里斯命名。此君后来在《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在对美开放的五口之一宁波担任美国领事馆副领事。1856年,在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政策后,他更担任了美国首任驻日本总领事。如今这里由学校医学院在使用。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2. 校园幽静的一角。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3. Compton & Goethals Hall的临街西门,门额上还刻着当年的旧校名。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4. Shepard Hall,它以一位校友,著名律师及政客Edward Shepard命名。该楼是校园内最壮观的建筑,内部装饰也最华丽。因为早期学校的礼拜堂也在此楼内,所以有许多的彩色玻璃窗画,其中一组《伟大的教师》描画了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物。楼内的大会议室有一幅《毕业生》的壁画,还有许多雕塑。可惜我在校时忙于上课及打工,根本没有想到要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当时只知道土木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或Double E)都在这幢楼里。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5. 四角地(The Quadrangle)的一角,其中附有高塔的建筑是Compton & Goethals Hall,其实它是平行的两栋楼,分别是Compton Hall与Goethals Hall,中间以廊楼连接,似“H”形。而那座高塔其实是烟囱,早年为校园发电及供热设施所建。Goethals Hall是为了纪念杰出校友George Washington Goethals,他毕业后又被西点军校录取,后来进陆军工兵服役,一路升至工兵上校。 Goethals在开挖巴拿马运河时任总工程师,并于运河完工后担任首任运河区总督。如今该建筑是戏剧及演讲系所在,内有用于排练及演出的小剧场。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6. 四角地(The Quadrangle)的另一视角,旗杆右侧是Baskerville Hall,最早是化学楼,里面有学校早期最大的教室,我在校时则是机械工程系所在。记得在这幢楼里修了一门《对流传递》,读得好辛苦! 如今这里改成了学校附属的数学科学及工程高中(High School for Math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纽约市公立学校系统内的一所重点高中。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7. 四角地(The Quadrangle)全景,所谓四角地是由Townsend Harris Hall、Compton & Goethals Hall、Baskerville Hall及Wingate Hall等四座建筑构成的四边形,它们与马路对面的Shepard Hall等一共六座歌德式建筑构成了北校区最早整体建成的一组校舍。它们的外墙都是用建造地铁时挖出的灰色曼哈顿片岩为主体,并以白色陶砖镶边。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8. 工学院所在的Steinman Hall,化工系就在里面,我当年就在里面上课,做实验,上机房度过了大部分时间。不过如今这里改成了葛洛夫工程学院(Grove School of Engineering),因为著名校友,因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兼前总裁葛洛夫(Andrew Grove)捐助了二千六百万美元,所以学院就以他命名。他还是我们化工系60届的前辈,我是不是应该与有荣焉,嘿嘿!其实当年在校时根本不知道有这号显赫的学长前辈,反而为了因特尔由286、386、486、奔腾、奔腾2这样每两年推出新CPU而大骂这家公司老板敛财,肯定连带葛洛夫学长一起骂上了。如今化工系想必人都换了一遍,当年几位年长的教授可能都已经作古了。系上还有一位印象深刻的人物就是秘书小姐Sharon,她是黑人,体重估计有三四百磅,走起路来都要一摇一摆。据她说即使她住在布鲁克林那么远,每天上班她宁愿转几趟巴士也不愿坐地铁,可能地铁进出站的过闸及上上下下太难为她这体重了。不过她人特好,待人有礼貌,和人说话都是满脸笑容。每次系里举办学术讲座(Seminar),都是她负责订购几盒甜甜圈,放在咖啡机旁任人取用。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9. 学校的第二任校长Alexander S. Webb的雕像,他还是名将军,并且是南北战争盖底斯堡会战中帅领北军炮兵,并获得会战胜利的英雄。说起来学校早期和美国陆军的渊源蛮深的,因为第一任与第二任校长都是西点军校毕业生。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0. 1984年建成的北区学术中心(North Academic Center,简称NAC)有点类似国内大学的综合楼,因为里面有几百间教室,几乎所有基础课都在这里开,人文学科的科系也集中在这里。楼内还有图书总馆、餐厅、书店、电脑房。当年这里还有打字室,整排整排的电动打字机供学生使用,如今电脑打印机普及了,年轻一代根本不知打字机为何物。 图书馆内还布置了长沙发供学生困了打瞌睡,当时刚见到就觉得好贴心,但两年下来也没有机会使用过。在这楼里只上过一门《偏微分方程》,挺吃力的。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1. 自NAC望向对面的Marshak 科学楼(Marshak Science Building),它以70年代的校长及物理学家马夏克(Robert Marshak)命名。所有理科的学系都在楼上,一楼及地下一层则是科学及工程图书馆,学校的游泳池也在此楼地下层。因为本系的电脑实验室经常人满为患,所以有时候会到这里的化学系电脑室来蹭电脑。可是当时全校的各个电脑系统竟互不相容,我们化工系用的是Unix系统,化学系则采用苹果公司的麦金塔(Macintosh)系统,至于NAC大楼里的学校电脑房则另外用DEC公司的一套VAX系统,而实验室内一台不连线的PC则用微软的DOS系统。那时书包里经常带着几张磁盘(刚开始还是5吋盘,后来改善为3.5吋盘)奔波于各个电脑室间。科学楼还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因为一位学长研究材料课题,与物理系交流甚频,得以在此楼的物理实验室遇见一位德国研究生。他因为校际合作关系,需要借用我们学校物理系的实验设备,于是专程从德国飞来纽约,下了飞机马上赶到实验室,开始实验。他除了随身背包里装了一些洗漱用品及替换衣衫,还带来一个睡袋。白天做实验。深夜就在实验室打地铺,连旅馆都免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实验,采集完数据,然后拎起包就打道回府。就他一个学生,一周内跨大西洋飞了来回,还完成实验任务,根本无需教师带队。让人感叹他的效率高之余,也羡慕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签证方便。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2. NAC大楼一角。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3. 建筑学院(The Bernard And Anne Spitz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看上去蛮新的,其实是经过翻新,也已有五十年历史了。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4. 我在校时,这一组建筑所在位置还是运动场,如今建起来新的尖端科学研究中心,而周围的草坪则本来应该是停车场。现在这样看起来舒心多了。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5. 新建的市立大学先进科学研究中心(CUNY Advanced Science Research Center)。它主要为来访客座学者与整个市立大学系统的尖端科研项目服务,楼内设置了许多全新的实验室。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6. 新建的市立学院发现与发明中心(The City College Center for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它主要作为Marshak科学楼的新增与补充,里面增设了许多新实验室、办公室、演讲厅与会议室。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7. Aaron Davis剧场(Aaron Davis Hall),这里是学校主要的文艺表演场地,我曾经在此观看过戏剧系的学生排演。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18. Aaron Davis剧场对面的克罗顿水渠配水房(Croton Aqueduct Gatehouse),这座仿古罗马城堡式建筑建于1884年,原先用于替从克罗顿水库向纽约市输水渠的配水之用,所以地下部分有巨大的水泵及阀门。它已被列为美国国家历史古迹,受到保护。但自1984停用后便渐趋失修残破。2004~2006年期间,经过外部整修与内部改建,它已经成为哈林区舞台(Harlem Stage)的表演场地,开启了它的第二段生命。唯一能看出它原本功能的设施就剩下户外露出地面的几根鹅颈通风管。

当年读书时,因为研究生的课都在晚上,而白天要么打工,要么泡图书馆或做实验,再加上周围治安欠佳,根本没有兴致静下心来欣赏校园建筑与周围环境。

学校创立之初,就标榜向所有纽约市的合格学生开启高等教育大门,所以一直是免收学费,该项政策一直持续至1976年。市立学院尤其是工程科系也因此成为广大劳工阶级子女跳出贫民区的捷径,学校有“穷人的哈弗”之称,所以当年入学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遭受配额限制与歧视的犹太裔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他们跨越阶级的唯一途径。我的老板也是市立学院毕业的,他还记得记得六十年代每学期24美元的杂费,全靠他自己打工,挣得无比艰辛。那时他开着不到一百美元的二手车,沿着西城高速公路开往学校时,每天都能看见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舍,于是禁不住咒骂那些混帐的富家子弟,每年缴六百多美元的学费,却只知道玩派对。过了三十多年,等到他自己儿子上哥伦比亚大学时,学费涨到每年三万多美元,他却只有乖乖奉上。

翻开校史查了一番,发现毕业的校友中有十位诺贝尔奖获奖者,数学领域有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计算机领域则有一位图灵奖获得者。至于人文领域则有三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对于一所公立学校来说,已经不错了。不过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在风起云涌的人权运动冲击下,非裔与波多黎各裔人士强烈要求市立大学系统实行扶持政策,对非裔与波多黎各裔等社会与经济背景上受歧视的学生在录取时要额外照顾,有点类似于国内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情况。双方博弈后,结果1970年起,市立大学系统干脆实行开门政策,只要是纽约毕业的高中生,不管其学业成绩如何,一律招收。导致大批原本达不到入学水平的学生都进入市立大学。但由于他们基础实在太差,学校不得不为他们开设补习课程,重新学校中学就该掌握的知识。如此一来学校的资源被大量浪费与稀释,学校的学术水准也大受影响。所幸研究生院不受此政策影响。记得我在校时可以申请做补习指导(tutor),指导的对象大多是这里学生,最夸张的是被安排到市立大学系统其它的一些非四年制学院,或者John Jay刑事司法学院(The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之类的特殊学院做补习指导,会遇到需要从四则混合运算重新学起的奇葩学生。到1999年,市立大学系统内所有四年制本科学院都不再开设补习课程,虽然还继续维持开门录取政策,但若学生跟不上进度而挂科多门,那要么转往社区学院,要么干脆退学。这一招下来,效果很快显现,学校的学术水准提升,排名也上升。学生主体也由黑人与拉丁裔为主转为更多的白人与亚裔学生。

而今漫步在校园内,看到路灯杆悬挂的旗帜上写着建校170年(学校创建于1847年,只比鸦片战争晚了七年),不由得有所感叹。国人常以文明古国的五千年历史而自豪,对美国区区不到250年的历史心底有些鄙视,觉得暴发户终究根底浅薄。殊不知暴发户的国度中,百年学府比比皆是。常青藤的几所名牌私校不用说了,它们的历史比美国建国还要久。连市立大学这种不是太出名的公立学校都传承绵延了百年以上。究竟是谁根底浅薄呢?

(注:照片由陆庆扬提供)


重返母校City College丨尔雅斋




~~ 本期编辑:云巛 2018.9.12 ~~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