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道德經》教你做人做事切忌浮躁

《道德經》教你做人做事切忌浮躁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穩重、隱忍是輕浮的根本,鎮定、老練持重是躁動的主宰。輕舉就會失去制衡的根本,妄動就會喪失主宰的優勢地位。

《道德經》教你做人做事切忌浮躁

宋代蘇洵曾經說過:“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一個人只有做到“靜”、“定”後才能遇事冷靜,才不至於忙裡出錯,亂中闖禍。

三國時,中郎將張遼軍中有人謀反。夜裡忽然聽見驚呼起火了,全軍都騷動不安。這時張遼對左右的人說:“不要亂動,這不是全軍造反,必定是有人在裡面製造混亂,想以此來擾亂軍心罷了。”張遼的話穩定了大部分驚慌失措的人,接著張遼又對軍中將領宣佈:“不想謀反的人就安靜下來。”在張遼的冷靜處理下,形勢得到了扭轉。張遼親率親兵數十人,在軍營中端立不動,一會兒功夫就把謀反的首領抓獲了。一場蓄謀已久的叛變,在沉著冷靜的張遼面前不堪一擊。

《道德經》教你做人做事切忌浮躁

歷史上像這樣以靜制動的例子不勝枚舉。其實這種以靜制動既是謀略,也是的品格修養的表現。不懂韜略,腹無謀略者難以做到;雖然有謀略,但缺少相應的涵養功夫,同樣也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做人做事不可輕浮狂躁、草率行事,而應該謹慎對待。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慌慌張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

《道德經》教你做人做事切忌浮躁

一個人無論身居何處、位居何處,都要懂得自尊自重,不驕奢,千萬不能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一旦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人就會變得浮躁不堪,妄自尊大,將自己置於孤獨和失敗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