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在利川市團堡鎮石板嶺,有一條由青石板砌成的古鹽道,長達3000多米,現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卡門。據專家鑑定,這也是中國境內保存最完好的古鹽道之一。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該鹽道上接利川,下連恩施,沿山勢蜿蜒而上。其路皆用條石砌成,寬1.6米,可容兩匹騾馬同時行走。物景依舊,人事全非,腳踏著一百年前的青石板,可以想象當年的繁華,那些挑夫、背二客、商販,在時光深處越走越遠,如今,荒草即將淹沒那些古老的傳奇……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一位民俗專家認為,這條古鹽道應是官道,由政府出資修建的,其檔次之高,相當於現在的國道。過去,這條鹽道是連接利川與恩施的重要通道。他認為,在鄂西、渝東一帶,這是保存最完好的古鹽道之一。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鹽道上還有一座卡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卡門牆體高約4米,厚近3米,長約20餘米。卡門門洞寬約1.7米,高約2.8米。從門洞兩旁鑲嵌門聯的石槽看,卡門原有一短一長兩副對聯。現在門洞右側還完整地保留著那幅長聯的下聯和落款。其內容是:“東接沙渠西連巴蜀二百里蕩平共慶頌聲遍及康衢”、“邑令陳國棟譔並書”。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光緒版《利川縣誌》記載,卡門始建於清嘉慶初年,是用來抵禦白蓮教義軍的。施南知府王庭楨在他的《利川縣屬修路記》裡寫道,卡門門楣上題有“利川要隘”四字,還說卡門“既資捍衛,又壯觀瞻”。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石板嶺卡門曾經上演過一場戰鬥。1949年11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軍區獨立二師八團八營西進利川,遭石板嶺敵守軍阻擊,敵居高臨下,激戰兩小時,解放軍未能取勝。當晚,擔任主攻任務的九連派出一班人,由車壩沿小溪經楊泗巖插入敵後,迂迴包抄,14日清晨,正面部隊發起進攻,上下夾攻,敵全線崩潰,攻克石板嶺卡門,當日黃昏,輕取利川城,宣告利川解放。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石板嶺卡門及其古鹽道保存完好,在鄂西川東一帶都極為罕見,因此,它具有較高的保護和研究價值。”一位驢友介紹,近年來,這條鹽道已成為一條經典的戶外徒步線路,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揹包客。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你見過利川石板嶺的古鹽道和雄偉的卡門沒?


內容來源|利川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