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0年前美國前國務卿賴斯訪問利比亞,卡扎菲為何出人意料的重視?

煮酒真大叔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往卡扎菲對於賴斯的個人情感上說。認為卡扎菲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私人的物品,以及接待賴斯的規格,都展現了卡扎菲對於賴斯的傾慕。說卡扎菲喜歡賴斯,還默默收藏了賴斯的照片等。甚至還有卡扎菲父子,同時喜歡上賴斯的橋段出現。但是,我們仔細分析來看,卡扎菲所謂的對賴斯的個人感情,還有給予賴斯直接的表白,評價,甚至送戒指,送禮物等,都可以看做是一場政治表演。



而且,這些從當時的國際環境就可以完全看出來。在2003年,美國推翻薩達姆並殺掉薩達姆後,作為中東雄獅的卡扎菲,立刻軟了下來,主動交出了自己手中掌握的恐怖組織,還放棄了核武器的研製,甚至主動賠償洛克比空難的家屬等。而且,在兒子賽義夫的主導下開始與西方的和解。卡扎菲做這一切的目的,那是自保,保命。因為薩達姆被推翻後,卡扎菲深受震撼,曾是那麼強悍的薩達姆,美國只是用了不到幾個月就徹底推翻。

而利比亞跟伊拉克實力還是有差距的,沒了薩達姆,美國可以隨時對利比亞動手。因此,對於當時的卡扎菲來說,一切的表示和表演,動作,都是為了討好美國,讓美國不要攻打和推翻自己,保命要緊。而這就說到了關鍵,賴斯作為美國國務卿,也是從卡扎菲上臺以來第一個到訪利比亞的美國高官。因此,作為卡扎菲來說。將其當做一次重大的公關和對美示好行動。

而且對於卡扎菲來說可能是唯一一次機會,所以幾乎是在賴斯還沒開始訪問的前幾個月,卡扎菲就開始了媒體煽情,開始了對賴斯的好感。而且在賴斯來了之後,力盡所能討好巴結,可以說,卡扎菲其實是想用這次機會跟美國和解,獲得美國的原諒。而對於賴斯的行為,可以看作一場表演。只不過美國人推翻卡扎菲的決心並沒有改變。在2011年還是趁火打劫,推倒了卡扎菲,卡扎菲的自保計劃還是失敗了。

探究問題真相,揭秘背後故事,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真相背後〕,給您不一樣的精彩


歷史真相背後


“萬王之王”卡扎菲對美國副國務卿賴斯小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感情一直是個不解的謎團。有傳言說卡扎菲愛上了賴斯,也有傳言說賴斯愛上了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真相究竟如何誰也說不清。尤其在卡扎菲於2011年殞命家鄉蘇爾特之後,這個謎團便被他帶進了墳墓。不過2008年的那次賴斯的利比亞之行卻多少能讓人看出點端倪來。


早在2007年,卡扎菲在下次接受半島電視臺的採訪時,就用幾乎很肉麻的話表達了他對賴斯的疑似愛慕之情:“我欣賞她,也為她向阿拉伯領導人發號施令的樣子感到驕傲……哦,莉扎,莉扎,莉扎。我愛死她了!我喜歡她,因為她是擁有非洲血統的黑種女人。”

正因為如此,2008年那次賴斯副國務卿出訪利比亞前,她就頗為謹慎的做足了功課——她向跟卡扎菲有過接觸的葡萄牙外長路易斯·阿瑪多打聽該如何跟這個人打交道。阿瑪多告訴賴斯:“要是他說些瘋狂的話,不要感到驚訝。過一會兒他就恢復正常了。”

2008年9月,賴斯作為作為數十年來第一位造訪利比亞的副國務卿抵達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在阿齊齊亞兵營她與卡扎菲舉行了歷史性的會晤之後,卡扎菲盛情邀請賴斯去他的私人廚房共進晚餐。此舉因為不在行程安排之內,安保人員表示反對,但賴斯感覺能照顧好自己,就接受了這一邀請。

在卡扎菲親自找利比亞作曲家專門為賴斯譜寫的《白宮黑花》樂曲聲中,他們欣享了一頓美味的晚餐。晚餐結束時,卡扎菲突然告訴賴斯,他有一件禮物要送給她。卡扎菲拿出了禮物,那是一本相冊,裡面全是向她展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相冊,裡面是他收藏的所有賴斯與世界各國領導人會晤的照片。


卡扎菲還盛情邀請賴斯去他著名的軍用帳篷裡會面,但賴斯拒絕了,堅持要在正式辦公場所會談。最後兩個人合影留念時,卡扎菲一改往日的冷麵孔,露出了難得的笑容,甚至還開心的露出了牙齒。

據事後的美國國務院一份報告稱,在那次賴斯的利比亞之行中,卡扎菲還送給賴斯許多珍貴的禮物——一枚裝在精緻木盒裡的鑽石戒指、一個配有DVD的魯特琴、一個裝有卡扎菲照片的小盒子、一個腕帶以及一本卡扎菲親筆簽名的綠皮書,禮物價值竟高達驚人的21.22萬美元。不過,賴斯回贈卡扎菲的禮物卻只是一個印有美國標誌的盤子。

卡扎菲對賴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外人很難理解。因為雖然卡扎菲的確對黑人女性情有獨鍾,甚至為了鼓勵利比亞民眾娶黑人女性,還出臺了一項“利好”政策——凡是和非洲黑人結婚的利比亞人都將獲得5000美金的政府津貼。不過,他已經有過兩次婚姻,並生了八個孩子。看來這位風度翩翩的“萬王之王”卡扎菲並未能能俘獲他的“非洲公主”賴斯的芳心。

不過後來《土耳其晨報》披露的一則新聞卻讓世人大跌眼鏡。報道說賴斯雖然不喜歡卡扎菲,但這位53歲的副國務卿卻與他36歲的兒子賽義夫一見鍾情,而且還陷入了熱戀之中。幸虧後來美國媒體對此予以闢謠;而“帥鍋”賽義夫也公開表示,雖然利比亞政府關於娶黑人女性的獎金很誘人,但他絕不會跟黑人結婚,因為“這是個人喜好問題”。否則,這個劇情也有點太“狗血”了吧!


無坡居士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十年彈指一揮間,匆匆往事如雲煙。彼時的中東明星卡扎菲今天早已作古,而卡氏的“夢中人”賴斯女士也已告別政壇多日。

想想也是奇葩,一個國家領導人竟然痴迷愛上了另一個國家的單身女性政府高官——這就是發生在十年前卡扎菲重視來訪的美國女國務卿賴斯的事情。

卡氏與賴斯女士的“天方愛談”多人已有論述,我就不再剩飯熱炒,還是說說卡扎菲的天賦異稟吧。

實質而言,卡扎菲的天賦異稟多半是他後來擁有的權力所賜。正是有了這樣的權力,他就可以為所欲為愛上他看上的任何女人。只不過賴斯女士身在超級大國美國的高位上,人家“黑富美”,完全沒有圍繞在卡氏身邊的如雲美女的爭風吃醋,沒有俗不可耐的逢迎造作,而這更加讓高處不勝寒的卡扎菲痴迷不已。



賴斯女士身在異域身居高位,卡扎菲當然不能巧取豪奪,但他利用來訪一親芳澤大獻殷勤的舉動誰也阻攔不了,這就有了至今被人們傳言的卡扎菲大肆鋪張接待賴斯,順便也有了被傳為笑談“卡賴緋聞”。

實情證明,卡扎菲對賴斯女士的愛戀純屬“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典型的單相思。賴斯女士也心知肚明,只能姑妄聽之。


可卡扎菲就不一樣了,他這種極權滋生的予取予奪秉性,以及所謂獨立特行的種種樹大招風炫耀性作為,終於招致了國家的分崩離析,招致了自己的兵敗身死,可謂不作不死。

哥不在江湖,江湖上還有哥的傳說,這就是卡扎菲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大遺產。


今古達觀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卡扎菲喜歡賴斯呢?其實不僅卡扎菲喜歡賴斯,很多國際上有名人物也都喜歡賴斯。咱們先看看當時卡扎菲對賴斯的三個細節:

第一個細節:據資料記載,賴斯訪問利比亞時,卡扎菲就喜歡上她,並且卡扎菲在公開場合說:“我很仰慕賴斯,我為她對阿拉伯領導人發號施令的方式感到驕傲……我非常愛康多莉扎、仰慕她、以她為驕傲,因為她是非洲裔的黑人女性。”可見卡扎菲對賴斯喜歡是發自內心的。

第二個細節:賴斯訪問利比亞臨走時,卡扎菲還贈送賴斯一枚鑽戒、一把魯特琴和一個吊墜,並把自己的相片和寫的那本綠皮書也贈給賴斯。單就那些禮品就值21.2萬美元。卡扎菲能出這麼大價錢給賴斯,足以看出“真喜歡”。

第三個細節:2011年,利比亞戰爭期間,反對派攻佔了的黎波里,並在卡扎菲住所內發現一本私人相冊。這本相冊扉頁上寫著“我親愛的”。但打開相冊後才發現竟然全是賴斯的個人相片。從保存賴斯相片,可以看出卡扎菲喜歡賴斯已經到痴迷狀態。

就連賴斯後來在回憶中也說到:“卡扎菲本人對我也有一種稍嫌怪異的迷戀……”,當時卡扎菲與賴斯見面時,卡扎菲還給賴斯播放了他專門製作的賴斯的照片,而配的音樂則叫《白宮裡呀開黑花》。賴斯曾說:“卡扎菲很古怪,但他不淫穢”。

不過卡扎菲這種喜歡是“單相思”,雖然賴斯是單身也不會與卡扎菲發生戀情,必竟卡扎菲在美國印象中極差。

那麼卡扎菲為什麼迷戀賴斯呢?不僅僅是喜歡,也有深層原因。

一、不排除卡扎菲討好美國

2008年9月,賴斯訪問利比亞,是美國時隔53年後美國的國務卿首次踏上利比亞土地。這對卡扎菲來說,不僅面子給足了,也說明兩國關係改善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薩達姆被殺,卡扎菲就已經開始與美國改善關係,怕自己反美再如薩達姆一般。所以賴斯到利比亞後,也讓卡扎菲看到希望,極力討好賴斯,讓他回國後幫自己說好話。不過卡扎菲給美國造成那場空難,即使陪錢美國人也恨他。但在卡扎菲心裡,雖然美國下屆總統不是小布什,賴斯也不一定再出任國務卿,但可能通過賴斯政治關係拉近與美國政界的關係。但後來利比亞戰爭說明,卡扎菲這種想法很天真。

二、賴斯形象迎合了卡扎菲性格

賴斯作為一名非洲裔能夠在美國政府內任職,非洲人都很驕傲。當然賴斯並不這樣想,因為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賴斯在國際舞臺上的霸氣形象,卡扎菲也看到了。再加上賴斯美妙身體,作為一個男人喜歡一個女人也屬正常。但恰恰賴斯這種“強硬”形象,被卡扎菲所喜歡。這就是卡扎菲性格方面的事了,從他身邊的那些女發保鏢也能看出卡扎菲這種“喜歡強硬”女人心理。

三、在阿拉伯國家刷存在感

在卡扎菲心裡,建立一個強大阿拉伯聯邦一直是他的夢想。他寫的那本小綠皮書中也能能看到他的抱負。但阿拉伯國家中那些強人,比如納塞爾、阿薩德、薩達姆等人都已經死去。卡扎菲認為他是唯一能領導阿拉伯國家的人。而賴斯到來後,也恰恰給自己創造了這次展示的機會,他要讓其他國家知道,卡扎菲與美國的國務卿交情不淺。


泥腿看客


卡扎菲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最後幾年竟對美英法抱有好感,抱有幻想,抱有僥倖,被短暫虛幻的蜜月期衝昏頭腦,以為平穩過渡,你來我往,一來二去,一會凡爾賽薩科齊秀親密,一會華盛頓小布希秀擁抱,一會的黎波里接賴斯的,結果,讓西方摸透了底,卻不知美英法德北約如狼似虎,正緊鑼密鼓的佈局絞殺,航母戰鬥群都已擺到地中海了,時機已到,裡應外合,西方翻臉不認人,先搞亂利比亞國內,再來個導彈齊發,狂轟亂炸,可憐老卡落得個眾叛親離,最終小命不保。嗚呼


留洋寶


國際關係中最經典的總結就是基辛格博士的“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利字就是國與國關係最好的詮釋和最高行為準則,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的重視程度,取決於利害二字而已。天子稱孤道寡,是因為天子無私事,個人情感服務於國家利益,卡扎菲對賴斯之重無非利之重,或許附加了個人的私慾,又或者借個人私慾之名行不可明言之事,倘若美國不是一超獨霸,倘若賴斯不是身居高位,卡扎菲即便傾心,也不必不能以國禮相待吧!


小斧子新思維


重視的太過份了,說以美國把他給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