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为什么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却在下降?

鹏鹏254367192


我个人看法,虽然教师的收入水平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什么样的心理体验。

以前工资低,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刚刚参加工作,当时月工资只有四百多元,全校教师有一百多人,就算是资历最老的教师,工资也比我多不了多少。不管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坛新手,还是耕耘教坛几十年的老前辈们,工作热情高涨,都在想方设法提升教育成效。上节课的老师课后被学生堵在教室里解答学习疑难经常要等到下节课的老师进教室上课了才得脱身。为了学生能巩固好所学知识,同级同科的老师轮流手工刻印、油印学习资料,学校仅有的几套蜡板经常要抢着用。每个月四个星期,有两个星期六日要补课,学生只是在月中才能回家休息一次,当时补课每节课给教师五块钱的生活补助,如此而已,但老师很少怨言。学生穷,所以拼命学,教师穷,但也拼命教,师生有共同目标,都在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痛并快乐着。那个时候的学生违反了纪律,教师可以严厉批评,学生自己也会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家长更是会积极配合。因为违纪行为会成为令家长和学生觉得特没面子的事情。

后来,学生家里富起来了,学杂费也免了,每个学生每期交15元的作业本费就可以了,应该说学习条件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但学生的学习劲头没了。教室里堵住老师求教的现象鲜有了,以前学生用来补课的星期六日现在整天用来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了。以前学生强烈要求老师多印发学习资料,现在精美的试卷刚到学生的手上,不少就被学生当垃圾扔进了废纸篓。以前令家长和学生感到羞愧的违纪行为,现在成了考验教师忍性修为的难关,处理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得咎的缘由。以前教师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教好学生,现在教师只有一个目标,保护好自己,因为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继续站上讲台。尽管工资不停增加,但教育的成就感却在不断的减少。如此心理体验怎么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一个教育一线的小人物


作为老师我说说我的感触,可能只代表我个人,但是这是真实的感触。我面对学生上课的时候我很快乐,在教学中和同学们聊聊科研,聊聊技术,聊聊自己做项目的时候遇到的各类工程问题,课余时间同学们做做实验搞搞研究挺好玩的。什么时候积极性不高?填表,做各类文件和材料,有人说现在老师很多是教研型的,我觉得说法不全面。现在老师有至少30%陪着行政玩。一群大老爷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定指标,同时自己又没有能力做领头羊。感觉就像一个外行再谈如何亩产万斤。每每遇到这样的破事就没心情做事情。


DOS4204053888


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这些钱都投在学生和校舍上面,教师工资福利没有多大改善。我是江西赣州小县城的乡村教师,教龄33年,副高职称6档,每月打卡工资4608元,绩效工资480,乡村补贴650,除此以外没有其它任何福利。


万物皆有因


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谈谈这点,国家确实是对教育投入巨大,主要投入这几方面。

一、投入到学生身上。

目前不少地区已经是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像我们山区寄宿学校,学生基本只花费生活费和辅导教材费用,也就一学期一两百,早上有免费的早餐,每个月有生活补助(政策后期还要涨生活补助),每学期有文具补。十公里以上的还有交通补,以及企业的捐助资助。

二、投入到硬件设施上。

每年的教育经费,不少都投到了基建上,学校倒是样貌变化快,学生住宿,学生学习条件不断改善(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等)。

三、教师培训

这部分每学年都有所谓的教师培训,可是基本就很简化,上堂课,写个学习心得就算培训!



Mr大王


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大,为什么有些教师积极性不高?

有些教师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积极性不高,属正常现象。毛主席说过,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也这样。教师也属人,不是神,也有左中右。只不过这些教师属于右倾罢了!一个几百万教师队伍里没有一些落后分子才怪呢?有才不怪!

这些教师并不是因为工资小,待遇低而积极性不高,就是给上他们文娱明星般的待遇,也未必有积极性。关键他们缺乏一颗爱国心,一颗事业心,缺乏像钟南山那样冒着生命危险逆向而行的为国为民的献生精神!缺乏像解放军医生疫情就是命令的战斗精神!缺乏像广大奔向疫区的医务工作者的拼搏精神!缺乏像公安民警,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只能说有些教师思想觉性太低,不配当老师。即使当了也不好好教育学生。希望这些教师幡然醒悟,丢了身上的包袄,跟上飞速发展的形势,振作精神,教育好下一代!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印忠旗


作为一个有21年教龄的教师,对教育一线的了解,至少略知一二。我认为:“师道”衰落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够的主要原因,教育投入多少不是影响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一、尊师重教战略地位的知行不一。

尊师重教,是国家治理应有的道义,这是两千多年来的基本治国理念,国家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现实中已经变成一句口号和空话,原因主要:教育是无形的、带有周期性见效的东西,不是眼前实实在在的经济指标,而地方政府往往注重眼前的功利性,对教育采取“能过则过”的态度,加上如果中央督导不严或也有某种程度上的功利性,教育“被忽视”更甚,拖欠教育经费屡见不鲜,提高待遇更无从说起。设立教师节,或每年拿几百块钱慰问金去慰问老师或开个座谈会,是不足以体现“尊师重道”的,是象征性而已。

二、尊师重教战略地位的弱化。

一是《教师法》没有得到彻底落实,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师法》中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条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且还造成待遇差距越来越大,寒了教师的心,如教师没有车补及与公务员的等量绩效等。二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权益保障,缺乏法律保护,现有法律偏袒于未成年人保护,教师时时处于“被告”的弱势位置,既承担着教育使命的重担和道德高位,又没有赋予他基本的权益保障,连批评学生都变成一件冒险的事情。

三、对“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认识不足。

毛泽东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教育也是这样,决定教育的因素是人,是教师,而不是物。近几年,国家教育投入加大,但多数是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变办学条件,这当然是对的,但别忘了也要往教师身上加大投入。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待遇,使之应该得到的合理收入,教师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不是活在道德高人里;二是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提高教师素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等。

四、教师的职称评聘体制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在没有福利政策辅助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靠工资吃饭,职称评聘就意味着工资收入的全部。有不在少量的教师,就因为学校缺乏空岗,工作十几年还是低职称,无法评上高一级职称,收入不到3000,这怎能不打击信心?

五、社会对教师缺乏敬畏之心。

教师受制于法律、经济等各方面地位,应有的“尊严”不保,社会对教师的“礼敬”程度也不一样。教师的待遇低,教师职业社会影响力下降,加上《未成年保护法》的副作用,教师有“跪下来教书”的倾向,只能接受社会的所谓“监督”,未敢伸直腰杆教书育人。

六.教师中的败类影响“师道”。

由于教师人多面广,素质参差不齐,“种群”中也存在有败类,违纪违法现象屡有发生,甚至时而发生恶性事件,这也影响了教师群体形象。有的教师,守不住道德高地,从事有偿家教或其它乱收费,影响恶劣。

出现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主要还是对教育对教师重视不够,“中师”时代的教师素质是最好的,尖子生当时就选择师范。“中师”时代结束,应该是教师素质的转折点,师范生素质越来越参差不一,高考志愿填报多数是本科线上分数较差才填报师范,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业魅力不够,待遇低。

当然,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完不了的上级检查,以及工作时间的紧张和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增大等,这些都造成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进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是,整个“师道”生态环境已经受破坏了,教育投入,其实是一个小方面,围绕“师道”这个核心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高兴的是2018年09月11日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中国教育作出了新的部署,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投入的政策,更多向教师倾斜,优化支出结构,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陈宝生部长曾讲:“跪下来的教师教不出站起来的学生。”我们相信,这些对教育、对教师及重塑“师道”是一个福音。


愤怒的木棉


国家重视教育,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但是只是一味的盖楼和提高义教经费(维持学校运作,改善办学条件,但是不能用于教师),对于教师的工资提高却有限,毕业两年的其他工作也都比老师挣的工资多!其次,压力大,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那么多办补习班的只所以存在,还是说明工资少,如果老师们工资挣的多,谁还会办补习班挣补课费。


傲邪龙


职称工资差距太大了,有些人评上高级职称拿着高工资什么事都不想干,有很多很多一线教师做最基本的大量工作,累死累活也没没有高级职称拿着最低工资,现在有很多教师哪还有心思把教学放第一位,都奔着评职称的目标去努力,因为职称决定着你的一辈子!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作为业内人士,我自己觉得现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更多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来保护老师,教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良心活,大多老师都想把孩子教好,都希望他们成才,但现在的大环境让老师们对孩子的各种行为敢怒不敢言,更别说体罚,稍不留神就会丢掉自己的饭碗,甚至还会判赔偿……所以大家都佛系了,都觉得“成绩不好最多绩效少拿点,但被冠宇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话,自己几十年的铁饭碗就毁于一旦了”。


梦里花落157957415


投入越来越多,可能重点花在了学校基础实施教学实施等方面,据我所知全国各地教师的工资相对是比较较的,与民工比,一个没任何技术的小工每天工资一百伍拾元,有技术的大工在二百至五佰元,这就是市场经济,说明只有这个标准,才适合供求关系,也说明只有这个标准才能适应货币的含金量,也就是适应消费。另外和其它行业和部门比较,在目前还没有彻底封堵灰色收入和外快收入的大环境下,教师工资和其它教育开支完全靠财政,教师如果不补课的前提下是没有半点灰色收入的,就连吃饭乘车也必须在自己的工资中开销,这样放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教师的工资的真正含金量就显得不如其它行业高,所以教师的经济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地位也就不会高,教师职业除了稳定也就沒有其他更多的优点了,这也是目前很多年轻人第一志愿是选择考取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可能有一部分人选择作教师。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如晋职晋级的机制,奖优罚劣的机制,教学任务的分配与安排,学校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专业化发展,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等具体因素。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当务之急,规范教育和学校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