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相信大家最近几年都经常听到一个词:“格局”。

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思路决定出路,格局決定结局”,现在我们都说一个人要成功,必须要有格局。格局大了,视野就会大,视野大了人脉也就广了,人脉广了离成功也不远了。

可是我们每天都谈格局,有多少人静下心来想过,格局到底是什么吗?其实呀,格局就是一个人对世间万物的接受、包容能力。这其中就有一个核心品格:宽容。可见,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加成功,学会处事宽容,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所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孩子学会宽容的原因还有很多:

1.受到自己的善待

宽容有时候对应了一种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是积极的做人心态。宋代的善棋道人说过:“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果孩子没有宽容的心态,很容易就会揪着某些小矛盾不放,不仅搞坏了自己的心态,同时也会因为走不出一件事而影响到自己。

比如,孩子做某一件事,有一些事情不完美,比如考试可能考了98分,错了一个非常低级的小错误。有些孩子就会想:“这次我错得很不应该,但是发生的就已经过去了,随他吧!下次注意一些就好了”;有些孩子则会非常在意,甚至会因为这个变得不开心:“要是我没有错这个就好了,我真的恨我自己!”,后者就是因为没有宽容的心态,让自己老是被禁锢在过往之中,这种固步自封的心理是要不得的。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2.受到别人的善待

人生路漫长,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他人也不会以真心待孩子。我们应该都有1、2个非常亲密的朋友吧?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我们和所有的朋友聊天、交往都要抱着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我们是不是会活得很累?有这种心理的话,就连生意都很难谈成!

孩子小,没有安全感,害怕同学欺负他,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一直不敞露真心,永远抱着“被害妄想症”的心态去发展人际关系,其实孩子也会活得很累。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那么,身为家长,我们要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呢?

1.言传身教,当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学会了宽容,并展示给孩子看,孩子才会对“宽容”两个字有更深的理解。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接触到宽容,会记得更深。

比如你和孩子上街买东西,别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你可以笑笑说“没关系”,然后两个人鞠躬带过,这看起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却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宽容”,给孩子上了人生第一课。因为有些人在路上和别人碰到,就是会觉得不甘心,不愿意放过,就揪着这一件小事和别人在大街上吵起来,这是完全没必要的。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2.不溺爱、不纵容,方令其领悟“宽容”之理

宽容不代表“无视”。对于侵犯了原则、底线的事情,我们还是不可以宽容的。这就要我们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把握好宽容的度。如果我们一味溺爱孩子,惯着孩子,孩子做错什么,我们都想着“要宽容”,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王子待遇”,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人拦着他,就会慢慢形成自我主义的人格。

正所谓“宽容别人是大度,宽容自己是自私。”,孩子太受到宽容,就不愿意去宽容别人了。这也是一种很奇怪的矛盾心理。总而言之,对孩子的宽容不是0也不是1,必须是中间值。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会引发矛盾,就是因为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我们都信奉着自己一贯追随的观念,如果符合,那么大家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一旦冲突,就想争个你死我活。

孩子小时候可能会因为自己想玩哪个玩具,而同伴不愿意让渡,孩子就去和他争抢,还和小伙伴发生口角,最后大家都哭得眼泪汪汪。

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好好地教育孩子,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今天你是他,你不愿意把玩具给别人,而别人又想要,于是来抢夺你的,你的玩具被夺走了,你会开心吗?”,相信孩子想到这里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时候孩子并非不会换位思考,只是还没有养成换位思考的意识,我们身为家长,就要去点醒孩子!


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在这斤斤计较的社会,也让孩子学会宽容


在这个人人都喜欢抢夺争赢的时代,让孩子学会宽容,他的世界会更开阔。让孩子学会真心地欣赏别人,和欣赏自己一样弥足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