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问】如何看待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

【问】如何看待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方法?

【答】众所周知,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约75%以上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其中,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中,由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尤其是流感病毒、SARS、MERS及NARS(我们仍然认为这个简称远比2019-nCoV贴切和简洁)病毒、埃博拉病毒,易于造成大规模流行,极大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强致病性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面临新的挑战。

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有赖于先发现病毒,特别是新的病毒。因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是其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因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培养,故病毒的分离鉴定较困难、繁杂,且需时很长。不同的检测方法其目的性及可靠性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机构对病毒毒株进行分离与鉴定,如武汉、广东、浙江等地的研究机构均已成功分离病毒株,在获得病毒株后通过培养受感染细胞,观察2019-nCoV的生长过程,清楚地了解病毒的复制过程,并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这为分析2019-nCoV的流行规律和致病机制,开发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分子病毒学的发展,临床上现已不断建立新的快速诊断方法。一种新的方法即基于宏基因组的新一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不依赖于传统的培养技术,直接对临床样本中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比对到的序列信息来判断样本包含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能够快速、客观的检测临床样本中的较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且无需特异性扩增。这次武汉首发病人的标本就是采用mNGS 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与SARS近亲但不完全相同,最终确认为2019-nCoV,可以说是首当其功。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病毒的分离培养还是mNGS,由于设备、技术及检测时间所限,不能用于2019-nCoV的普及性检测诊断,特别是在现大流行阶段,需要准确、快速的检测手段进行确诊,更有利于2019-nCoV的防控。为此,目前各研究机构已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完成对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开发,检测方法采用的是反转录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它是一种将特定RNA片段反转录成DNA后指数级扩增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而检测出带有特定基因片段的病毒。PCR检测盒就是根据病毒的基因序列,遵循一定规律配出对应的探针,用荧光探针去检测病毒。自中国疾控中心(CDC)测出并公布病毒2019-nCoV的序列后,根据病毒基因序列很快进行了相应的PCR检测产品设计。PCR最大的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扩增,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由于这一检测方法靠的是分子层面的特异性结合,因此只要公布的基因序列正确,相关技术的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9.9%,且通常在1~2小时之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已报道有多家公司完成对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但大多数公司亦表示产品只供科研检测使用。国家药监局(SFDA)启动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共批准 4个产品。同时已要求省级药监部门加强对上述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实际上,由于PCR产品不含活病毒,也不是治疗药物,所以安全性不是问题。而最为关切的就是产品质量,包括敏感性和特异性。1月下旬以来,CDC将核酸检测和确诊权限下放至医院,大大促进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控。不过,需要在生物安全柜操作+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的情况下进行。

在血清学检查方面,浙江的研究团队近日宣布,研制出可以快速筛查2019-nCoV的胶体金法抗原筛查检测试纸,检测时间只需要10分钟。有人担心,通常胶体金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核酸检测更弱,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出现的概率可能会更高。而且,目前2019-nCoV的筛查检测试纸并非仅针对此次2019-nCoV。不过,既然最近未发现有SARS、MERS等流行,作为初筛检查,简便易行,仍然不失为良好选择。ELISA检测2019-nCov IgM及IgG抗体也已经出台,对于错过核酸检测或者核酸检测阴性者有诊断意义。

综上所述,有关这些新的快速诊断检测方法,还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验证,主要是观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试剂盒及设备条件供不应求,实际上很多基层医院,是无法应用这些方法来进行检测和筛查的,这对就地治疗及居家隔离等措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急需尽快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