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觉得国画底子是书法,还是素描?

yirenjing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书法,为什么是书法呢,历史已经证明了,在没引进素描之前,中国画自己相当成熟了,而且也流传下来很多的优秀作品,如果国画的底子是素描的话,那么流传下来的千古名作从何而来。

国画从表现手法分工笔和写意,宋代以前基本都是工笔画,宋以前出了很多人大家比如,东晋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的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五代的黄荃(写生珍禽图)这些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作品,那是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完全靠观察靠记忆画下来的。那时的工笔画的造型也是很严谨的,那时没有引进素描。

宋以后由于很多文人的参与,写意画崛起,写意画讲究笔墨和主观感受,对于造型要求不高更不需要素描,文人通过舞文弄墨来抒发自己的情趣,比如宋代的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清代的石涛,那时也没引进素描。

那为什么书法才是国画的底子呢,首先书画同源,相同的工具毛笔同相同的纸墨,西方国家画画和写字的笔是不一样的载体也是不一样的,虽然也可以用钢笔画画用排笔写字,历史上很多国画大家都是书法高手,比如吴昌硕中年才开始学画终成一代大师,而吴从小写书法书法功力深厚写更能说明问题。

广义上讲中国画的线描也是属于素描的范畴,但一般我理解的素描是学校教的那种素描也就是狭义上的素描,但有的人会说古代那些国画很多造型都不严谨甚至变形很厉害,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就很好的把国画的造型问题说明白了。虽然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所以国画最终是写神(意)不是写形。

近现代由于引进了素描也出现了很多大师,比如徐悲鸿,蔣兆和,但是他们学素描只是为了改良国画发展国画,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传统的中国大师比如齐白石黄宾虹他们的作品没有受素描的影响。所以素描不可能是国画的底子只能是国画的补充,如果以素描为底子那就失去了国画的原来的味道了,书法好也不能一定能画好国画,国画讲究画外功,除了书法其他比如诗词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等都要有所涉猎方能在国画有所建树。要画好国画书法是必修课。





南轩主人


有关绘画艺术,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国画与油画,我曾这样说过,若想安静,那可以欣赏国画,因为国画是一门抒情艺术,抒发情怀,享受意境;若想热闹,那可以欣赏油画,因为油画色彩丰富,刺激人的视觉,从而情绪波澜,问题来了:你觉得国画底子是书法,还是素描?


国画的底子是书法,不是素描

有必要重复一下,国画的底子是书法,,不是素描,而且是和素描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说的那么绝对呢?古人都说了“书画同源”,讲的就是书法和国画出于同一源头,不过书法和国画的学习路径并不完全一样,值得注意了,是并不完全一样,也就是存在一样的地方,

自古以来,国画是线条造型艺术,以笔墨为创作工具,在简练的线条造型中,表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和书法艺术的理念是一样的,所以古代书画家都是以书法入画,就是以书法的笔法作画,为的是讲究笔墨趣味,追求写意效果,



既然国画注重写意,那么要素描做什么呢?在人们的印象中,也只有西方油画采用素描,其目的是强调写实,空间透视效果,说到这里就容易明白了,国画是注重写意,而不是写实,所以说国画完全不需要素描,那为什么现在的国画才用了素描了?说来就话长了,


现实摆在眼前了,国画采用了素描,就变得不伦不类了,素描毁了国画,更何况,几百年前的国画也没采用素描,反而都是精品;现在的国画有了素描之后,就好比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长了男人的胡须;国画的写意,是强调意境感,不带情绪感,是在抒情,如果国画也以素描为基础的话,就是在写实了,写实就带有情绪,就跟油画一样,从而缺乏笔墨趣味。


诗夜城主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国画的底子是素描,还是书法?

个人拙见,我更倾向于国画的底子是书法,但是,书法并不是国画的辅助,而是中国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法

个人拙见,国画的主要底子是书法,辅助的底子是素描

国画是中国的画种,素描是来源于西方的画种

而且国画,素描,其绘画技法,绘画思想都是大相径庭的

比如国画注重以线造型,素描是以面造型

而书法,国画,其技法,思想精髓都是一样的

书法与国画,注重线条运笔的轻重缓急,笔墨的浓,淡,干,湿效果营造的不同的艺术视觉效果和意境

书画同源,国画如同书法,注重运笔的侧峰,中峰,逆锋,拖锋,拖锋,散锋营造的意境效果

国画如同书法,注重精髓,气韵,气势,意境,提倡应物象形之上的气韵生动

有书法功底的人,学习国画入门更快,没有书法功底的人,学习国画会寸步难行

但是,也不能说国画,一定不需要素描功底

特别是对于工笔画创作而言,个人拙见,工笔画,起稿阶段,还是需要应物象形的写实功底

工笔画起稿阶段,需要注重物体的比例,造型,正好有素描功底,能助你抓准形体的比例和造型

也许亲会反驳,中国美术史上的古代国画家,古时候西方画种还未传入中国,那么古时候的国画家,不知道何为素描,还不是照样涌现出许多经典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个人拙见,中国古代的国画家,虽然不知何为素描,但是,他们都有墨分五彩的造型意识

以墨色不同的层次,焦,浓,干,湿,深浅来营造山水,花鸟,人物的体积

比如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岩石画法,不仅线条勾勒轮廓,还用毛笔擦出一些阴影,营造岩石粗犷的纹理,使岩石看起来有厚重的体积感

古代人画国画山水,都是用皴法表达山水体积,营造山石的纹理

西方素描画种,注重表达体积感,但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也有营造体积感的意识

但是营造体积的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国画技法,都是与书法运笔紧密相连的





但是个人拙见,学国画专业,需要一定的素描功底,因为工笔画起稿时,素描功底能助你抓形准确

但是,国画的主要基础是书法,辅助的基础是素描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条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艺术狂人2


我来回来你的问题。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搞懂两个关系。

一、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二、中国画与素描的关系

中国画与书法同宗同源,有很多相互联系的笔法和理论。以书法入画会对中国画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不是说要成为中国画画家必须是个书法家。二者相辅相成,但不是必然关系。

素描是西方绘画造型的基础,有着完整的绘画理论。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属于写意的绘画体系,不需要画的很“像”。神似最好。所以在学中国画时最好是忘记素描的造型方式和绘画理论。

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到你




三山画会


社会上一般有两种意见:书法是国画的底子,或者素描是国画的底子,我认为国画需要书法也需要素描,缺一不可。

书法是国画的底子。有一句话,书画同源,书法与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两块魁宝,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交相辉映。书法与国画的材质相同,都是以毛笔、宣纸、墨汁书写绘制,是意向的表达。国画讲究以形写意,以形写神,以书法的书写性表现画面的意境,离开书法的意向,便失去了中国画的精髓。


素描也是国画的底子。中国画自从有了素描,造型科学严谨,物有味像,空间关系表达自然。世界上每一类绘画都在承前启后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优秀的绘画因素,素描给国画带来不一样的意境,有素描的底子,国画更鲜活生动。

对于国画来讲,书法的“写”性重要,素描的造型也重要,国画的底子离不开书法和素描,您赞成吗?


陈庄水墨画家


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两大类: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和写意之间,有一种画法叫工兼写,写意画又有小写意和大写意之分。

工笔画工整细致,一般画在熟宣纸或熟绢上,经过多次渲染,让人看上去有一种逼真的效果,其基本功是线描,或称白描,古人根据人物衣纹的不同形状,分出十八种不同类型的描法,称为白描十八法,如柳叶描、折芦描、橄榄描、竹叶描、枯柴面、蚯蚓描、钉头鼠尾描、行云流水描等等,一个工笔画家,如果在学画的启蒙阶段不在白描上下三、五年死功夫,想把工笔画画好,比登天都难,我们在近几年的全国美展上所看到的工笔画,大多线描不过关,软弱无力,只能靠色彩的渲染去遮丑,当然,我国历代都不乏工笔画大家,宋以前的画家,多为工笔画家,近现代也很多,比如刘奎龄、王淑晖、俞致贞等画家。

工兼写,主体以工笔表现,补景用写意手法,如爱新觉罗·溥佐先生的许多作品就是这样完成的。

写意画是用简单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比工笔画更容易传神,大写意比小写意用笔更为夸张简练,写意画重“写”而忌讳“描”,所以,写意画与书法是相通的,人们常说,某某画家以篆法入画,某某画家以楷法入画,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写意画的基本功是书法。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最大区别是,中国画以“线”表现景物,西洋画以“面”表现景物,而素描画的是“面”,所以,素描不是中国画的基础。但是,在学中国画之前,画画素描,将来对学中国画是很有好处的,我个人更赞成在学习国画之前或同时,多画画速写,将来在造型上会容易多了,在黄胄先生的画中,就能看出速写的功底。





魏墉WEIYONG


书法和绘画是姊妹艺术,她们同根同源,加上诗歌篆刻形成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也是我们大中华最可引以为傲的艺术。

中国绘画的基础是书法,书法的笔法提按顿挫同样适用于绘画。以画竹为例,竹杆每节都离不开书法横画的写法,入笔行笔收笔完美地展现了竹子的形状和特点;竹叶入笔轻入,行笔稍按、收笔急起形成两头尖中间椭圆状的竹叶,俗称撇叶,用的是柳叶捺法。画梅画兰皆可用到书法笔法,兰叶的翻转是书法中锋侧锋的交互变换,虽然画竹画兰看起来轻松,实际上难度极大。所以有“半生竹,一世兰”的说法。



素描是外来元素,经过国人有效利用吸收也有机地融进了中国绘画,其透视法则明暗变化有效弥补了中国画的某些不足。如徐悲鸿的画林风眠的画都成功地将素描融入到了国画里面。但是素描还是要适量介入国画,用得过了,中国画的意韵、意境会受到影响。中国画写意的精神就会受到束缚。


总体来看,中国画从南宋以来诗书画印渐渐变成了四位一体的艺术文化元素,书法线条质量的不仅渗透到了画作里面,还展现在题跋上面,所以说书法才是绘画的基础。


情棋书画


我觉得国画底子是书法。曾经一位教老年大学书法课的77岁老师是国家书法协会的会员,他在讲课时说L好的画是写出来的,好的字是画出来的亅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一作为国画要相当的功底才能画出来,要象练字一样地练基本功,练成一定的格局了再加艺术,再画龙点睛。写得好的字,好的书法作品,同样苦练基本功,并且要心正写的字才能正,字写正了,各种字体各显特点,要正又要活,有的书法家写字一个字就一笔,而且写字象画画,一笔就画出来了。我认为国画的功底是书法。。


忆史情


国画的底子是素描还是书法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可以说是书法也可以说不是也可以说是素描看你怎么用怎么去转化。当今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包容的社会,并非顽固守旧一成不变。经过这么多年来的艺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古人是有以书法入画的习惯,也有以画为主的习惯。不管怎样诗书画印是国画艺术的基本要素,你写意也好,工笔也好都离不开诗书画印否则缺一而不和谐缺少了国画的共同特点。有先学书法再学国画的画家,也有先学素描再学国画的画家,也有直接学国画的画家等等。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呢!看你到底能否画出好作品来!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思想!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到底有没有味儿!到底有没有大师的基本素质!到底能否在这个领域里创造出人类历史的艺术价值来。一些因循守旧的顽固派指责这指责那的,他的作品到底取法有多深?上个培训班临摹点老师的画,或者是模仿点大师的技法套路,或者古代近现代大师的笔墨,一味地追求名利等等。显得有些羞耻了!国画艺术到今天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和谐的。会素描的也能画好国画会书法也可以学习素描,不管怎样诗书画印的基本能力必须体现出来。如果画技一般可以学习和追求画技再跳出来,如果书法一般也可以学习书法达到一定程度再跳出来。好的作品是多方面基本功的综合体现。有的人书法写的很好写在画上就不是字了根本不和谐不统一,这种情况就不是书法基本功了是和谐功夫了是整理整合能力的体现了。书法和画法可以同时进行在有了素描的造型能力上又出现新的国画艺术形式从而形成新的艺术思潮。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几大流派,以徐悲鸿林风眠等这些大师为首的西画入国画的艺术思潮取得辉煌的成就。以齐白石黄宾虹等这些传统水墨意义上的国画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多元的社会走适合自己的路吧!素描入国画或者书法入国画也好只要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革新创造出价值来,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就是最好的国画艺术。


夜色主义绘画


国画的定义,我认为就是中国传统画法,不能参杂西方的素描和油画的技法。

国画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走过名山大川,领略过各地的风俗和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及生活的感悟。但是,绘画与笔法是分不开的,好的构思最终还是要落在纸上,所以笔法是最关键的。国画的绘画技法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和西洋画一样反复涂抹,这就需要下笔精准,笔随心意,而这样精准的笔法是离不开书法的,书法才是国画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