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電影《囧媽》哪一個片段打動你?為什麼?

風雲經典視頻


《囧媽》作為首部在視頻平臺免費首播的電影,很可能說會引領一個時代。首播時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這部電影,相對來說沒有前幾部囧系列搞笑,講徐崢飾演的徐伊萬與媽媽之間的情感比較多,當然在春節這個節日裡還是特別暖心。

電影中有一段是徐崢和媽媽面對小熊和熊媽時,都願意為保護對方而犧牲特別感人,也是現實中很多媽媽的真實寫照。在真實的世界裡我們從小到大無時無刻不在收到媽媽的關懷,事無鉅細的關心著我們,當然正如電影前面所演,也製造了大大小小的矛盾困擾,但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能體會母親的辛苦與心酸,正如影片中遇到熊時,我們也能奮起保護我們的媽媽。

藉此向我的媽媽道聲“媽媽,辛苦了!”。也祝願全天下的媽媽幸福。


阿衝視頻


嗯麼,徐伊萬和媽媽盧小花下車後,經歷的🐻歷險記裡兩個片段很打動我。

一、追趕他們的那頭母熊最後撲向他們的時候,盧小花挺身而出,迎著撲過來的熊不斷叫喊道:“不要吃我兒子,要吃就吃我吧”!這是母性的偉大一面,這個片段是一定會引起大家強烈共鳴的。

二、母子倆在俄羅斯家庭的幫助下,戰勝了熊,伊萬揹著母親瘋狂地在冰河上狂奔,趕火車。小花說,把我放下來吧,別趕了,我們趕不上了。伊萬頂著個被凍的鼻青眼腫的臉,說:趕得上趕得上,我們肯定能趕上的。隨著大搖臂的推移,整個俄羅斯冰河上的壯麗景象躍然於眼前,在俄羅斯深冬如此壯闊的場景下,兒子為了給母親最終能圓夢,在絕地中拼了命地前行。

這是兩個生命才互相成就,是你和世上最親情的人互相成就。這一點上,電影已經在立意上升華了。

感謝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能在疫情期間為我們提供賀歲片《囧媽》,期待能在平臺看到更多好片。






晶致視界


徐崢走上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去找他媽媽拿護照。後來他下火車之後往樓梯上走。扭頭看了看,結果他媽媽在那個車窗玻璃後面,本來是看著他的,看到徐崢扭頭,媽媽迅速地往後面一躲。一個母親對兒子的那種期盼,但又怕增加兒子負擔,想要卻又不敢要,深怕給兒子添麻煩的偉大的母親心理,一下子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吉木


 “千萬別跟老媽吵吵,吵輸了你會捱罵,吵贏了你會捱打。”

  嗯,這話我深信不疑。尤其在看了《囧媽》之後。

  年屆四十的徐伊萬和老媽盧小花處不來,這似乎是個普遍現象。我們之中的哪一位,要是能和老媽在同一間屋子裡呆夠一星期,不出門不溜號形影不離,送你一個大寫的“服”!但囧就囧在,陰差陽錯之下,徐伊萬跟老媽上了同一列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六天,同一車廂,親情的萌點就這樣突如其來的爆發了!

  囧媽盧小花一出場,我就笑了。唉,誰都有一個同款媽,穿衣必要豔花的,出門能把家搬著,事事要替你張羅,講道理最後都是你沒理……她會不斷往你嘴裡塞各種食物,恨不能直接在你肚皮上裝個拉鍊往裡塞吃的。幾點該喝水、喝哪幾種水、喝多少量,一樣都不能錯。外邊遇到了異性朋友,你跟人熱乎點,她覺得你搞不正之風,你跟人冷淡點,她又怨你古怪不好處。我的親孃哎,你到底要我怎樣?!

  這一類媽媽,她們特別愛我們,但愛到至深處,也就成了子女心中掙脫不掉的控制慾!無怪乎囧媽最後衝著兒子一把眼淚:“我知道你煩我,可我是為你好啊!”

  是啊,我也有位六十多歲的媽媽,我也不能理解她的很多行為說到底,至親骨肉之間,是最愛的人,也是最不懂的人。

  電影《囧媽》完全可以當成是母子相處的教材片來看,這是一部最能淋漓盡致反映兩代人隔膜的片子。其中三個細節,值得格外拎出來說說。

  首先是情感的遺傳效果。做了十幾年情感類節目,我們經常說“一個家裡,你最討厭誰,往往你就最像誰”。一個家庭的情感模式,一定有它的代際遺傳性。電影裡的徐伊萬妥妥的就是這個例子。他嫌老媽太有控制慾,不論對丈夫還是兒子,時時刻刻得按照她的節奏來,總想把徐伊萬打造成她幻想中的兒子形象。於是徐伊萬在和妻子的婚姻中,不自覺地複製了老媽的性格,他對妻子的工作、喜好、乃至生活細節……無一不想全盤操控。做生意哪怕自己賠錢也不能讓妻子賺到錢!這是啥心態?典型的控制者啊!

  這可以折射到我們身邊太多太多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夫妻之間,太多太多這樣愛的廝殺。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至親骨肉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你得好好審視一下自己,也許你的身上也隱藏著和他一樣一樣的習性。

  第二,家有作媽是為啥?看到徐伊萬的囧態,電影院裡笑聲一陣接一陣。但笑過之後你卻能深刻體會身為子女的那種囧境。徐伊萬的老媽花兩萬塊報了個海外演出團,去莫斯科圓夢,還必須得坐六天六夜的火車去。在兒子看來,這就是作。你怎麼就不能老老實實做飛機去呢?你怎麼就不能踏踏實實在家安享晚年呢?可你發現,很多老年人的快樂,恰恰來源於給兒女製造的“不快樂”。很多朋友來找我聊爸媽的問題,言稱自己天天被作媽作爸給氣到瘋!人間不止蘇大強,遍地都是盧小花啊!但細想過之後卻發現,爸媽的作,不過就是一種“求關注”。兒女大了,越來越忙了,有空沒空都不願陪陪爸媽了,我們都是耐心太差,不到實在讓自己難受的時候,根本不會沉下心去跟父母交流。於是爸媽潛意識中就開始想“生事”,因為只有他們“生事”,兒女才能回到他們身邊去“平事”。這就跟小朋友要用淘氣來吸引父母的關注一樣,親情也是五十年一輪迴,小時候我們用搗蛋來牽住父母的心,長大後父母用折騰來索要我們的愛。這就是濃到骨血的愛。

  第三是最讓我動容的片段,在影片的結尾,徐伊萬陪著媽媽回到了家裡,媽媽坐到鏡前,摘下了假髮,露出了稀疏花白的頭髮。那一瞬間,我沒忍住,直接哭了。之前徐媽媽一路燙著發化著妝,花衣服一天換一套,唱著歌跳著舞去莫斯科演出。那就是一個妥妥的“潮媽”形象。可在卸下假髮的那一瞬間,蒼老的現實掩蓋了一切熱鬧的假象。獨自一人的生活,兒子不能理解的孤獨,生活蒼涼的底色顯露無疑。不論你再怎樣掙扎好勝,也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我相信那一瞬間,觸動了每一個兒女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身為兒女,每年春節都是一次與父母相處的囧途之旅。不知何時,我們變得害怕與父母獨處。七天的朝夕,相處的瑣事,兒女總說:“一到過年就發愁,跟他們什麼道理都說不通!”

  借用電影中的一句話:“你那麼講理,就是不講理!”

  是啊,家是講情的地方,處處都講公平道理,家也就不像家了。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和父母一樣瑣碎的老頭老太,看完了《囧媽》,我覺得可以對爸媽再多一點愛和理解。


小北娛樂匯


說一句實話,電影舅媽裡面的片段真的就是大黑熊媽媽為保護自己的孩子,然後向人類的拇指發出進攻,當時徐崢和自己的媽媽兩個人都想保護著對方,那一幕情感真的讓人覺得特別感人,特別內心中有一種很偉大的感覺,母親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當時頂天立地起來,生活中確實是這樣的,母親總是把最好吃的給兒女,總是把最好的環境讓給孩子們。總是把苦難自己磨成苦水嚥下去,從來讓凱孩子看到的都是笑臉。 去年過年的時候媽媽臉色蠟黃總是咳嗽,當時我總是說要領他上醫院,媽媽跟我說這都是自己感冒造成的,沒什麼問題,我們就這樣爭執了幾天,後來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開著車拉媽媽去醫院了。在醫院大夫都批評媽媽了,說是腎炎。而且批評媽媽說你這個老太太怎麼能挺到現在就是疼也得把你捧到醫院來了,我跟大夫說,我說我媽媽這還硬挺著跟我說沒事兒呢,我媽媽瞧了瞧我說是很疼,可是一想到要分散你的精力讓你跟著操心,我就沒說出來。我心中剎那之間酸溜溜的,滿眼的淚水,自己的兒女,你從來不想麻煩,可我們每天都把自己的注意力,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工作,放在了自己的兒女身上忽略了你們太多太多,現在講起真是一種愧疚,真像徐崢說的連向媽媽擁抱那麼一點點時間好像都沒有。我的事情就是所有母親都要做的這樣事情,他們善於在孩子們面前編造一些美麗善良的謊言。比如說我吃飽了,比如說這挺好的,比如說媽媽都已經吃過了,總之老人都是在騙你的,總想著自己兒女能夠心安理得的去享受生活的安寧幸福。而且我也看到過許多感人的母子故事,有一個《唐山大地震》的故事不就說嘛,一個母親當解放軍救他的時候,他指了指下面說我的兒子還壓在下面,你們先救他,我沒事先不要管我。所以說當我看到熊媽媽發瘋似的抓狂似的,像母子兩個人襲來的時候,作為母親的揮舞著臂膀。完全沒有顧及自己當時的身臨其境的危險,告訴大黑熊先奔自己來。給自己留下的是危險,給兒子留下的是希望和生命,這就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在這段過程當中我深受感動,特別為母親而自豪。


視頻小天地1


題主您好,朵朵回答您的問題!

電影《囧媽》中熊出沒片段最打動我!

徐伊萬是制暖科技的創始人,從白手起家到身家過億,徐伊萬在事業上是位成功人士。可往往成功人士最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家庭,徐伊萬就是個失敗的例子。

徐伊萬的公司有一個合夥人張璐,張璐既是合夥人也是徐伊萬的愛情伴侶。她陪著徐伊萬一路風風雨雨地走過來,一起吃苦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最終結束愛情長跑,徐伊萬和張璐結婚了!徐伊萬的婚姻參雜著事業,他的婚姻有著分歧!徐伊萬總是用自己的意志來支配妻子張璐,徐伊萬忽略了妻子的感受!長此以往,徐伊萬和張璐的婚姻走向冰點。

婚姻上失敗了,家裡對母親的關愛也越來越少。徐伊萬一直忙著經營著公司和母親盧小花的矛盾越來越多,徐伊萬嫌棄母親總是管著自己,很少回家,母親盧小花和兒子伊萬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徐伊萬努力賺錢,給了母親優越的物質生活,讓母親安然養老。伊萬卻根本不瞭解自己的媽媽,更不知道媽媽心中的夢想。伊萬隻覺得媽媽嘮叨,整天就知道催自己生孩子,有這個媽媽好煩!盧小花知道兒子忙,也不指望兒子抽時間陪自己,趁自己還能動,就想完成自己的夢想。盧小花買了北京開往俄羅斯的火車票,一個人去俄羅斯參加合唱團。

徐伊萬為了挽回這段婚姻,打算坐飛機去美國追回妻子張璐,卻因護照被媽媽稀裡糊塗地裝進了包裡,徐伊萬被迫跟著媽媽坐上了前往俄羅斯的綠皮火車。徐伊萬本想拿著護照,在下個站點下車,卻不忍心丟下母親,還是跟著坐上了這趟長途列車。盧小花拿出看家本領,給兒子變著花樣做好吃的,不停地餵飯喂菜,飯後還有一盆水果。媽媽的悉心照顧在伊萬看來就是強迫和煩惱,伊萬表面接受了母親的關心,心裡卻很厭惡這不勝其煩的關心。

徐伊萬在火車上一路不停找人換房間,可惜因為其他人的私人原因,最終還是和媽媽住在同一個房間。平時不怎呆在一起的兩母子,彼此熟悉著對方,卻隨著漫長的俄羅斯之旅,矛盾一觸即發!徐伊萬終於說出了心裡話,他討厭媽媽不勝其煩的管教,甚至把父親的死也責怪在媽媽身上。

盧小花看著自己唯一的一個兒子,自己從小呵護到大的兒子,說出如此令人心寒的話語,她無言以對,只有沉默,或許自己真的做錯了。盧小花再也無心合唱團比賽,還沒到俄羅斯就默默地下車離去。徐伊萬看著失魂落魄的母親,惱恨自己說錯了話,拿著行李跟在母親身後。

他們來到一片森林,地標已註明這是熊出沒地段,母子二人都沒留意,繼續往積雪覆蓋的森林深處走去。盧小花和兒子伊萬聊起年輕時代的故事,講起伊萬小時候的事情,說起兒子小時候說過會永遠保護媽媽的話,盧小花的眼裡滿是淚光,說自己的這一生都是為了兒子而活!徐伊萬聽著媽媽的肺腑之言,深受感動!

正在這溫情時刻,一隻大黑熊出現,對他們張牙舞爪。徐伊萬母子拼命逃竄,黑熊緊追不捨!危急時刻盧小花拿出蜂蜜丟給大黑熊,熊吃起了蜂蜜,他們趁機逃命。很快熊吃完了蜂蜜再次趕來,為了救母親徐伊萬鼓起勇氣和熊纏鬥,可是熊的戰鬥力很強,徐伊萬滾下雪坡。盧小花跟著下雪坡去救兒子,可是大黑熊再次跟來襲擊,盧小花把兒子藏在身體下面,拼命護住兒子,企圖用自己抵擋大黑熊。

患難見真情,這句話用在朋友身上可以,此時用在這對母子身上卻是恰如其分。母子情深,在危險面前母親永遠充當著

保護的角色,母愛偉大!有愛,懂愛,一切矛盾就會迎刃而解!熊出沒片段讓我體會到濃濃的母愛,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影視圈的小朵朵


劇中母子倆在列車中吵架的那一片段打動了我。

因為這是他們最發自內心的告白,道出了問題有根本,是徹底的人性釋放,這一段概括了全劇的看點,將本片推向了高潮。

  1. 媽媽:我知道你們倆個有問題了,我能不管嗎?
  2. 伊萬:在你眼中我的所有都是問題,我的婚姻是問題,我的身材是的問題,接不接電話生不生孩子是問題,我是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你養的寵物狗啊!
  3. 媽媽:你瘋了?你怎麼可以這樣跟媽媽講話呢?
  4. 伊萬:對,我今天就要大聲地說出來,我受夠了跟你呆在這個包廂裡面,我受夠了你的教導,受夠了你的強迫症,受夠了你的疑心病,告訴你吧,你的小番茄全是我丟掉的,全部丟到了西伯利亞平原變成了速凍小蕃茄!
  5. 媽媽:你是不是給酒精燒壞腦了?跟你爸爸一樣?
  6. 伊萬:我終於知道爸爸為什麼喝酒了。你管他吃管他喝管他工作調動的事,管他交朋友管他去哪裡... ...

在這一段中,最終於媽媽的漰潰,伊萬的無奈結束。但通過這一段的毀滅式的碰撞,他們的心靈受到最大的震撼。兒子說出了:我不需要這種專制式的愛,我不是你養的寵物狗,我不需要你的強迫症!媽媽終於明白,單行道上的愛終點只能是斷崖,兒子不再需要這種強加給他的愛。愛是交流,愛是默默的關注而不是干涉。

這一段,讓我反思自已的現實,又是何其相似。我要與身邊人分享這一段,從中吸取經驗,好好處理好父子,母子之間類似的問題!謝謝《囧媽》這一段給我們的啟示!謝謝!


深外鵬翔君VS影視看點


電影《囧媽》雖然有大腕或者明星客串助陣的(熱氣球憑空而降、片尾兩個彩蛋),有製作人主觀想象的(森林遭遇黑熊、攀爬火車車頂等),有天馬行空刻意逗樂的,這些似乎成了影片的尬點。但還是有不少片段能打動觀眾的。

電影《囧媽》打動我的片段有以下7個:

1、盧小花很愛兒子,對徐伊萬無間斷投餵、間歇性催生,這種深愛的方式,讓兒子很壓抑。

2、為了反抗母親盧小花(黃梅英 飾)的不間斷投餵,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從火車廁所窗口偷偷扔掉滿滿一盆的聖女果,之後,他那腹黑一笑、太妙了。

3、徐伊萬作為張璐的丈夫、盧小花的兒子,是有擔當的男人,也事業有成。他把家中壞了的檯燈修好,但是老婆原來壓根就不喜歡這個檯燈,這他以前竟然從來都不知道。他想給母親換更好的火車包廂,但是做不到。

4、徐伊萬寧肯坐在火車走道上打個盹,都不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多糾結的中年男人生活和心理狀態啊!

5、等到徐伊萬終於回到自己的硬臥位子上,母親也折騰累了,打起了瞌睡,當她頭部一點點向下探尋依靠時,母子兩人都是抱緊雙臂、儘可能互不攙扶。母親連睡著了都抱緊雙臂,說明生活中她已經自己單獨過慣了。

看著母親的頭徐徐向他肩膀靠過來,他始終抱緊雙臂、側著頭看卻不肯擁抱、表情非常糾結。這緩緩靠過來的頭,如果是老婆的、或者是子女的,他早就單臂抱起了吧! 是徐伊萬不愛自己的母親嗎?不是,他愛。這就是人性的多面和糾結吧,也可能是一種無奈的年齡狀態。《囧媽》以中年人視角、還原了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兩代人關係。

6、盧小花(黃梅英 飾)給兒子做了紅燒肉,徐伊萬在火車上(徐崢 飾)吃得津津有味。這時母親盧小花問:“好吃嗎?”兒子回答:“嗯,好吃的!”這是很家常溫馨的一幕(本來兩個人因為護照的事情,吵吵鬧鬧的,不可開交)。

7、影片後段,母子歷盡艱險趕到莫斯科紅星大劇院,但是遲到了。母親演唱不了了,她出於對唱歌的熱愛在大幕已經拉下的舞臺上輕聲唱了兩句,音樂的魅力、音樂的無國界共通之處開始顯現。小提琴手被她的聲音打動,開始給她和音。單簧管、豎琴等吹奏手依次跟上,燈光師也開始追光到大幕已經拉下一多半的舞臺中央,緊接著樂隊指揮就位,很短的時間,整個樂隊就齊備了。

觀眾也慢慢回過神來,被美妙的歌聲和動人音樂又吸引回到了場內、回到座位上。 心中熱愛與職業素養在莫斯科紅星大劇院共鳴。多麼美妙的音樂啊,多麼敬業的音樂人啊!

雖然有尬點,但是電影《囧媽》打動我的片段真不少。


兩年的海


盧小花的莫斯科紅星劇院的演出,是這個女人一生的夢想。就像她對兒子說的,如果不能登臺演唱,將死不瞑目。而為了幫助母親實現這個夢想,徐伊萬想盡一切辦法,甚至異想天開的動用了熱氣球,直接飛到了莫斯科紅星大劇院的上空。

可還是來晚了。

觀眾正陸續離開,提前到場的姐妹們紛紛埋怨盧小花的遲到。盧小花不死心,堅定地走到大幕跟前,看著即將垂落的幕布和撤離的樂隊,她對著話筒,輕聲唱起了那一句“田野小河邊,紅梅花兒開”。

臺上的盧小花和她的夥伴們齊聲合唱,歌聲親切悠揚,也許,只有歷經歲月滄桑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們才最能理解我們的父輩們為什麼對前蘇聯歌曲那麼鍾情。

當兒子徐伊萬深情地擁抱著母親盧小花,我情不自禁地為這份遲到的擁抱淚流滿面。曾經風華正茂的父輩和作為兒女的我們正走向衰老,這份遲來的擁抱也愈發彌足珍貴。生硬的母子關係因為一場陪伴而變得和睦,進而改善了即將解體的夫妻關係。

母親最後自言自語地說:電影裡的伊萬是個小男孩,我的伊萬已經是個大人了。




電影小人物0


《囧媽》裡最令我感動的不是母子大戰熊大、熊二,也不是徐崢口袋裡的大白兔奶糖,而是徐崢在打電話的時候,他媽不斷往他嘴裡塞零食的那一段,簡直和我媽太像了。[注:下文有輕微劇透,沒看過影片的網友可以選擇關閉本頁面。]

俗話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即使子女已經長大成人了,在母親的眼中仍然還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子。比如我女兒都快六歲了,但我每次回家的時候,我媽嘴裡總叨叨的說:“你怎麼穿這麼少”,然後一邊嘀咕著:“你怎麼又胖了?”一邊遞過來一堆水果和零食。

所以在看《囧媽》的時候,我就感覺到火車上這段特別的真實,特別像是一位母親對待子女應有的態度。後來看到徐崢把他媽的一盆小番茄偷偷扔了,變成了“西伯利亞凍番茄”,不由得暗罵這小子真的不知好歹,你老婆能有你老媽對你這麼好嗎?

雖然《囧媽》在專業影評網站上的評分不高,但我個人感覺這是一部比較適合在電視和手機上欣賞的“閤家歡”影片,雖然年輕人可能不愛看這種題材的額影片,但像我這樣的中年人還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片中徐崢與愛人之間的不理解,和老媽之間的隔閡,還有工作上遇到的種種壓力,都刻畫得入木三分,結局也不算是俗套的“大團圓”。唯一的不足就是後面的情節太過玄幻了,尤其是熊出沒和熱氣球這兩段,處理的不是很好太過誇張。

從《囧媽》在網上的反響來看,這次徐崢算是“賭對了”,如果這部影片正常在院線上映,恐怕只能作為《唐人街探案3》的陪襯,但是這次突破傳統率先在網絡上映,哪怕硬片本身存在不足,但也成功引起了互聯網的討論話題。

至於很多網友說頭條花六億多買這樣一部影片是成了“冤大頭”,但我認為頭條實際上是賺了。因為當前的特殊環境之下,很多網友都待在家裡無所事事。而在所有“春節檔”影片都無法正常上映的時候,《囧媽》卻選擇在手機APP上免費放映,這必然會吸引一大批網友下載頭條系的APP觀看影片。雖然很多人看過影片之後就把APP刪掉了,但只要有一小部分人成為頭條的用戶,頭條就算賺。更何況隨著5G的普及,“電影上網”也被視作是電影行業的未來趨勢,頭條的這次試水可以說非常成功,絕對不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