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东汉末年,为了不断地适应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曹魏政权的政治中心先后转移两次。定都许县以后,曹操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讨平张绣后,放弃了南征的计划,确立了平袁绍、定北方的战略构想,将自己的军政指挥机构迁往邺城,促进了北方统一战争的胜利。曹丕代汉自立后,政治中心南移,将首都迁往洛阳,许昌设为陪都,稳定了对南方吴、蜀的战争。

曹魏政权频繁迁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以及现实背景。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一、先北后南——官渡之战后曹操军事方针的确立

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后,以许昌所在的颍川郡为根据地,开始发展个人势力。曹操深知军队缺粮的难处,因此借助许昌优越的地理条件,河流众多,地形平坦利于灌溉,在许下屯田,吸引流民在这里耕种,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军队的粮食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曹操却为接下来如何发展感到烦恼。

“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

许昌地处豫西,位于中原地区的核心之地,如果一打仗,很容易变成四战之地。在这样的地方,一定要确定一个主攻方向,不然很容易四处受敌。此时袁绍在北部称强,有席卷天下之志;刘表在南方,占据襄阳,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许都的头上,更是让曹操在北进还是南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后来,曹操消灭吕布、张绣、袁术等军阀后,占领了中原以及淮、泗的广大区域,任然未确定主攻方向。荆州刘表经过数年经营,再加上有刘备作为羽翼,其地“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曹操屡次想要消除这一威胁,甚至在建安六年,官渡之战胜利后不乘胜追击,反而准备南下荆州,在荀彧的劝说下才回到河北前线。

建安八年,袁绍死后,曹操进攻河北不利,再次南下亲征刘表。此后,袁绍二子袁谭以及袁尚开始争夺内部权力,这给了曹操平定河北的机会,但是此时曹操的众多谋士认为,刘表强大,应该先平定,袁绍之子鹬蚌相争,不足为虑,荀彧表达了相反的看法:

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

曹操也深知必须先巩固北方基地,再由北到南方能统一全国的道理,他接受了荀彧的主张,回师河北剿灭袁绍的残余势力,至此官渡之战后曹魏政权先北后南的军事方针确立起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曹操平定了青州、冀州、并州等割据势力,并向北远征乌桓,取得大胜,北方重归一统。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二、曹魏定都邺城的地理、交通优势

邺城位于我国北方的道路交通要冲,它处于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的枢纽上,向北经邯郸可直达幽州首府,向南渡河可到达豫东平原,向西穿越太行山脉可以到达陕西,向东渡过黄河便可到达山东,可以说是北方地区的咽喉要道。

此外,邺城虽然地处平原,但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却是易守难攻。南、东两面有黄河天险,守护黄河便可阻挡来犯之敌;西面有太行天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邺城南北有河流流过,还可以借助河流进行城池防御,地理交通位置实在得天独厚。

从北方地理的角度来看,欲控制黄河流域必先控制河北,而邺城所在的冀州为兵家必争之地,以冀州为军事基地征伐北方诸州郡,有交通上的便利。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夫相州唇齿泽潞,,臂指邢洺,,联络河阳,襟带澶、魏,其为险塞,自关以东当为弁冕。以河南之全势较之,则宛不如洛,洛不如邺也明矣。

此外,邺城地处河北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即使在长期交战、民众大量死亡迁徙的东汉末年,邺城及其所在的冀州仍然拥有着较高的人口密度,袁曹交战时,袁绍的优势就在于兵员与物质丰富,而曹操却时常面临断粮的危险。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攻陷袁氏巢穴邺城,次年正月剿灭袁谭,平定冀州,随即将其建设为自己新的根据地。曹操在邺城重新营建城池,兴修水利,建立行政与军事决策机构“霸府”,迁徙百官和将士家属,安置移民。将以邺城为中心的魏郡营建成中原最为富庶强盛的区域,显著提升了邺城与魏郡的政治、经济地位,使之取代许都,成为实际上的京畿。

从曹操官渡之战后占领河北到其去世的十余年内,他以邺城为后方基地,领兵征伐四方,战役结束后便率军队主力回到邺城休整,邺城作为曹魏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在曹操平定北方以及与吴蜀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曹魏王朝建立后对外重心的南移

曹操去世后,南方尚未平定,曹丕取代东汉建立魏时,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此时邺城作为都城便开始显露弊端。对于占据一方的割据势力来说,占据邺城既便于防守,又有控制山东和南下中原要地的作用。但是如果是有心统一全国的势力,邺城距离国土中心较远,鞭长莫及的弊端便会凸显出来。

曹丕即位后面临的就是这种尴尬的局面。赤壁之战后,曹操北还,在与孙吴交战的南线,留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而孙权为了固守江东,采取“限江自保”的战略,凭借长江沿岸的重要据点来进行点线防御,魏蜀双方的交战边境基本稳定,如诸葛亮所言:“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在西线方面,曹魏与刘备争夺汉中失利,被迫放弃秦岭以南的土地,退回关中,双方以长江、秦岭为界对峙,虽然彼此互有攻伐,但南北对立的格局并没有打破。在此期间,魏国与吴、蜀作战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重要的战略支点上,如襄樊、陇右以及淮南。

在曹操平定北方割据势力的时候,邺城作为后勤基地以及军政指挥中心,在兵力集结以及往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对西部以及南方作战的时候,则因为距离较远而出现劣势。马超带兵围困祁山时,守将姜叙向驻守长安的夏侯渊求援,部将们认为应该先向上请示,然后再做行动。夏侯渊即反对说:“公在邺,往返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

对于向南的孙吴作战,邺城也存在着众多弊端。曹操与孙吴作战的主要区域在淮南以及荆州、襄樊。从邺城到这两个方向,兵员的集结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战争的先机稍纵即逝。更为重要的是,从邺城到襄樊,水路难通,大量的军需给养需要通过陆路运输,不仅耗时,还会因为频繁征发百姓转运而耽误农业生产。比如建安二十一年,冬天下令兵征孙权,次年正月才进军到居巢,由于拖延太久,孙吴早就拥有充分的信息,整军备战严防曹兵,使得曹魏无机可趁。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曹丕迁都洛阳后,将中军主力安置在京都附近,洛阳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开始发挥出来。首先洛阳周围山河环绕,再加上黄河天险,自古就有“河山拱戴”的美誉。此外,洛阳居天下之中,不仅方便税收的征调,还方便曹魏以此为税收基地向东、南、西方出征和运送给养,比从邺城出发要节省不少人力物力。

四、许昌在曹魏后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定都邺城,将大量军队主力安置在邺城附近,并将军政指挥机构“霸府”也迁移到这里,而许都由其亲信丞相长史王必监视,只留下傀儡皇帝和闲居的汉室公卿,驻军数量也不多,因而失去了军政中心的地位。

但是曹丕定都洛阳,三足鼎立割据形成后,许昌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战略地位有所上升,甚至魏文帝和魏明帝多次在此驻跸,这是为什么呢?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首先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许昌在洛阳的东南方向,距离与孙吴交战的淮南前线更近,因此方便行军以及物资的转运。其次,许昌附近土壤肥沃,水源丰沛,平原广阔,曹魏政权在此处屯田非常成功,当地的积粮充足,可供军用,它还设有屯积兵器粮饷的武库。据水经注记载:

“洧水过长社县,分一支东流过许昌,又东入汶仓城内。俗以洧水为汶水,故亦曰汶仓。东汉建安中枣祗建议屯田,募人屯许下,得谷百万斛,此其仓城也。”

文帝、明帝时期,江南地区并没有大规模的屯田,在与吴作战的形势下,军粮成为重中之重,许昌屯田的价值也开始变得被重视起来。更为重要的是,许昌所在的河流与淮河和长江水系连接,利用水路漕运更加方便。因此曹魏皇帝频繁驻跸许昌,就是因为在这里集结军队,作为伐吴国的后方基地。

北进南移,先邺城后洛阳,曹魏政权为何频繁迁都?

小结

在汉末割据割据的大背景下,曹魏政权先后进行了两次军政中心的转移。曹操将政治中心转移到邺城,为的是利用邺城“制中原而定冀州”的独特地理优势,扫平北方。曹丕即位后,现实的需要使得曹魏需要洛阳作为统治中心,方便军队以及物资的调动,为灭蜀平吴打下基础。在曹魏政治中心的两次迁移中,许昌的战略地位逐渐上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水陆交通便捷,屯田卓有成效,方便对吴战争。曹魏的两次迁都,是出于现实需求做出的应变之举,为后来剪灭群雄,扫除割据奠定了有利的态势。

相关参考文献:《三国志》、《邺城在魏晋南北朝军事上的地位》、《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曹魏淮河流域屯田概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