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做父母的看到子女在無奈的打工路上艱難求生存,他們會感到內疚嗎?

好冷的夏日


做父母的辛辛苦苦的把孩養大了,他們長大了,他們的路誰他們自己走。他們無倫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不去做犯法的事。我想做父母的都不會內疚,因為當父母親的也是他們那個階段走過來的,所以沒有什麼內疚的。


林河敏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噻!只要父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盡到了應盡的義務,孩子自己不願意認真讀書,關家長什麼事?我們家本不富裕,但我和我老公那是傾其所有的培養女兒,我一年四季穿舊衣服吃剩飯,都是送我女兒去補習了一對一的(兩百塊錢一堂課),每個星期要四百元錢,雷打不動,為什麼?女兒有這個需求唄!(她的數學實在是太爛了😀)而我對她唯一的要求是:“你要怎麼樣補習我都滿足了你,你要是自己不努力,以後長大了去要飯,就別來怪我,說什麼你本來考得上北大清華的,都是因為我不支持你,所以才沒有考上,拉倒吧!”不過,有另一種現象我倒是注意到了,前幾天我不是在頭條看到了一個新聞嗎?一個女孩子因為和姐姐弟弟共用一個手機上網課,一氣之下喝了農藥,本來我還挺同情的,仔細一看,媽呀!爸爸是殘疾,媽媽是瘋子,就這麼一個赤貧家庭為了想兒子,居然生了三個?瞬間我就清醒了,這樣子的家庭我絲毫不同情,他們家的兩個女兒以後說不一定會為了成全弟弟,而放棄自己的學業,早早的去打工。等到那時候,父母親才需要對自己的兩個女兒心懷愧疚😡


鳳146983974


應該會難過吧,內疚不一定。

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小時候看見孩子哭都會心疼,更別提看見孩子辛辛苦苦打工,風餐露宿,自己從小養到大的血肉之軀受到各種磨難,肯定會難過,感到無能無力,無法幫助孩子過更好的生活。

但是父母能力也是有限的,孩子之所以去打工不一定是父母的原因,或許家境很差,祖祖輩輩很窮,或許智力有問題,或許遭遇了天災人禍,所以孩子淪落至此。

面對這種情況,大人和孩子都不能怨天尤人,打工也不是最壞的事情,老老實實的,降低慾望,活得平安健康,家庭和美,不受外界攀比風氣的影響,還是可以平安過一生。



門泊千秋雪


你好!我是寶慶碼頭獅哥,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你說的這個情況,看要分什麼情況。

如果是因為家庭條件供不起孩子上學,耽誤了他們的前程,導致他們現在的境遇,每一個父母都會在心裡難過自責。

如果是當初頑皮、逃學,導致現在的情況,我想做父母的更多會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

在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只要條件允許,沒有哪一個父母會讓孩子放棄學業回家種地幹家務活。

每一個父母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惟願子女們成龍成鳳。

但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偏偏如此,逃學進網吧,跟一些不三不四的問題少年攪和在一起,任父母打也好罵也罷,就是改變不了。

如此一來,長大之後除了出門去打工又有本事去幹什麼?

說得好聽點是自作自受,說得再過點這是在為自己曾經的無知埋單。

無論是過去還現在,天下父母沒有承包孩子一生的義務。

再有能力的父母,也不可能保證他的孩子一生的幸福。

路是自己走的,絕大部分事業有成者,在他們人生起步階段,都會按照父母、老師的教育一步步朝前走。但其中也不乏那種天生叛逆,死性難改的人。

對於絕大多數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只要循規蹈矩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接下來的路一般就會越走越順,即便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們也會在父母的啟發下進行自我修正。

一個人成年之後,一切就只有靠自己了。

如果至今還在想著,我在外打工這麼累這麼苦,難道父母們你們就不感到內疚嗎?這種想法,說明還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問題的根源。

當初,父母的苦口婆心你聽了嗎?

當年,老師的諄諄教導你聽了嗎?

假如現在我的兒女問我這個問題,我會明確告訴他們,今天的這個結果,是當年你們自己種下的因。

要怪,只能怪你們自己。

正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002b18fce9740f0b16cca6b936fb561\

寶慶碼頭獅哥


我照顧好他的身體了嗎?我能幫他實現理想嗎?以自己的學識我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條件?……父母對孩子,回望來看,總是懷有各種愧疚。這些愧疚,往往能提醒你該成為什麼樣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與其揹負這種愧疚,不如做好責任的區隔,讓父母和孩子雙方心理上都更加獨立: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家長幫助孩子擁有自主成長的能力。





物語星流


父母的感受有心疼,有無奈,更有恨不當初。

艱難求生存:

一受教育不多,或從小貪玩,不認真讀書

二沒有一技之長,或技術低級,價值低

三沒有依靠,全憑自己打拼,家庭負擔重。

這樣的局面,應該認識到,主要責任在自己,並不在父母,我們應該有改變的信心和行動,多學習多涉獵多交往,尋找有益的事情去參與,有目的地去做事,逐步改善,不要太在意父母的看法,你的處境改善了,心胸必然寬廣,父母也會輕鬆起來。


138see


子女成年之後,是打工,還是當官,當老闆,是無奈還是自豪,都是子女自己的事情。父母憑什麼內疚?難道父母一定要給兒女千萬資產就不內疚了?


高友德


求生存是每個人必由之路,除非他一出生含著“金鑰匙”而來的。作為父母的不能心疼,只有放手讓孩子去闖蕩江湖,才能成長,才懂得生活的艱辛;努力創造財富,才懂得去珍惜。生活苦空無常,卻不得不履行責任,就是要放下。個人走個人的路誰都替代不了,不經歷風雨怎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梁山寶樹堂xiety


如果你認為教育是昂貴的,請嘗試無知的代價!

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



水木清華76318705


會,至少我會。

我會反省我一定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出了什麼村,要麼是沒有磨鍊好他的心性,要麼是沒有給他樹立好一種正確的人際觀、生活觀、工作觀,要麼是養成了他不合時宜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態度。

還會再給他成長的機會,畢竟我們自己也是一路跌跌撞撞的走過來了。對自己有信心,對孩子也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