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再见了,脑科医院!16年来,这里一直是临沂百姓眼中“救命的地方”

再见了,脑科医院!16年来,这里一直是临沂百姓眼中“救命的地方”

这里打破科室间壁垒,与死神赛跑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这里对手术后被送进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护理;这里曾成功抢救了在建筑工地上被钢筋扎透脖子的农民工;这里曾紧急救治过因顽皮摔倒被筷子插进头颅的费县男孩……每年都有数万人奔赴这里治疗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等脑科疾病。

在临沂各县区及周边地市的群众眼里,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脑科医院)就是老百姓眼中“救命的地方”。

服务百姓16年,每年接诊数万人

紧锁的神经内科三病区大门,张贴着搬迁信息的温馨提示……4日上午,距离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脑科医院)彻底停止诊疗还有两天,大多数科室已搬迁完毕,这处有着16年历史的老院区即将履行完历史使命。

“16年前,院区的样子还印在脑海里。”原临沂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原南医疗区院长韦有义说。2003年12月4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脑科医院)正式开诊,韦有义任第一任院长,亲历了院区前10年的建设,也见证了院区的快速成长和跨越式发展。

“这几天,看着南医疗区慢慢搬空了,同事们在南院合影留念,心里又高兴又不舍。高兴的是,医院发展越来越好,医疗资源得到整合,诊疗环境得到优化,整体服务水平将迈上新台阶;不舍的是,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脑科这些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中间倾注了全院医务工作者们太多的心血和付出!”这几天,韦有义忍不住又来到曾经工作10年的地方,想起了当时将原解放军146医院的普通病区,改成符合条件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想起了从脑科医院到脑科医疗区等历经多次变更……

“但无论怎样改变,南院秉持‘小综合大专科’,学科发展方向一直向着神经科发展的方向和初衷从未改变,并在这条道路上创建出自已的品牌和取得优异成绩。”韦有义说。

就这样,南医疗区(脑科医院)发展为一个学术水平较高,备受业内人士肯定和患者信任,而且影响力极大的脑科特色院区。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均成为省级“双重点”学科。每年,临沂各县区及周边地市的群众都有数万人来这里治疗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等脑科疾病。

再见了,脑科医院!16年来,这里一直是临沂百姓眼中“救命的地方”

相互信任,医患之间温暖故事随处可见

“两位医生,两名护士,两位家属跟120车!”4日上午11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宋建伟和同事们正在紧张忙碌着。作为本次搬迁任务最重的科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搬迁被安排在最后几天。

这一天,护士长宋建伟早早来到医院,除了日常工作,她认真查看了监护室里最后5名病人。从早晨7点多来到医院到上午11点13分,宋建伟没有坐下过,也没有喝一口水。

说到搬迁,宋建伟坦言一直忙碌着甚至都还没有时间不舍。今年44岁的宋建伟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如今已过去20年。2003年神经外科从总院搬迁到南院,宋建伟在南院的16年里,每天接触着最重的病人,却也感受着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温情。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奶奶。”据宋建伟介绍,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里待了3年,与重病号不同的是,虽然老人不能说话但意识清醒,医护人员辛劳,老人一直看在眼里,“有时候我们会在老人旁边挂一个气球,上面写上加油鼓励的话。让我们感动的是,后来老人转入普通病房,出院前专程让子女推着轮椅从4楼上到5楼跟我们告别,来感谢我们。那个时候真正感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再见了,脑科医院!16年来,这里一直是临沂百姓眼中“救命的地方”

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脑科医院)住院部3楼已经搬迁完毕。

开设多个科室 全市医卫体系进一步完善

5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南医疗区(脑科医院)的搬迁工作仍在继续着,医院附近的商户也纷纷挂出店铺搬迁商品低价处理的牌子,这意味着16年来一直担负着全市神经科医疗救治任务的南医疗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改变是为了更好地存在。作为市政府民生工程和市重点建设项目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医院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临沂市人民医院北城新区医院于2017年9月26日试运营;2018年3月23日,骨科医院整体搬迁至北城新区医院;2019年12月6日,脑科医院也将整体搬迁至北城新区医院。

再见了,脑科医院!16年来,这里一直是临沂百姓眼中“救命的地方”

目前,北城新区医院设置床位2000多张,已开设呼吸内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血液内科、骨科、普外科、血管外科、类风湿专业门诊和股骨头专科、康复科病房等。

北城新区医院一期工程启用后,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的医疗卫生体系,极大改善了临沂人民及周边群众的就医条件,有效缓解老城区患者就诊和公共交通压力。对建设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睦和谐的“幸福临沂”具有重要意义。北城新区医院将继续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医疗资源、优化诊疗环境,向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温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临报融媒记者徐文敏 通讯员杨慧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