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三甲医院工作20年,我想告诉你,到医院看病的几个“潜规则”

我从大学一毕业,就在三甲医院工作一直至今。医院门诊是一个人流非常密集的地方,几乎每天门诊都是人山人海的状况。

今天想和大家讲讲,到医院去看病的几个小窍门,帮助大家少耽误些时间,少走些弯路。

三甲医院工作20年,我想告诉你,到医院看病的几个“潜规则”

(一) 早上尽量空腹。

如果早上去医院看病的话,尽量不要吃饭或者喝水,这样如果需要做检查的话,可以直接做,免得再跑一趟。 另外,去医院前一天晚上最好不要喝酒,规律作息。

三甲医院工作20年,我想告诉你,到医院看病的几个“潜规则”

不少患者到医院去看病,好容易预约上一个专家,结果到了诊室,需要去查血或者做相关检查,却因为已经吃了饭而没法进行。只有再耽误一天时间,既耗费精力又浪费时间。比如说,明确是胃部不适,结果去了医生检查告诉要做胃镜,而你却吃了早餐,这样就不能做胃镜检查。而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病的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

(二)尽量携带以前的检查结果和病历。

一些患者到了医院,以往有相关疾病的既往史,也做了一些检查,但就是记不清楚检查结果,或者当时的治疗情况,导致需要重新做一些检查。这样会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也走一些弯路。

三甲医院工作20年,我想告诉你,到医院看病的几个“潜规则”

(三)不要拿你在网上咨询的结果去和医生的诊断结果相对照。

现在由于网络的便捷,一些患者得了疾病,不是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而是立刻到网上去查找,按照自己的相关症状进行对照,一有些相似之处就随机对号入座。这样非常容易随意评估自己的病情,或轻视,或高度紧张,或者给自己乱诊断。

三甲医院工作20年,我想告诉你,到医院看病的几个“潜规则”

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就诊时病人的神态、气色包括步态、面容等,都在某种程度上述说着病情。而这些在网络上都会出现表述不清楚的情况。

有些患者在就诊时,总会把在网上自己“网络诊断”的结果去和医生的诊断结果相对照,这样既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也浪费时间。

(四)一定要如实讲述自己的既往史等相关情况。

大家都知道,病历上有一项叫做“既往史”。所谓“既往史”,就是指患者本次发病以前的健康及疾病情况,有没有患过传染病、有没有手术史,有没有预防接种、外伤以及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等 。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对青霉素过敏,这就是你的药物过敏史,你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如果需要输液的话,医生就不会使用相关药物。

三甲医院工作20年,我想告诉你,到医院看病的几个“潜规则”

曾经有位60多岁的女性头晕、呕吐,相继进行了核磁、腰穿等检查,都没有找出明确病因。直到偶然间她的女儿说起两个月前曾在私人诊所拔过牙,从而启发了医生,考虑颅内感染,结果经过血培养的确是拔牙引起的金葡菌感染,对症治疗很快治愈。

(五)找专家千万不是非主任不可。

一些患者到医院就诊,非认准某专业科室主任不可。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要知道,现在专业划分非常精细,每个专业下面都有数个亚专业小组,而主任只是在某一方面比较精通而已,不是所有的疾病他都擅长。

所谓业有专攻,术有所长。到医院就诊前,可以在该医院的官网上先进行查询,看看专家们的擅长,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