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他貸款23萬給民工發工資,打工5年還債


他貸款23萬給民工發工資,打工5年還債


60歲的泥水工黃賢華身材矮小,頭髮花白,衣服上糊滿泥灰。很難想象,5年前的他,還是一個衣著講究,夾著公文包的項目經理、包工頭。

5年前,因為沒拿到工程款,甚至承包工程時交的80萬保證金都沒有要回來,黃賢華不得不貸款給20多名農民工發工資。欠下一身債務後,他開始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在昆明、畢節、瀘州等地的工地上做泥水工。

黃賢華告訴筆者,自己的女兒、女婿都幫著還賬,目前銀行的20多萬貸款已經還完,親戚朋友那裡欠的30多萬,讓他還不能停下來。

承包12公里道路工程只拿到一張欠條

2013年初,綿陽市北川縣某個旅遊項目開發建設,黃賢華和一名合夥人與開發商簽下了12公里的道路建設工程,交了80萬保證金,他出了57萬,合夥人出了23萬。工程一直磕磕碰碰,進展緩慢,到了2013年的下半年,由於多種原因,開發商“破產”,工程已經無法進行下去。但這時候,部分材料款以及20多名工人的工資,都需要黃賢華和合夥人來墊付。

工程款最終沒有拿到,甚至包括之前的80萬元項目保證金也沒有要回來。多次討要以後,黃賢華與合夥人最終拿到的,是一張開發商寫下的126萬元的欠條。與黃賢華有同樣遭遇的王紹見告訴筆者,他當年在該項目中承包工程時打了320萬元保證金,至今也沒有拿回來。

黃賢華16歲就開始當學徒,然後出來打工,一開始在工地上做泥水匠,1990年代到成都某建築公司擔任項目經理。2008年左右,他開始承包一些工程的勞務,把瀘縣老家的村民帶到了工地上。黃賢華說,在承包綿陽的這個工程以前,雖然已經承包了多個勞務工程,但掙的錢不多。這次遭遇,讓他一下子無力承受。

貸款23萬拖欠的工資全部發放

從綿陽回來,黃賢華要擔負20多萬民工工資的欠款。之前承包工程,大部分錢都是向親戚朋友借的,所以一時之間,根本拿不出這筆錢來發工資。

黃賢華跟女兒、女婿商量,怎麼辦?黃賢華的女兒黃平告訴筆者,父親當時已經毫無辦法,跟家裡商量的時候,父親哭了一場。父親說,錢必須要給,這些民工,很多都跟他幹了很多年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

要麼賣房子,要麼貸款。黃平提議,拿房子抵押貸款。最終,黃賢華拿出瀘縣縣城住房的房產證,到銀行抵押貸了23萬元。黃賢華說,拿到貸款後,他第一時間通知民工到他這裡領了工資,拖欠的工資最終在年關前全部發到了民工手裡。

女兒黃平說,父親一直踏踏實實,從一個泥水工幹到包工頭,靠的是勤勞和誠信,過去多年承包勞務,從未拖欠過民工工資。因為承包勞務單價比較低,父親幹了多年也沒有多少積蓄,最終因為一筆工程款沒拿到,就被“打回了原形”。

打工5年還欠親戚朋友30多萬

1月21日下午,黃賢華正在瀘州市龍馬潭區的一個建築工地上班。他帶著安全帽,身上沾滿泥灰,揭下帽子,頭髮稀疏而花白。

他說每天早上6點過起床,7點多就開始在工地上班,中午吃了飯又接著幹到下午6點。60歲的他說泥水工還不算體力活,能吃得消。過去五年,他先後去昆明、畢節、瀘州的多個工地幹過。2017年回到瀘州後,這已經是在瀘州乾的第三個工地。黃賢華說,每天的工錢是200多元,但有時候下雨,有時候材料沒跟上,一個月耽擱下來,只能拿到4000多元。

女兒黃平以前是一名鄉村老師,兩年前考進瀘縣一家事業單位,女婿在經商,但過去幾年效益並不好,而黃賢華的父母,都已經80多歲。黃賢華告訴筆者,在女兒、女婿的幫助下,銀行的欠款在2018年終於還清了。

“但還差親戚朋友30多萬,所以還得繼續幹。”黃賢華說,比工地幹活更辛苦的,是欠著錢心理上承受的壓力。錢沒還完,在工地打工的日子還停不下來。

不後悔貸款付工資民工的辛苦錢不能欠

工地上的很多工友,都是當年在黃賢華手中幹過活的。黃賢貴是黃賢華的堂兄弟,當年跟著黃賢華幹活多年。他說那時候黃賢華哪像現在這樣,穿著講究,夾個公文包,“怎麼說也是個小老闆的形象。”

從北川幹活回來後,大家都知道黃賢華的難處,村裡大多都是熟人,也沒有逼著找他要工資,但他還是貸款把大家的錢發了。現在這個工地上的泥水工的勞務承包人,是當年黃賢華的徒弟程思華。程思華告訴筆者,黃賢華的情況他很清楚,這兩年過來,黃賢華都在跟著他幹活。“沒想到會是這樣”,說起來,程思華也為師傅嘆氣。

黃賢華說,自己以前也是幹泥水工出身,掙的都是辛苦錢。所以,即便自己再困難,也不能拖欠民工的工資,早些年在外面幹活,他經歷過那種幹了活拿不到錢的艱辛。所以,即便這些年來吃了那麼多苦,他也從未後悔當年貸款支付民工工資,他說反而現在覺得心裡踏實,那些錢本來就該給的。

2018年12月,經瀘縣文明委相關成員單位聯合評定,黃平一家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黃賢華打工還債的故事寫進了文明家庭的評審材料。 楊 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