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那年今日」日本投降!銘記那些不怕犧牲的人們!愛莉東方演繹抗日烈士與妻書

「那年今日」日本投降!銘記那些不怕犧牲的人們!愛莉東方演繹抗日烈士與妻書

今天,是8月15日。73年前的今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我手裡的這本《重讀抗戰家書》,收錄了32位抗戰英烈的家書,這些書信跨度從1934年到1945年,幾乎貫穿了整個全民族抗戰的歷史階段。如今讀來,依然能感受到英烈們的報國情懷,犧牲壯志,以及他們對於生活、對於家人的熱愛。

今天,我們從這本書裡選取了唐仁璵、彭雪楓兩位烈士的家書,讓它們帶著我們重返那段烽火歲月。

「那年今日」日本投降!铭记那些不怕牺牲的人们!爱莉东方演绎抗日烈士与妻书
「那年今日」日本投降!铭记那些不怕牺牲的人们!爱莉东方演绎抗日烈士与妻书

彭雪楓致妻書(節選)

我們於上月廿八之夜,由山郭家經浮山鎮渡河到泗南來,為的是更便於指揮部隊。敵人於掃蕩泗南之後,即集結於青陽馬公店之線,繼續向泗宿及泗靈睢掃蕩,歸仁集、金鎖鎮、劉圩、小新關、老韓圩子,都成為敵人的臨時據點,如不組織幾個較大的戰役,敵人是不會很快的撤走的。首先組織了十一旅的部隊,猛襲馬公店,一日之夜以一個營兵力,襲入馬公店,全部鬼子兩個中密集於一個院子裡,我英勇戰士猛擲手榴彈一百餘枚,並以機槍交叉掃射,確實殺傷鬼子六十餘名,實在痛快!衝出來的鬼子,首先是那個機關槍手,被我們一把抱住,先奪過了新的三八式輕機槍,再摘下了鋼盔,意圖生擒,他堅決不走,終於結果他。這一仗給敵人打擊最大,老百姓轟傳後也越發厲害!都說新四軍的計策高妙,打仗能幹,老百姓總喜歡誇張事實,無論是敵情也好,勝利也好。軍區特務營,廿六日攻入泗陽屠圓,圍偽綏靖軍兩個團的司令部,斃敵一百餘名,俘虜十餘,繳獲步槍九枝,黃大衣多件,這又對偽軍是個更大的威脅。我騎兵團正會其進攻泗城,即在敵偽據點之中到處衝擊,敵人知到〔道〕他們的騎兵對付我們的騎兵是無可奈何的,因為他們的馬沒有我們快,人也沒有我們的勇敢。就是這樣在不斷的戰鬥中,部隊的信心提高了,敵人的士氣低落了,而且定為一個月的掃蕩期,也將到了。據兩日來的情報判斷,敵似有西撤模樣。又說本日青陽方向大火,大概要滾蛋了吧?不過,對敵今後之不斷的給我們以苦痛的事實,無論如何是不應忽視的。

此次掃蕩,主力部隊能機動的首先跳出合擊圈,繼而能各線打擊敵人,總算是深可慶幸的事!但表現最嚴重的弱點的,是政府機關人員的不沉著,地方武裝的無能。這都是往昔長期太平環境所賜的惡果,在實際戰鬥和苦痛中,應當會給以警惕的罷?這一次血淋淋的事實,比過去任何一篇文章和報告都要來的切實!高爾基小說《母親》中主角伯惠爾說:人們是不信任赤裸裸的說話的,飛〔非〕吃苦頭不可,飛〔非〕用血來洗煉說話不可!”此次的蘇皖邊區,總算用血來洗煉過了!

昨天夜間,我們由峰山鎮東之大王套,走了卅五里移來雙溝東南之後店子,背溧河面淮水,風景清麗。楓樹的紅葉,繞著村子的周圍,又夾著一座柏林,雖在寒風中,也不減我們的遊興!房子也是出發以來的第一次舒服的,寫字檯、鋼絲床、紗櫥之類應有盡有。倘若敵情許可,打算在這裡多享受幾天哩!

孩子應該生下來了?這是我所最關懷的事!假如生產了,不論男孩或女孩,我提議起名字叫“流離”吧!這倒名符其實,一個很妙的紀念!不知道你贊成不?或者你會起一個更好的名字。

.......

我仍健朗如常。今天照鏡子,較昔略為消瘦些,許是戰鬥中精神時緊時馳〔弛〕的原故。

附來告民眾書一份(是我擬的稿),關於敵情、戰術、勝利、辦法,均略有述及,可供參考。

如精神許可,希望有長的回信,藉以洞悉你最近的生活和心情。

祝福你!

寒霜丹葉

十二月三日廿時半於淮河北岸之後店子

寒霜丹葉:彭雪楓的筆名

「那年今日」日本投降!铭记那些不怕牺牲的人们!爱莉东方演绎抗日烈士与妻书「那年今日」日本投降!铭记那些不怕牺牲的人们!爱莉东方演绎抗日烈士与妻书

家書導讀:

這封家書是彭雪楓於1942年12月3日在淮北蘇皖邊區根據地,寫給妻子林穎的信。

1942年11月13日至12月15日,日偽軍集中七千餘人的兵力,對淮北蘇皖邊區根據地進行“大掃蕩”,企圖殲滅新四軍4師主力。彭雪楓率領部隊晝伏夜出,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贏得了“三十三天反‘掃蕩’”的勝利。這封家書就寫於“三十三天反‘掃蕩’”即將勝利的前夕。

彭雪楓在家書中,與妻子分享了勝利的喜悅,由衷地感嘆殺敵報國“實在痛快”。彭雪楓在信中還介紹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國共抗戰的時局,對抗戰勝利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他對理想信念有執著的追求和堅守,併為此不懈奮鬥,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背景資料:

彭雪楓(1907-1944),河南鎮平人。1925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從事學運、兵運工作,參與領導農民暴動,開展黨的秘密工作。1930年,到中央蘇區,參加了歷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1936年,參加東征。全民族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總部作戰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1938年9月,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領導開闢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後任新四軍第6支隊司令員兼政委、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4師師長、淮北軍區司令員,領導根據地軍民同日偽軍進行艱苦鬥爭,鞏固和發展了淮北抗日根據地。1944年8月,奉命指揮所部進行西進戰役。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與國民黨頑軍作戰時壯烈犧牲,時年3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