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里有一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当下的半导体产业再适合不过。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去年底旨在限制中国获得高科技技术装备的《瓦森纳安排》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增加了两条有关半导体领域的出口管制内容,主要涉及计算光刻软件以及12英寸晶圆技术,目标直指中国正在崛起的半导体产业。此外,生产7纳米芯片必备的EUV光刻机仍然处于《瓦森纳安排》的管制范围内。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不过凡事有弊也有利,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也刺激了中国推动芯片自主的决心。一些中国高科技企业为防止被美国掐断供应链,开始加速布局本土供应链。在这方面,华为对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贡献非常大。华为曾连续多年投资京东方,将京东方生产的屏幕用在最高端的手机上,帮助京东方提升液晶面板技术,助力成为仅次三星的OLED手机屏幕供应商。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而在美国不断打压下,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开始扶持国内的芯片代工厂商中芯国际。据悉今年年初海思向中芯国际下单14纳米工艺的芯片代工,此前,海思的订单主要由台积电南京工厂生产。而中芯国际在去年下半年才开始14纳米工艺的量产,刚量产就有订单,海思对中芯国际的支持可见一斑。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有了华为海思的扶持,中芯国际开始加速扩充14纳米工艺的产能。根据中芯国际最近的公告显示,中芯国际接连从三大半导体设备巨头采购生产设备,其中向美国泛林集团采用购6亿美元设备,向美国应用材料集团采购5.43亿美元的设备,向日本东京电子集团采购5.51亿美元的设备,累计达到16.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38亿)。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如此大手笔的采购生产设备,为的就是尽快满足华为海思的订单需求。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表示,14纳米和改进后的12纳米工艺月产能将在今年3月达到4000片,7月达到9000片,12月达到15000片。此外,在上个月的中芯国际财报会议上,梁孟松透露,中芯国际已经向更先进的晶圆制造工艺进军。预计今年年底试产N+1、N+2代工艺,这两种工艺分别对应台积电7纳米低功耗和7纳米高性能工艺级别。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从2019年量产14纳米工艺到2020年底试产7纳米工艺,中芯国际在芯片制造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台积电大将”梁孟松的加盟。梁孟松是半导体代工领域的超级大牛,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92年加盟台积电,负责领导台积电的芯片开发团队。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让梁孟松一战成名的是2003年台积电与IBM的“铜制程”之战,在130纳米工艺节点上,台积电首次领先IBM开发出芯片制造工艺。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后来评价,130纳米工艺的成功,梁孟松居首功,并奖励了他3000万元。可惜的是,后来台积电资深研发处长蒋尚义退休,原本以为能够上位的梁孟松却没有升职。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这让梁孟松十分郁闷,一气之下从台积电辞职并远走韩国加盟三星。梁孟松加盟三星后让三星在芯片制造技术大幅上升,率先实现了14纳米工艺的量产,首次超过台积电的16工艺制程。而他加盟三星的行为,也被台积电扣上了“台积电叛将”的帽子。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2017年梁孟松突然选择回到中国大陆加盟中芯国际担任联席CEO,梁孟松的到来成了中芯国际的“发动机”。仅用了几个月,就帮助中芯国际一举突破28纳米工艺制程。随后梁孟松又力主上马14纳米工艺,一年半的时间就实现量产。如今中芯国际又成为继台积电和三星之后,第三家向7纳米制造工艺进军的半导体代工企业。梁孟松以一己之力左右中韩两国的三大半导体巨头的技术消长,由此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传奇。

砸117亿扩产14纳米!年底试产7纳米,台积电“大将”成中芯发动机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仅2018年从海外进口的芯片就高达3800亿美元。而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向独立自主发展,这是国内半导体企业最好的时代,连格力和恒大都开始宣布造芯了。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国芯片的未来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