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川航的高空玻璃破碎、紧急迫降事件,反映了我国的航空产业现状。而全世界的航空产业舞台上,中国的航天企业该如何掌握核心科技,从陪跑、跟跑到并跑?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成长:4年24倍的增长

在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生产着民用飞机上的内饰零部件和复合材料结构部件。

在他们身后,由复合机、分切机等组成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正源源不断地输出薄如纸板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作为公司的生产负责人,工艺主管何国亮在向我们介绍一款公司在国内具有领先技术的拳头产品。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据了解,航空制造企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然而,菲舍尔从成立伊始,就以一种加速度姿态在快速奔跑。从2014年到2017年,短短4年时间,菲舍尔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4倍。

原因:科技启动“加速度”

航空工业具有很强的技术牵引性,所以,菲舍尔快速成长的背后是其坚持不懈的创新驱动。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2018年1月,菲舍尔凭借其过硬的“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翼肋构件精密成型技术”获得了市经信委颁发的“单打冠军”企业称号。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这一成型技术目前是国内唯一、全球领先。它已用于A380的襟翼肋的制造。传统工艺,经常导致零件表面凹凸不平,后期需要打磨修整,而非理论型面导致的装配间隙需要材料填充,会引起飞机增重;而新技术能够精密成型,既节省了成本,也有效地控制了飞机的重量。

三个创新,国内唯一

除了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翼肋构件精密成型技术,菲舍尔还有内饰热压成型技术等,共3项核心技术。这3项技术全部是国内唯一,全球领先的技术。”

当前,菲舍尔还迎来了技术输出时代。今年,菲舍尔将其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转让给高铁生产配套企业,该技术被用于复兴号的顶板生产。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未来:市场定位更明确

研发能力的提升,已经让菲舍尔窥到了未来的市场的门径。过去菲舍尔更多地依赖于转包的工作包,位于产业链的制造生产端。而有了研发设计能力之后,菲舍尔可以向产业链的上游发力,参与研发和测试,从型号定型入手,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而不是被动被飞机制造商来挑选。

菲舍尔航空部件:科技引领启动航天发展“加速度”

长期以来,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缺乏相关领域设计和检测能力,即便像菲舍尔这类制造企业也只能在波音等客户提供的目录中选择原材料供应商。不过,有了设计和检测能力之后,菲舍尔就可以参与产品原材料选型,更易实现复合材料国产化,从而把我国航空航天产业链条延伸更长,真正把产业做大做强,跑出中国航空产业的加速度。


记者: 钱磊 谢小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