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栈桥是青岛的“形象”是记忆里青岛的样子,是青岛第一景,也是地标性建筑,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秋天,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青岛栈桥,曾史称:海军栈桥、前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

栈桥相关历史时间:

1897 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 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 1901年5月扩建,北段第一次使用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这一次扩建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增铺轻便铁道,以利运输。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1904 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

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到达青岛海域,封锁了青岛海面,从崂山仰口登陆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

1922 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

1931 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 440 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1936年,为提高民众对旅游的热情,民国政府又组织了“青岛十景”的评选,栈桥以“飞阁回澜”位列青岛十景之首。

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 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 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2001 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AAAA 级风景区。

2013年5月27日,岛城地标性建筑栈桥遭遇百年以来最严重一次损坏,桥面出现塌陷,长度达十多米。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鸥”遇栈桥!,每年初冬(11月下旬)迎接青岛的老朋友——海鸥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栈桥像一条彩虹横卧 在大海之中,尽头的“回澜阁”仿佛飘浮在大海之上,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青岛地标栈桥:从北洋水师唯一供给站到青岛第一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